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电容运行式单相感应电机结构简单,在空调压缩机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该类电机均采用同心式绕组结构,本文对此类电机的绕组系数、以及绕组谐波强度两个因子进行研究,提出了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在检讨过程中发现,仅提升电机绕组系数,会导致绕组3次、5次谐波比例急剧升高,杂散损耗提升,难以提升电机效率。明确了主、副绕组3次、5次谐波控制比例,可以有效提升电机效率,改善电机性价比;对后续新槽型电机设计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相感应电机;谐波强度;绕组系数
1
1引言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市场对空调压缩机能效要求越来越高。变频电机由于能效高,在压缩机行业占比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变频器的存在,导致变频空调成本升高,限制了变频空调的使用范围。单相感应电机由于不需要变频器,目前还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因此,研究单相感应电机的能效提升手段,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单相感应电机绕组均采用同心式绕组结构,为降低绕组谐波带来的杂散损耗,一般推荐采用正弦绕组,但是正弦绕组绕组系数较低,绕组有效利用程度不高,为了得到足够的有效匝数,导致电机槽满率偏高,制造困难。
本论文主要研究单相感应电机绕组系数、以及绕组谐波强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2绕组基理研究
2.1正弦绕组原理分析
众所周知,电机的线负荷沿着电机气隙圆周的空间分布规律A(x)与气隙磁势对同一坐标的空间分布规律F(x),存在着如下关系:
如果假定电机的定子槽数为无穷多个,绕组的导体沿气隙圆周作连续的余弦分布,使线负荷A(x)在空间作余弦分布,则气隙磁势F(x)在空间就成正弦分布了,如图1所示:
图1 绕组气隙磁势理想值
实际上,由于电机槽数是有限的,绕组的导体沿着气隙圆周不可能作连续的余弦分布,只能作离散的余弦分布,这就是正弦绕组的分布特点。由此可知,正弦绕组的每槽串联导体数是不相等的,且对于相轴对称分布,在结构上就做成双层同心式绕组。考虑电机制造性,一般主绕组放置于槽内下层,而副绕组放置于上层。
由于正弦绕组只能作离散的余弦分布,因此它所产生的磁势空间波为阶梯波,如图2所示:
图2 绕组气隙磁势实际值
2.2 绕组系数和绕组谐波强度计算
正弦绕组是一种每槽串联导体数不相等的同心式绕组。参考图2,设Z1、Z2、Z3、……分别为正弦绕组在一个极下的线圈,跨距由大到小的每相各槽的串联导体数;2B1、2B2、2B3、……分别为对应线圈跨距的电角度;每极单匝线圈产生的磁势幅值为h。则,
基波磁势幅值a1可以定义为:
第ν次谐波磁势幅值aν为:
ν=4k+1,k=0,±1,±2,……
基波绕组系数为:
第ν次谐波的绕组系数为:
第ν次谐波的谐波强度为:
计算为评价各种绕组削弱谐波磁势的效果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采用正弦绕组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削弱各种谐波磁势,由于电机低次谐波幅值较大,对电机性能影响较大,本论文主要关注对电机性能影响较大的3次、5次谐波。
3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检讨
3.1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介绍
电机主副绕组跨距越大,绕组系数越高(即绕组利用率越高),为了达到相同的主副绕组有效匝数,总的电机匝数可以减少。
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主副绕组沿定子槽对称,绕组结构如图3所示,现有绕组结构主副绕组沿定子齿对称,绕组结构如图4所示。
图3 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说明图
对于24槽定速电机,将主、副绕组大线圈偏移7.5°,主、副绕组均可以设置为槽对称结构,进而提升主副绕组的绕组系数。由于现有电机定子冲片大部分设置为大小槽,直接采用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会导致部分小槽槽满率偏高,使得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在现有冲片上应用受到限制。
图4 量产仕样绕组结构说明图
3.2高绕组系数绕组检讨方案
3.2.1、代表电机检讨方案
新方案
主绕组 | 跨距 | 1~13 | 2~12 | 3~11 | 4~10 | 5~9 | 总匝数 |
匝数 | 26 | 52 | 48 | 44 | 22 | 192 | |
副绕组 | 跨距 | 7~19 | 8~18 | 9~17 | 总匝数 | ||
匝数 | 24 | 38 | 17 | 79 |
现有方案
主绕组 | 跨距 | 1~12 | 2~11 | 3~10 | 4~9 | 5~8 | 总匝数 |
匝数 | 50 | 50 | 48 | 30 | 20 | 198 | |
副绕组 | 跨距 | 7~18 | 8~17 | 9~16 | 10~15 | 总匝数 | |
匝数 | 46 | 22 | 12 | 80 |
从上表可知,24槽电机、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主副绕组大线圈跨距为12个定子槽,现有方案主绕组大线圈跨距为11个定子槽,与现有方案相比,电机主副绕组绕组系数提升、绕组匝数减少。
3.3高绕组系数绕组检讨结果
3.3.1、代表电机检讨结果
项目 | 新方案 | 现有方案 | 差异 | |
主绕组 | 绕组系数 | 0.833 | 0.807 | 3.2% |
有效匝数 | 159.9 | 159.8 | —— | |
3次谐波比例 | -2.0% | -0.2% | 1.8% | |
5次谐波比例 | -2.8% | -1.6% | 1.2% | |
副绕组 | 绕组系数 | 0.955 | 0.943 | 1.2% |
有效匝数 | 150.9 | 150.9 | —— | |
3次谐波比例 | -22.5% | -20.5% | 2.0% | |
电机效率 | 85.9% | 85.9% | -0.0% | |
压缩机 | 冷量(W) | 8907 | 8901 | 7 |
入力(W) | 1963 | 1964 | -1 | |
COP(%) | 453.7 | 453.2 | 0.5 | |
铜线重量(g) | 1835 | 1955 | -120 |
通过上述检讨结果可知:代表电机高绕组系数方案与现有方案相比,电机效率相当,压缩机COP相当。
由于电机绕组系数提升,主副绕组铜线匝数减少,电机用铜量减少120g,成本降低约6元,可以有效提升电机性价比。
5 结语
本文研究了单相感应电机主、副绕组绕组系数,以及3次、5次谐波强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以及实验检讨,得出以下结论:
1)、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与现有绕组结构相比:
可以提升主副绕组绕组系数,提升电机性价比;
经济效益明显;
2)、高绕组系数&低谐波绕组结构:
考虑主绕组谐波比例对电机性能、以及全程曲
线的影响,谐波比例建议控制:3次<5%、
5次谐波比列<3%。
高绕组系数绕组结构可制造性好,对于后续新规电机设计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定子冲片槽面积大小设置以及绕组分布选型,需要考虑谐波比例控制,实现电机性价比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汤宗武. 单相异步电机[M]..
[2] 许实章. 电机学[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