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

莫继敏

柳江区自然资源局 广西 柳州 545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开展土地整理对整个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水平依旧处于初级的阶段,在土地整理项目规模扩大的同时,虽实现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但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来说,我们需要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原因做好分析,从而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措施,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引言

对于土地整理来说,该项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在保证生态环境环保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情况下对土地整理面临的各项阻碍和现存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土地整理以及相应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维持土地整理的环境保护内涵。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得土地整理面临的各项影响因素可以得到有效处理。

1土地整理概述

土地整理的作用是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从本质上讲,它是对土地资源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总体规划,促进该地区土壤资源的重新整合。促进地区农田、林业和水果业的发展,应用土地整理规划与实施来获得有效的升级更新。此外,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农地质量的有效性,制定有利于本地区农业的标准,促进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利用土地整理,实现土壤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土壤资源利用结构的有效改善,促进绿色发展。

2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参与到土地整理中的工作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相关人员仅按照标准流程和相关程序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对于土地整理现场以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多方面因素会造成相关人员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力度下降,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很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干扰而出现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在土地整理以及相关工作现实开展中的作用下降,具体目标不够准确合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也缺乏充足人力支持。

2.2影响水资源和周围水环境

土地中大都采用混凝土路面和沟梁结构,但是,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一般只是在成本降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除此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有优势性。首先,这种方式不利于土壤的水分储藏,会给地表渗透率和地下水的自我净化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农田水利工程和梯田建设工程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多,可以对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的需求做好满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其中不得不注意的问题就是,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资源需求,如果不对地表的水系结构做好合理的处理,就会给整个水循环造的正常进行带来不利的影响,会导致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问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大幅度的降低。

2.3生态环境保护方式陈旧

针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保护过程中,必须保证相应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合理方法可以降低土地整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这两项工作实际开展难度。但是有关部门在对土地整理现场以及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时采取的方法过于老旧,相关资料信息归纳收集也会受到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和区域污染问题处理的及时性下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土地整理以及相关工作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3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维护生态平衡性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要想切实地保障生物多样性,需对生态平衡性做好维护。生态平衡中的生物多样性会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要求相关人员进一步地强化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尤其需要注意对稀有物种的保护。在开展具体的土地整理工作前,避免给稀有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威胁,需要提前的做好规划,让生态系统稳定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3.2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应用在土地整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规章制度比较多,包括《土地整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环境保护标准制度》等,这就应在土地整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各项规章制度综合调整的情况下做好完善处理工作,避免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受到限制,从而为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开展提供准确的规章制度支持。而且通过准确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能维持土地整理的合法性,降低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及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驳的问题,保证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从而推进土地整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各项基础工作连贯有效开展。当然也应根据土地整理实施情况对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有效调控,保证各项规章制度之间协调配合力度,使得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借此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3.3差异化土地管理

差异化土地治理是将区域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土地治理的相关要求作为主要的依据,实现对土地内部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统筹规划,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出更合理的治理办法。对于城市较密集的地区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会将工程改造计划与相关的措施结合在一起,然后积极地开发出具有城市特色的重要计划,探索出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多功能型土地治理方法;对于乡村地区来说,需要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作为主要的内容,要保证不能对原有的居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方式,做好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对土地结构的有效优化,进一步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4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控惩罚制度

为保证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相关工作实施效果,就应遵循合理要求对与土地整理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建立起进行督察和惩罚制度,对于出现的环境破坏行为进行惩罚,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进行监督过程中,应该建立工作人员工作归规范以及工作人员监管制度,促进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当中能够产生实施效果,提升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控制力度。由于不同地区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出现问题的因素比较多,工作人员监管制度应在保证相关因素分析力度和综合管控效果的情况下对监督管控模式进行优化更新,必要时也需要强化信息化手段与监督管控模式之间协调配合力度,借此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整理工作良性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在进行监管当中出现的破环环境行为,应该使用罚款等相关惩罚制度进行处理,帮助破坏环境的人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自身行为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从而实现进一步实现对于破坏环境之人的教育作用,并且对于将要破坏环境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结语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而土地资源又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多加关注。土地整理是完善土地构造和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开展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预防和解决,让土地整理项目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让我国的土地资源可以得到优化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和谐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爽亮.环境工程中水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10):173-174.

[2]王金南,秦昌波,万军,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展历程及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05):21-28+20.

[3]韩国志.基于模糊数学的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法[D].南京:东南大学,2021.

[4]李英杰.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地名,2022(05):40-41.
   作者简介:莫继敏(1986-),男,瑶族, 贺州富川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整理、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