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2
/ 2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分析

高建辉

身份证号码:370502198710302813

摘要:在时代飞速发展中科技技术得以不断提升,并且有效融入到各个行业中,面对这样的形势建筑事业也迎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方向,应注重管理策略的运用,从各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进行分析,对施工管理进行规范控制,确保施工方法的有效性。数字化管理对施工控制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过程化控制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数字化

引言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现阶段发展潮流。企业数字化进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我国传统建筑工程信息化起步虽早,但部分建筑工程仍然处于信息披露阶段,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交互模糊,与国际技术与管理水平存有差距。因此,建筑工程的数字化转型过程艰难且复杂,其产业升级空间大。探索传统建筑工程数字化转型道路,推动实体与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竞争力,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转型的成败将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前景,以及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紧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抓住建筑工程转型升级的机遇,探索建筑工程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是建筑工程从业者的首要任务。

1建筑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探析

(1)有利于提升管理能力。与以往的管理模式相比,数字化管理模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基础分析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如果能够借助数字化技术实施建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可以为管理层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性更强的基础性资料,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压力,因为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于常规性管理问题的自动化处理,从而可以节约管理层的决策时间,使得管理层可以集中精力于重大的决策问题,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提升建筑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2)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化能力的优势不断凸显,使得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也成为影响企业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数字化技术对于节约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建筑企业在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背景下,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等战略目标均具有促进意义,从而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

2建筑企业数字化现状

(1)业务协同性不足。建筑企业内大多数信息化平台功能较单一,无法覆盖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建筑全生命周期,妨碍了流程的有效贯通和统一协作。建设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涉及多专业协同,不同专业使用的软件不同,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之间数据模型不同,造成多专业之间的协同性较差。另外,企业内部不同信息化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可交互性差。(2)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缺乏。建筑行业的各生命周期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企业内部建筑数据模型和结构不一致,导致建筑数据在企业内部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和利用。如何将不同生命周期的建筑数据进行统一地存储、访问、共享和再利用是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3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策略分析

3.1建筑结构分解

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施工结构进行分解,提高对施工结构的掌控效果,促进施工管理过程的实施。建筑结构分解有助于施工进度的控制,便于对施工过程进行掌控,构建完善的施工条件,对建筑结构进行充分了解。在BIM技术作用下,能够将建筑结构进行模块化,便于对建筑结构进行整合,使施工过程着重于结构上的管理,使施工管理方向更加明确。结构化分解完成后,需要对各个结构进行变化,便于对各部分结构进行识别与整合,提高对建筑结构的控制效果。通过BIM技术可以构建建筑结构模型,在结构模型上对施工进度进行标注,能够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指标进行分配,提高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效果。管理人员注重进度信息的输入,通过BIM技术自动生成进度控制信息,整体施工效果进行掌控,以报表的方式对施工过程全面分析,保障施工进度分配的合理性。

3.2BIM技术提升施工精度

某工程就是基于BIM技术完成的,只需由施工单位责任工程师在计算机屏幕上将风管、电缆以及桥梁架体等细部构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绘制,可以将电气设备如音箱和灯光等进行安装,实际误差不足3厘米。另一方面BIM技术有助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总的来说,目前的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使用BIM的好处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BIM数据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在多学科用户之间进行交流。例如,基于BIM的模块化web服务框架可以集成绿色建筑所需的信息设计、自动化设计评估过程,并简化在通用但分布式的平台上更新建筑模型。其次,BIM应用程序可以提供与建筑性能和过程相关的视觉信息,从而使项目参与者,如设计师、承包商和业主,做出更环保的决定。例如,基于BIM的建筑能耗评估旨在提供能源性能指数的图形可视化。最后,BIM可以加强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合作,集成平台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有助于在同一个项目上达成共同的愿景。这加强了建筑和施工中所有项目方之间的联系。

3.3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保障

(1)加强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首先要筹划好顶层设计,将顶层设计和管理层的支持作为充分必要条件,结合业务现状、组织现状、行业趋势、技术成熟度等进行全面构架,确认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实施路径,自上而下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2)提升系统协作。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并非数字技术,而是利用数字技术能力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提升,因此需要理清企业的运营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生产运营部门的沟通效率,统筹好旧系统和新系统间的协同和不同数据格式间的互认。(3)强化数据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重要支撑,必须提前规划和布局。例如提高基础软件平台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建筑设计相关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3.4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

充分利用我国建筑业企业平台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引进和培养建筑信息技术、工业软件设计等相关领域高端跨界人才。同时,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结语

作为国内建筑行业的智库机构,中建政研集团成立了“建企荟”数字化转型中心,为施工企业提供全方位咨询、培训服务,全面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集团旗下的中研建科在建筑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利用集团的平台和资源,统筹规划开发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探索建筑施工企业智能决策分析模型,实现企业健康运营,加强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实施协同。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人、设备、物资、建筑产品的实时监控,加强现场指挥协同、安全隐患防范,提升施工生产效率。利用电子商务、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建筑产业生态资源,搭建建筑产业互联网赋能平台,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物资、劳务、设备等优质社会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王发龙.全球深海治理:发展态势、现实困境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青海社会科学,2020(03):59-69

[2]李明.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庆市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4):8.

[3]巫燕,王志浩,邓诗涵,等.传统建筑工程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探索[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1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