南充市嘉陵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637500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政府对国土整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国土综合整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成为国土整治规划部门应思考的重点问题。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国土规划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活动中,加强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机制建设,需要不断更新空间规划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切实提高城镇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全域性。基于此,本文对国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整治保护修复机制及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整治;生态保护修复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国土综合整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措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保护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是节约自然资源、健全国土空间开发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等环节提质增效的新要求,是采取综合措施对某区域内国土资源进行利用、开发、保护和整治的所有行为。只有重视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过程,提高实施水平和效率,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
国土综合整治目的是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来协调人地关系、管理土地资源。发达国家早已看到国土综合整治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并且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相比之下,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发展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生态修复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土综合整治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从国家发展的视角来看,国土综合整治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属性
2.1综合化内容设计
最典型的表现是内容和对象的综合化,将着力点放在具备潜在价值的国土空间上,生态修复的着力点必须放在生态的重点和优先区域,尤其不允许开发区、敏感生态区、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修复。城乡的人居环境、国土价值与生态系统是不可分割的,在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的框架里表现综合化交织的态势。目标的综合性也越发明显,在修复格局上必须体现多手段和多目标特点,在设计上要综合考虑粮食生产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史迹保护、人居品质、产业发展、人口脱贫等因素。
2.2措施多样化属性
新的生态环境必须匹配新的整治与修复措施,必须从传统工程性措施向多样化措施转变。原有工程性措施主要是针对结果,突出点状,必须有大量的政府资金做保障。而新的手段则在规划措施、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综合作用下,在政府的扶持和引领下转化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新模式。规划措施是通过导向性规划和计划与激励性政策相结合,拓宽参与渠道、强化社会共识;管理措施是指考核指标、经典推广、工程监督管理等;最终可以利用工程手段解决具体问题[2]。
3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关键原则
3.1依法整修原则
依法整修的前提是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具体措施是利用国土空间保护、深度开发利用,进行法律法规的修复和完善,同时要统筹调控国土空间开发的全过程。《国土空问规划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两部法规的实施奠定了国土空间治理的基础[3]。只有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针对土地使用管制、整合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不断研究,才能构建相适应的、全方位的法律体系。
3.2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纵观当前的自然生态发展状况,许多自然资源未曾得到利用或者利用率低下,需要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资源利用率。例如,以城市内部为核心提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率,对原本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区域实施对应的盘活,有效缩小城市内部区域之间利用率的差值,以达到整体效率的提高。
4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过程整理
4.1现状评估
在整个工作的开展中,首要任务便是做好现状评估工作。
(1)要素现状分析,即对于当地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如区域现存耕地数量、地震灾害发生频率等,利用大数据技术、GIS技术对这些要素分布、数据进行整理,做好属性分配工作,为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2)整理区域时空演变特征,即对以往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查看该地区各类资源的开发情况和转化率,并且也需要对城乡利用率进行客观评估,初步确定目前存在的规划问题,这也为后续处理措施的拟定奠定基础[4]。
(3)对于目前该地区的限制性条件进行整理,如当地矿产开发集约化情况、森林保护情况、水源保护情况等内容做好分析,这也是后续改进措施拟定时重点参考的内容。
4.2潜力评估
在具体评估活动中,涉及的评估内容如下:
(1)国土整治潜力分析,即对于当地土地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整理,并对其治理潜力进行整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农田用地问题治理,利用大数据技术、GIS技术对农田污染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讨论农田治理的可行性;②建设用地治理,对于建设用地受污染情况进行整理,尤其是一些翻盖、化工厂建设用地,需对其污染性进行整理,为后续开发计划的拟定奠定基础。
(2)国土空间生态治理潜力分析,即对于当地生态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其生态修复潜力来展开科学分析,具体内容如下:①生态脆弱性分析,即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估,内容涉及食物链丰富度、生态系统等级等,以此来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确定目前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②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讨论生态系统效益转化率,客观评估系统效益发展潜力。
4.3划定分区
合理划定分区需要对区域各要素资源潜力分析结果、国家自然保护区划定方法、国土保护要求、地方保护规范等资料进行整理,采用空间叠加分析的方式,来对国土综合整治区和生态保护修复区域进行划分,常规状态下可细分为国土综合整治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两部分内容,前者是对国土资源利用率存在问题严重性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提高问题处理过程的有序性。后者则是对生态问题区域进行整理,划分生态问题的优先级[5]。在确定一级分区后,也需要合理划分二级分区,如国土综合整治区又可以细分为农用地整治分区、建设用地整治分区等区域,而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又可细分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区、生态节点保护修复重点区等区域,从而更好地满足区域划分要求。
