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钢管桩沉桩技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超长钢管桩沉桩技术应用研究

吴道成,陈志星,王苏昇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  福建省宁德市  355100

摘要:本工程为核电厂配套大件码头工程,码头平台和部分引桥桩基为钢管桩,长度85~96m,直径为1200mm、1600mm,桩径较大,桩身较长,沉桩难度较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桩基施工顺序,选取三根进行试桩施工,通过试桩施工确定打桩设备的适应性,复核沉桩控制标准,检验基桩承载力,并作为调整设计桩长的依据,为后续沉桩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钢管桩、沉桩;

1工程概况及难点

1.1工程概况

霞浦核电工程大件码头,结合取水东堤建设,位于取水东堤靠近堤头的位置,码头顺着取水东堤布置,走向平行于取水东堤堤身,码头长度为 162m。码头平台长108m,宽 20m,中间 35m 长的桅杆吊基础范围内加宽至 54m,码头平台顶高程 7.5m。码头平台通过 131.6m 长、15m 宽的栈桥与取水东堤相连,栈桥高程为7.5m~11.0m。取水东堤的堤顶道路宽 15m,全长 618.9m,高程为11.0~18.0m。

接岸引桥位于东侧方波堤抛石区,岸坡处设计为灌注桩,系缆柱墩台引桥处使用Φ1200mm钢管桩,码头使用Φ1600mm钢管桩。

图1 大件码头桩基布置示意图

1.2工程特点与难点

1.2.1 工程特点

本工程施工区域地质上部土层欠固结,有效持力层深度较深,为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钢管桩设计桩径大,桩尖标高较深。

1.2.2 工程难点

(1)地质条件复杂,桩上层土层为淤泥层与淤泥质黏土层,沉设时易出现较大偏位。

(2)钢管桩桩径大,桩身较长,对于沉桩设备要求较高。

针对上述施工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桩基施工顺序,选取引桥Φ1200mm钢管桩R55、南侧系缆墩Φ1200mm钢管桩B1、码头吊机墩台Φ1600mm钢管桩P16,三根钢管桩进行试桩。试桩完成后,对桩基承载力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施工工艺进行完善。

2.试桩

2.1 机械设备参数

2.1.1船舶

根据设计桩型和对该地区地质、水文资料的分析,同时根据施工区域海上的水域布置,本工程选用“中建桩7”打桩船,主要参数见下表,本次试桩中最长桩长96m,船舶满足施工需求。

总长

77.75m

桩架高度

100m

型宽

28.00m

桩架作业变幅

18.5°

型深

5.20m

桩架子放倒高度

45.6m

设计吃水

2.80m

最大沉桩桩径

Φ3200mm

结构吃水

3.50m

最大沉桩长度

80m+水深(泥面深度-11.5m)

吊钩能力

120t

本工程最长桩长96m,中建桩7满足施工需求

2.2.2 柴油锤

针对本工程桩基特点,同时参考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选择D180型柴油锤,主要性能如下:

项目

单位

参数

活塞重量

t

18

最大击打能量(4档)

Nm

590000

(3档)击打能量

Nm

529200

(2档)击打能量

Nm

455500

(1档)击打能量

Nm

378190

击打次数

每分钟

36-45

最大爆炸力

kN

5000

柴油锤高

m

8.150

2.2试桩工序

2.2.1沉桩定位控制

本工程沉桩定位采用GPS定位技术和常规测量技术相结合,基桩施打定位时以打桩船上GPS为主,现场经纬仪作为校核。沉桩过程中的贯入度及桩顶标高由经纬仪控制,打桩前在桩身上画桩长刻度,用以计算贯入度和控制标高。

①打桩船上安装GPS打桩定位系统,利用该系统沉桩可满足质量要求。

②打桩船上的GPS接收站接收卫星参数和差分数据。

③事先测量接收台的相互关系尺寸,利用RTK(GPS)工程定位软件,将接收机(参考台)GPS坐标系统转换到施工坐标系统。

④定位前将管桩的设计中心坐标和高程输入接收机内,利用放释功能进行定位,在显示器上显示实时桩位数据图形同时也显示设计沉设桩位、偏差值;同时调整船体,直至两图形重合,偏差达到设计要求(直桩偏位≤150mm,斜桩偏位≤200mm),即为沉桩的具体位置。

2.2.2吊桩

运桩驳船就位完毕以后,打桩船移船取桩,桩采用四点吊,吊耳位置与设计吊点位置偏差不超过20cm。

锚缆布设完毕,缓缓移船靠近运桩驳取桩。钢管桩起吊时,平稳起吊到一定高度,上部和吊点的大钩带劲回收,下部吊点的大钩缓缓放松,进行立桩,锤、替打同步上升,立桩完毕,适当调整桩架的倾斜度和替打的高度,使上口嵌入替打,此时将连接下部吊点的大钩缓缓放松并解除,然后移船就位,吊立桩过程中,避免发生桩滚动和碰撞,以免碰伤桩。

