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实践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实践路径探析

赵胤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城镇化模式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亦面临挑战。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新时代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钥匙,必须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意义,积极进行有益探索,促进我国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实践路径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镇化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至2011年的51.27%。与此同时,亦出现了环境污染、城乡二元结构、交通拥堵、人口膨胀等问题,传统的粗放式、资源集约式城镇化道路面临挑战。党的十八大创造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为我国新时代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总遵循,必须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在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实践路径。

一、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深刻践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以及便利、舒心、安全、美好的人居生活环境,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皆是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阐释。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我国经济在经历传统资源集约式发展,实现高速增长后,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等,经济发展亟需换挡升级。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对世纪疫情,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城市是产业经济要素的集散地,汇聚着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利于促进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内需培育经济新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城镇化道路在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同时,也加速了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形成。一方面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迅速向城市汇集,城市产业经济增长强劲,交通、通信、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民享有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农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文化式微,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受阻。为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为乡村经济发展赋能。

二、新型城镇化道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拓展投资空间的趋势和潜力》中指出:“从国内不同区域看,城镇化率总体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分布的空间格局,区域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均衡。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城镇空间布局密切相关,在东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城镇分布较为密集,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明显,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密集的城市群布局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尚待优化,产业要素流动效率不高。同时,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城市建设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在传统城镇化道路影响下,有的城市建设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尚存在差距。这表现在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缺乏系统科学规划,不能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大拆大建、拆旧建新过程中失去城市个性特色,城市建设同质化严重,千城一律,缺乏文化内涵与特色。有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不能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的功能,城市文化、城市精神有待进一步塑造与树立。

城市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城市存在重经济轻管理的现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垃圾围城等城市病问题较为明显,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整治不到位。另一方面,城市应急和防灾减灾体系不够健全,面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疫情冲击时韧性不足。此外,城市社区治理还存在短板,治理方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不够高,智慧化社区建设依然在路上。

三、新型城镇化实践路径探析

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有力抓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有的城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人居环境较差、生态环境污染、安全风险隐患较多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决定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必要性与关键性。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先要精准界定更新对象,要把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老一村”的更新作为重中之重。其次要在原有设施基础上,统筹规划,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以文化景观建设为主题对老旧设施开展“穿衣带帽”式更新,注重城市文化传承,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在老旧厂区改造中加入创新元素将其改造为创客空间等。最后,要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棚户区改造工程,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居民打造绿色、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提高城市社会治理能力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题中之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硬件”,提高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则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软件”,新型城镇化的成效如何不仅要看城市基础设施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还要看社会治理是否安定有序,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提高城市社会治理能力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妥善解决“城市病”问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推进网格化管理,以“绣花针”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韧性城市,健全城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提高预警能力,建设好城市“里子工程”,普及居民救灾避险常识,提高城市抵御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与韧性。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能力,依法推进多元治理主体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方向。“郡县治,天下安。” 县城是城镇化的关键节点,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载体,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促进市政设施升级,适度扩大县城规模,引导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完善县城交通网络,增强县城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通达度。另一方面要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建设县城产业集聚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重视文旅产业发展,丰富县城文化内涵。此外,要发挥好县城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畅通资金、人才、技术等产业要素在县城和乡村之间的双向流通渠道,持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充足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立足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方略。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安排部署,积极进行有益探索,才能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与支撑。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

[3]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