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与前置预习作业设计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自主预习与前置预习作业设计浅谈

叶植崇,曾云霞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摘要]本文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依据,结合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分析了学生自主预习课程的有效性、探究了教师在前置预习作业的可行性及实用性。通过实际课例,包括定义概念型课例(以《有理数》为例)、几何说理型课例(以《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为例)、数据分析型课例(以《数据的表示》为例),从不同类型课程的预习作深入的探究,结合实际教学操作反馈,探究学生自主预习的指导及课堂前置预习作业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课堂设计 自主学习  预习 预习作业

在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跃进的今天,课堂教学更加注重以生为本,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诸多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将时间给到学生自主学习,更注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教与学的需要,对教师的课堂前置预习作业设计,以及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和有效指引,也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和可行性。

一、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并不是由学生简单地将课本内容浏览,或者认真完成配套练习。而是重点在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建立。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有明确的自主预习目标和方向。

(一)自主预习的目标

首先,应当激发学生学习对应章、节相关知识的兴趣。对于枯燥的定义或概念,学生仅仅对定义的文字描述来阅读理解,多觉得学之无味,加上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更需要兴趣的支持,而兴趣的激发,源于学生对现实生活所见、所闻的体验。因此,自主预习的目标,可结合社会实际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激发其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多方面理解,包括对知识的语言描述及规范要求。

最后,增强学生“知识有用”的体验感。可鼓励学生通过记录生活实例,或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多方面积累知识的相关应用,增强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体验感。

(二) 自主预习的过程指导

教师对学生自主预习的指导,由语言引导和前置预习作业相结合。主要实施方式为课前任务布置。

1、明确自主预习内容。教师通过设计前置预习作业,向学生提出相关知识的引导性问题。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可有效地感知学习内容。

2、指导预习方法。

(1)提纲法:在指导学生预习新知识的方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可通过预习作业布置思维导图绘制,归纳串联前后知识点等方式。

(2)提问法:学生针对新知识,提出自己思考问题。

(3)类比法:指导学生关联新知识与已学知识的类似性探究方法,提高其对新知识的理解。

(4)实验法:针对部分可实践操作的新知识,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实际操作进行试验,从而获得实际体验,深入感知知识的内涵和加强对知识的现实理解。

(5)批注法:批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对新知识的语言理解,通过批注,形成文字的表述,能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质量和成效。

(6)练习法: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完成适量的练习,提升对新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三) 自主预习的评价

及时对学生的自主预习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更高效高质的预习方法,其中评价过程分为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呈现。

1、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预习笔记(痕迹)、其提出的问题,实践或练习的成果等。

2、评价方式:对学生自主预习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通过自评,学生纵向对比自己的预习过程,及时调整,体验进步。学习小组互评,有效地综合多人预习内容,拓宽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视野。老师采取课前检查、提问等方式对学生预习结果进行积极评价,促进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在预习方法和预习方向上及时调整。

3、评价呈现:评价结果的呈现,分为检查书面预习结果做出等级评价和课前展示表扬优秀预习成果等。

二、课堂前置预习作业的设计

教师对预习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优质的课堂前置预习作业可以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明确预习目标及提升预习效果。以下将从三种课程类型进行探究。

(一)定义(概念)型

定义(概念)源于生活实际,往往语言精练、逻辑严谨。学生在生活实际有所感知,但欠缺规范表述和理性认知。本文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有理数》为例,针对知识内容,作以下前置预习作业设计:

2.1有理数(预习作业)

第一部分 实践作业

1、收集你身边的“数”,1至3种类,完成下表:

地点

具体的数

作用(该数用来表示什么)

2、小组讨论、结合第二部分预习将小组收集的数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 新识理解

问题1:如何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问题2:和统称有理数。如何将我们学过的有理数进行行分类?

第三部分 趣味探究

生活中的“数”的表示得到优化,发现你身边的实例,或者对身边实例进行优化。

记录:

4、预习完本课,你还有哪些疑问?

以上前置预习作业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生活中实际观察发现,第二部分对有理数进行概念理解,第三部分则由文字概念回归生活应用。

(二)几何说理型

针对几何说理型课程,预习作业的设计重点在加强学生对判断依据的理解和提高逻辑过程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本文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为例: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1、制作探究:制作如图“三线八角”模具,操作体验:

  (1)找出对应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通过转动模具的“直线”,上述角满足什么

条件时,两“直线”平行?

2、新知体验:

  阅读课本第44至48页,将你的探究结果与课本结论进行比对,并作阅读笔记。

3、在课本第45页、48页结论处,分别用几何语言及符号(“因为、所以”)表示出对应的平行判定。

4、预习完本课,你还有哪些疑问?

几何说理型课程的预习作业设计,从学生的实际体验着手,动手操作观察,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尝试用规范描述和符号书写,有助学生端正严谨学习的态度。

(二)数据分析型

学生对于课程呈现的大量数据,往往是缺乏分析动力,难以形成自我学习体验。基于增强学生对“数学有用”的感知,提高其预习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数据分析型课程的前置预习作业设计过程中,适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本文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数据的表示》为例:

6.3 数据的表示

1、收集数据:收集班内同学的中段考试数学成绩,将数据按每10分一个梯度进行分组,初步写出一个你认为对的结论。

2、阅读课本第165至173页,并完成以下问题:

(1)对你所收集的数据的分组,如何设定组距?

(2)频数直方图的优点及缺点有哪些?

3、试一试:根据你上述收集的数据绘制一个“频数直方图”.

4、预习完本课,你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在实践作图过程,耗费大量时间,前置预习作业的设计,以最贴近学生的数学成绩来作绘图依据,提高学生体验感,同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体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形成以生为本的课堂设计,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意识和提升学生高效预习的能力,是教师在备课、备学情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部分。精心设计的前置预习作业,不仅可以科学指导学生有效完成预习,同时也能极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古德(Good,T.L.),(美)布罗菲(Brophy,J.E).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R·M·加涅,W·W·韦杰,K·C·戈勒斯,J·M·凯勒,王小明 庞维国 陈保华 汪亚利译.《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