2.2.3立桩入龙口

桩平稳起吊到一定高度后,吊上部左右吊点的大钩带劲回收,进行立桩,锤、替打同步上升,立桩完毕,适当调整桩架的倾斜度和替打的高度,使上口嵌入替打,此时将连接下部吊点的大钩缓缓放松并解除,然后关闭抱桩器或背板。

2.2.4桩和替打自沉

桩定位完毕,桩架工解除下部捆桩的钢丝绳和连接锤和替打的钢丝绳,主钩缓缓下放,让桩和替打在自重作用下下沉,下沉完毕,观察桩位偏差,根据桩位偏差适当调整桩位。

2.2.5压锤

桩自沉完毕后,进行压锤,并观察桩的偏位,若发现桩位偏差过大,则起锤并根据偏位情况适当调整打桩船锚缆,然后重新压锤。

2.2.6锤击施工

打桩船调整好自身的水平、位置和桩架垂直度后压锤和替打,GPS再次观测桩的偏位和垂直度,确定各项控制数据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时,可以开始锤击。

锤击原则:打桩初时,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落距较小,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中心轴线一致后,方可转入正常施打,以避免偏心锤击。锤击沉桩过程中,宜采用重锤轻击,特别是桩由硬土层进入软土层时,改用低落距锤击;以确保桩的承载力在设计要求的停锤贯入度下达到设计承载力,无额外原因,锤击要保持连续,以免土壤恢复而增加其对沉桩的阻力。

斜桩轴线控制,充分利用抱桩器与施工背板的作用。避免出现较大的挠度。

溜桩处理:如发现施工区域有可能遇到溜桩土层或稳桩标高异常时,在正常开始施打之前,先用空锤自由落体状态击打几锤,待到沉桩稳定或无异常变动情况下,方可用低档开锤,锤击一段时间后方可按正常档位锤击,或达到该土层时开一档锤击,减小锤击能量。

停锤控制:通过沉桩桩底并通过测量下沉量,配合“锤击计数器”记录打桩锤击数,进行打桩贯入度的计算。

桩基检测:基桩采用高应变检测,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实验时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3.沉桩质量控制

3.1、贯入度和标高控制

沉桩前复核地质资料,在沉桩过程中贯入度和标高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锤。

3.2定位控制

桩位计算采用两人以上计算与复核,船舶自带GPS定位与岸上人工相接和,分别独立进行,交叉复核。

不断调整打桩船锚缆,保持船舶稳定性

3.3桩身倾斜度控制

桩基完成定位后,严格控制桩架的倾斜度,确保沉设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沉设过程中保持船舶稳定,避免偏击。

3.4防止桩身和保护层受损

钢管桩装船前和吊桩前分别进行一次外观检查

吊桩前在对索具进行复核、检查。

运输、吊桩、立桩操作过程中注意防腐涂层的保护,避免磕碰。

4.试桩结果分析

4.1 R55试桩过程及结果

R55使用三档,溜桩1次,下沉量11m,沉桩至设计桩尖标高-80m时,贯入度25mm/击;继续锤击至-81.31m,终锤贯入度为25mm/击;后使用一档进行高应变检测。

4.2 B1试桩过程及结果

在沉设过程中,桩尖标高达到设计标高-80m后,平均贯入度为12mm;后使用二档进行高应变检测,继续锤击至-80.93m,终锤贯入度为11mm/击。

4.3 P16试桩过程及结果

在沉设过程中,溜桩两次,每次下沉量6-7m,桩尖标高达到设计标高-83m后,平均贯入度为32mm;后使用二档进行高应变检测,继续锤击至-88.3m,平均贯入度为32mm;后又锤击0.7m,桩尖标高达到-89m,终锤贯入度为11mm/击。

4.4 承载力检测

本工程桩基承载力检测委托浙江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进行检测。其中R55进行1次桩端设计标高承载力检测,B1进行了两次承载力检测,P16进行了三次承载力检测。

序号

桩号

检测时桩底标高m

桩身质量评价

桩身质量等级

极限承载力(kN

1

R55

-81.31

完整

10300

2

B1--86

-80

完整

10000

3

B1-88

-80.93

完整

9800

4

P16-84

-84

完整

15300

5

P16-90

-88.3

完整

17000

6

P16-94

-89

完整

17800

                       表1  各标高桩基承载力

序号

桩号

桩身质量评价

桩身质量等级

极限承载力(kN

1

R55

完整

10300

2

B1

完整

9800

3

P16

完整

17800

表2  各桩桩基承载力

5.结论

本次试桩,顺利完成了三根桩的沉设,为大范围沉桩作业提供了数据值,验证了设计桩型与单桩轴线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确定了钢管桩选用的柴油锤停锤标准,同时根据试桩结果完善了沉桩方案,为后续大范围沉桩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JTJ/T258-98 爆炸法处理水下地基和基础技术规程[S]

[2]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S]

[3] 张简英,王健,吴京平.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李旭,2006,27(2):332-335.

[4] 李婉群,孙凌姣,易先长.防波堤工程软基爆破挤淤设计与施工[J].水力发电,2005,31(10):36-3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