4.4拟定策略
(1)城乡治理策略,进行城乡治理的主要目标涉及完善的居民基础设施、优化的产业格局、良好的公共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目标,基于此来拟定相匹配应用策略,如不断完善功能特性、合理规划城建用地、存量用地合理开发等。
(2)耕地治理策略,该环节的治理目标包括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完善区域耕地格局等,基于此来拟定相匹配应用策略,如合理开发耕地资源、做好耕地污染治理工作、确定高标准耕地应用标准等[6]。
(3)生态系统治理策略,该环节的治理目标包括提升森林质量、水生态格局调整、流域水环境优化、提高生态绿地率等,以此来确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5完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建议
5.1完善整治保护修复机制
(1)针对国土整治需求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从长远发展角度上明确国土整治需求,针对性构建国土空间整治修复机制,在开发、复垦、修复等过程中提升国土整治修复效果。
(2)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多元化融资投入保障机制的落实工作,为国土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更多资金。例如,政府部门可以联合银行机构、企业组织等多方部门,以基金管理的方式成立国土综合治理生态基金,在充分利用债券投放的方式中提升资金利用的有效性[7]。在资金利用方面要关注不同部门的资金整合利用状况,能够在结合财政支出、金融业务、社会资金中,保障国土综合治理工作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资金投入。
(3)构建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体系,联合多方部门推动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步落地,还要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在明确职权划分内容中开展常规性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创新监测监察机制以提升监督管理效能。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与绩效考评机制,在国土综合治理工作中保障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整治修复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为国土综合治理与保护修复质量提升发挥重要的机制作用。
5.2落实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是国土综合治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需结合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开展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现阶段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手段中,一般分为自然修复与人工干预修复两项修复手段,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拉近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因此在手段选择与应用中需尽可能地考虑生态化技术,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技术应用的前提,开展相应的生态化技术[8]。例如,在生态系统轻微损害地区,可结合封山育林、降沙育草、补水保湿等措施尽快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对于损害过于严重的地区,需提供改善土地耕地条件、整治沙漠化区域与侵蚀海岸海岛区域、加强对受污染土壤的整治工作及大面积开展植被种植工作等措施,有效修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尽快吸收各方面创新主体智慧,积极推进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性发展,在深化与发达国家的深入交流合作中,丰富区域多样性,提升国土综合治理质量与生态保护修复效果。
5.3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以城镇区域来讲,在国土综合治理工作中,最为关键是要关注周边限制地区的利用与开发,尤其要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建设用地,有效提高城镇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而在农村地区,政府需关注“空心村”“危旧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针对性加强治理改造工作,优化农民群体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建设空间利用率。在不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要积极调动各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在实际行动中主动作为、落实综合治理政策,在始终坚持农业地区优先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节约用地制度及耕地保护机制的实施,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用途管制质量,为农业地区现代化发展持续添砖加瓦。
同时,各地政府要深入研究相关要求,尽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发展,务必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用地保障工作,提升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质量。针对地块分散的问题,需尽快加强整合工作,在集约化建设管理中提升山坡耕地、贫瘠耕地、旱涝区域的治理效果,有效推动耕地效益发展,从整体规划角度进一步提高自然空间利用率。
6结束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国土综合治理工作日益迫切。国家开始在战略层面重视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从而综合整治国土空间全要素,对损毁土地进行及时修复,大大促进了土地效益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拟定完善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体系,不仅可以加快体系完善速度,而且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中达.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探索科学,2019(11):218
[2] 全坚.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探究[J].冶金管理,2019(5):118
[3] 吴兴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商情,2019(44):263
[4] 梅江.生态中国视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5):18-20
[5] 李葛.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路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6):67-69
[6] 王威.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中国土地,2020(5):29-31
[7] 张艳琳.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资源导刊,2020(4):20-21
[8] 吴菊.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04):99-100
作者简介:冯小明,(1973—),男,汉,大专,四川南充 ,助理工程师,国土工程初级,研究方向:国土工程国土整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