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谈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唐政

乌什县职业技术学校 843400

摘要:在教育部最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对于中职思政课程标准进行了育人目标的细化,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职业精神”添加进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中。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思政课

引言

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职业道德、能力、品质的体现,是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应具备的职业精神,成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中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目标,思政课程教师也应重视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课中的融入渗透,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品质精神和服务精神。在中职思政课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符合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需求,符合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南,值得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工匠精神理念下在中职思政课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道德举措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向下,我国更为重视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的举措,其中工匠精神就属于一种超越时代的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只有具备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人才,才能够在制造产品过程中全面诠释新颖想法、把控创新战略、追求时代发展,更有助于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由此可见,在工匠精神理念下,在中职思政课中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于职业思政教育,为发展创新型社会奉献力量,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道德举措。

(二)满足中职生就业与发展需要

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能够让中职生在社会环境中坚持自己、学会立足,让中职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这对于中职生未来的就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更看重面试者的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意识等,中职生只有具备以上精神、涵养,才能够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中职思政课中,教师不仅要培养中职生良好的爱国情怀,形成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也要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观,提升他们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让这些内涵成为中职生立足于社会、走向社会的敲门砖。

二、工匠精神理念下中职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一)树立为人师表的匠人榜样形象

教师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职业,因为教育不能落后,所以中职思政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对教育事业始终保存敬畏之心,力求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将教育各个环节精细打磨,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像海绵一样不断压榨自己的潜能,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明白思政教育任重道远,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敢于反省,在上下中求索。用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执着、创新和奉献来影响学生。教师在很多学生心中的形象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但是真的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需要教师在工作展现工匠精神。同时,中职院校还需要在教师的考核和测评标准中添加以工匠精神四大内涵为主的职业精神测评,进而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职业精神水平,让教师形象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改变家长的一些传统错误观念,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作法,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学会自理。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大胆用于实践。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三)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精神

2014年之前,思政教育一直依赖思政课程独木支撑,课程思政提出后,要求职业院校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201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这些都改变了我国的思政教育格局。所以在中职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也要贯彻三全育人的要求,将工匠精神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通过全体教师队伍的力量,在各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进行工匠精神的全方位融入。通过课程思政格局的构建来拓展工匠精神的融入路径,进而加快工匠精神在中职学生心中扎根的速度。

(四)将工匠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中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必须具备的软实力,校园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细腻的,是持续的,是可以烙印在学生骨子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实现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课中的有效融入和渗透,就需要扩大工匠精神的传播范围和空间。比如,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大国工匠的经典事例。在学校社团文化建设中提倡创新、精益。在校园宣传窗中宣传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等。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教育竞赛或者游戏。这些都可以作为中职思政教育课程中的案例内容,既贴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又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五)在思政课中端正学生义利观念

工匠精神理念下,教师要注重端正中职生的义利观念,培养中职生积极、正确的职业素养。教师要借助于思政理论知识,教导中职生在生活、未来的工作中恪守正道,按照规矩、制度去工作,做到诚实守信、恪尽职守,这样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教师要把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内化在中职生的内心,端正自我道德品质。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钱学森、居里夫人等榜样人物,让学生感知他们的高尚精神,让他们形成高尚的品格,能够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去奋斗。

结束语

思政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是现阶段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方向,作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基本,所以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中职院校和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然后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课程思政的进一步落实以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利用,让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中实现全方位的渗透,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莹.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32-33.

[2]费颖.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1):219+242.

[3]闫伟华.谈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中国培训,2017(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