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探讨

韩晓雄

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   310000        

摘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实现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持续推进社会管理机制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在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些规划设计不合理现象,从而引发各类城市问题,本文从新时期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入手,总结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城市的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引言

中国城镇化持续了近50 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建议。

一、当前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公众参与度不足

在现行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中存在知情权保障不完善、参与主体资格制度不明确、公众参与地位较低、缺乏正式参与程序、缺乏独立的参与救济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形式化困境,公众参与程序难以对城市规划权发挥有效的控权价值,不足以调整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市空间中的复杂权利利益格局。

(二)文化适应性不强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部分城市出现了忽视文化传统、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问题。这种文化上的缺失,导致人们在生活中没有精神寄托,没有历史可以追溯,没有文化可以欣赏。特别是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还有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古建筑拆除,这种不合理的开发与规划,导致城镇文化缺失,导致城市的历史与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够有效的传承,这使人们精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裂痕,缺失的精神信仰和精神寄托,同时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无法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

(三)各方利益协调工作不到位

城市规划是一个多方利益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过程。城市设计使城市更新具有新视角,在空间规划和视觉表现方面,可集合各方意愿来解决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问题。 然而,以往城乡规划仅考虑经济优势,缺少量化方法,导致建设强度与规划控制无法有效调和。

(四)对公共基础建设工作不重视

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以土地面积扩展为主,更注重改造和建设的总量。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城市设计不得不应对极其庞大的建筑体量,以至于很少或根本未重视公共设施的改造和公共环境的完善,公共空间被压缩到最小或无被压缩的余地。当前的城市设计更侧重于解决由于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缺乏引发的城市问题。城市设计并非为了创造经济收益,而是通过改善环境质量和服务效率来获取广泛收益,更关注公众支持、社区环境等问题,目的是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更注重城市设计,因为城市设计的本质在于公共空间建设。运用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整合城市功能、交通管理、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从而实现城市整体风貌的具体展现。

二、新形势下的城规划策略

(一)以需求为前提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

首先,城市规划与设计必须保证公众的适度参与。城市的未来状态和未来发展方向应该以居民的未来、未来发展意愿为主要前提,为了促进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合理进行,需要专业人士和专家队伍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进行有效指导,这是满足城市开发的基本前提。在建筑过程中需要保证经济效益、生态效应、人文效应的平衡。以城市多方面人员结构为设计规划调研对象,以社区居民的需求意向为基础的建设条件,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重视城市建筑和人际环境的调整,使城市的风格和功能与人们的需求保持一致。在制定城市规划之前,必须合理的分析城市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此二者为基础,引导建筑设计协调发展。为了改善规划与设计效果,应该使规划与设计相辅相成,完美结合,相互促进,使城市的多个建筑要素得到合理的匹配,使规划与设计得到宏观的统一。

(二)加强各部门协同工作

城市规划设计是极其复杂、规模庞大的工程,需多方合力才能实施和推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协作并非简单实现。城市基本发展战略要适时适应规划策略,注重可复用性的实施,最终实现不同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城市更新。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居民可实时被城市文化风貌熏陶,加强与城市的情感纽带,对所在城市有更强的认同感。同时,改善参与机制让更多人参与城市更新。此外,要加强组织治理,加强合作和集中治理,将人民幸福作为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注重和谐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的科学规划和战略应用将提高城市居民参与规划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

(三)加强文化公共意识和文化传承

在城乡规划建设期间,为了确保文化传承效果,应当借鉴历史元素、文化精神,丰富城区空间建设。基于总体角度,加强城乡建设规划效益,并且融合文化传承思想,建立山水环境与文化空间。城乡建设规划中,不能将仿古建筑作为主体,注重传承和创新文化,同时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可以借鉴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凸显出整体观念、环境观念,并且将工程建设、景观设计融合在一起。城乡建设规划中,注重文化资源、文化遗址保护,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注重城市新区、文化空间相融合,优化空间布局、工程建设、景观构造。因此,城乡建设规划人员必须发挥出创新创造力,强化文化传承意识,优化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城乡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体系,为文化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三)加强生态性城市规划与设计力度

在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形势背景下,城镇建设不仅仅需要关注经济效益,而且要实现社会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平衡。虽然这是一种割肉的行为,但是,在我国房地产开发50年的进程过程进程中,城市的基本建筑面已经达到饱和,各种土地资源已经被基本利用完毕,所以在今后的50年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唯一有效的城市规划路径就是促进房地产的二次开发,这就包括一定的老建筑翻新和建筑用地流转工作。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趋于饱和,促使城市建筑从多层向高层结构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从水平空间的利用率走向垂直空间的利用率的提升。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这是保证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以及生态效应平衡的唯一途径。虽然我国一直在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但是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的本质短期内不会实现根本性的扭转。所以,在基本国策的倡导下,应当保证开发商的基本利益为前提,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生态效益平衡为基本目标,不断的促进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效率与效果。

总结

现阶段我国正是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更要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切实根据实际发展需求来开展规划工作。同时在开展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规划、经济规划进行统筹协调,循序渐进的实施开发工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序合理的实施,推动城镇化高质量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延田.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探析[J]. 门窗, 2022(6):3.

[2]邵悦.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探析[J]. 大市场, 2020(7):1.

[3]施阳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J]. 建筑发展, 2021, 5(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