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新形势下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张蕊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内蒙古  赤峰市  024076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指导。在政策体系框架下,如何破解技工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执行困境,探索技工教育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成为新时期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供需矛盾表明,技工院校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亟待推进的重要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岗位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科技人才。校企合作还能促进技工院校提高教学,满足企业需求,对学校和企业都有积极影响,实现双赢。

关键词:新形势;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引言

校企合作是指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或机构、职业学校与企业或其他职业教育机构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包括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合作。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技工教育的校企合作,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照顾技工教育的整体发展,鼓励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使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相适应。技工教育校企合作顺应形势,稳中求进。在区域产业发展体系不完善的不利环境下,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具体如下。

1技工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1.1合作形式缺乏完善

目前,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部分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单一,一般通过双方签订合同的方式开展工作。校企合作时间短,不稳定。技工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企业为技工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双方仅在合同期内进行短暂合作,缺乏有效深层次沟通,在深度融合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这种较为简单的合作形式,没有构建健全的合作体系,不利于校企合作优化升级和长远发展。

1.2高质量校企合作出现瓶颈

多技院校常规层面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发展较好,但真正进入高层次的引进合作很少。高质量的校企合作,要求学校有更高的办学实力和突破常规教学模式的勇气。现在技工院校普遍投入不足,校区面积扩大、实习实训设备购置、师资引进都有很大困难。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模式,怕有困难。 这就要求各技工院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 投入更多的精力推进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以创新的理念融工学于一体,不断提升职校学生的就业技能,不断增强以自身技术实力服务企业的本领, 吸引更多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共同打造校企合作金字招牌。

2深化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2.1构建完善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

基于行业对教育目标的全面梳理、课程内容的整体梳理和课程资源的全面挖掘,校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习情况,提炼典型教学项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教学内容方面,衔接机械行业、船舶行业、轨道交通行业的岗位标准,确定基于岗位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把握行业大方向进行课程建设,同时给予每校一定的灵活度,鼓励开设特色课程。二是专业教学模式方面, 全市 4 所学校 5 个专业已被纳入国家级或省级一体化课改试点,积极采用以生产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人社部也正在积极总结一体化试点中成熟的经验做法,待形成全国统一标准后,全面铺开。三是将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通过调研将企业文化整合成独具特色的岗前培训讲座内容, 让学生在就业之前深入了解就业单位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

2.2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建立定向培养模式。学生入学时与企业签订合同,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二是建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空余时间或实习阶段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三是建立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模式,校企双方可以形成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生产实训等多方一体、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学校为办学主体,校企双方共同招生、共同投资,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教师培训和项目研究,进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提升双方合作意愿和深度。

2.3构建校企合作“一线一体两核”的发展路径

 中国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取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技术教育负责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教育在于因材施教。技术教育的培养对象通常是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但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学生,不善于理性思维但善于动手的学生,或者是双手脑并用的学生。因此,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满足工作要求,讲究做中学、学中做,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品质、与人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这些素质是学生将来适应岗位必需的,更是终身受益的关键职业素养。有用的教育在于价值取向。近年来人才需求引导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调整,泛泛的理论教学越来越没有市场,员工的动手能力、敬业的品质、合作的心态是企业迫切需要的,需求侧的改变,推动人才供给侧进一步创新。高质量用工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就业优先的价值取向。有益的教育在于公平效率。职业教育肩负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国家的大量投入、莘莘学子的付出归根结底是要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一方面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从业者获得更高的收入,物质和精神更多地得到满足,公平更加彰显。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一线一体两核”的校企合作发展路径,在人才、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加强一体化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集专业与产业对接、教研协作、就业创业联动等为一体。在企业员工培训、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课程设置和产学研项目方面。学校、企业、社会有机结合,形成共享共赢共进的合作机制

2.4 结合技工院校技工专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

校企合作涉及面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涵盖了企业新技术、新方法的整合,人才资源最终会转化为行业的创新资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功深度,将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行业增值,为学校、老师和学生赋能。一开始,学校和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本质上,从长远来看,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企业。因此,技工院校应有选择地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学校选择的企业首先一定是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着最先进的技术,代表着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具备先进的生产力。然后根据技工院校技工中心设备条件及技工专业实际教学情况,选择最适合合作的企业和适合校企合作加工的产品,落实具体的教学载体,企业应能够提供稳定的订单,校企合作加工的产品应该适合本校技工专业实际教学实训工作。

  结束语

中国制造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技工院校是为制造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骨干力量,技工专业是各类技工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技师从传统教学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校企合作符合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技术教育中技术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家瑞,何冰,刘绍良,李斯日古楞,何丽芬,莫静.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口腔医学职业教育模式探讨——以广州医科大学专科教育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6):32-33.

[2]孙琳.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3-4.

[3]魏洪,顾明华.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新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4):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