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预检分诊及救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预检分诊及救护

王倩,彭春迎通讯作者,李爽,张雪婷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3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预检分诊及救护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护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救护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护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护成功率和误诊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救护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实施预检分诊救护模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或者误诊发生率。因此这种预检分诊救护模式有推行的必要。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预检分诊;救护;临床疗效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也叫做急性心梗,该类患者的心脏肌肉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坏死情况,该病主要是因为严重且持久的心肌缺血而造成的,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持续性疼痛和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同时可能出现发热的症状,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做好相对应的预诊分诊工作,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而进行精准的预检分诊,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抢救和医护效果,以此为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急诊预检分诊的过程中,要着重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判断,针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及时全面的询问,对其各项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及早的判断,并且匹配相对应的科室进行诊治,要充分确保急诊人员具备应有的理论基础和精准有效的诊断和快速反应能力,这样才能针对患者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分诊和救护服,进而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挽救,为其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预检分诊救护模式所呈现出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中包括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范围在49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5.35岁。在具体研究环节结合医护模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护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救护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充分做好急诊护士的培训和考核,确保门诊护士具备应有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在实践经验方面要符合相对应的岗位要求,这样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极致预检分诊的救护要求和成效标准,进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救护服务。也要着重做好护士的考核,通过相对应的培训完毕之后,要对其相关急救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成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通过考核之后才能持证上岗,在考核方面要对比护士本身所呈现出的预检分诊失误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以此体现出更为显著的护理成效。第二,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掌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预检分诊的过程中,要对其年龄,性别,疾病状况等一般资料进行充分的明确,并且在入院登记表上进行填写,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落实看、问、查、分四步基本原则,全面深入的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在预检分诊的过程中,要确保这4个步骤得到充分的明确。一为看:在具体的预检分诊过程中,要通过观察也就是看的手段,对于患者的体位,入院方式,形态神色等等进行相对的观察和分析,以此进行相对应的诊断,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时效性。例如,患者很可能出现冷汗淋漓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证明患者的病情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因此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和治疗。同时也要针对患者是否出现呕吐物或者分泌物等等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对区域呕吐的颜色,数量质量等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观察和判断。二为问。要在询问方面进行有效加强,对于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精准询问,对患者的主要诉求进行相应的询问,包括疾病的发生时间,特点诱因,疼痛部位,持续时间等相关内容,对于就诊过程中是否出现疾病加重或者缓解等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询问,同时也把握其既往病史,有针对性的判断其是否出现和本病关联的症状,如果是老年患者,要询问其是否出现心肺病患等问题,从根本上排除其出现胸膜炎或者心梗等相关方面的问题。三为查。在检查方面要高度重视,在分诊的过程中注重做好严格细致的检查,对其病情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此作为依据进行脉搏,呼吸,血压,体温方面的测定和检查,这是十分关键的内容。要以相对应的检查结果为基准,对其疼痛部位和腹部检查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检查其是否出现肌紧张或者压痛等相关问题。在检查的过程中,对其腹部进行按压,出现胸膜刺激性阳性情况,表明其出现胃肠穿孔等情况。四为分。要针对患者进行病情方面的分析和判断,有效体现出应有的分析成效,要按照以上三个步骤进行病情的初步确定和分析,要充分结合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具体症状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对的分析,然后结合B超、理化检查的相关结果,进行精准有效的确认,同时也要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做好相关分析结果的验证,以此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分析,这样才能体现出诊断的精准性和治疗的实效性。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救护成功率和误诊发生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救护成功率以及误诊发生率分别为100%和0,要明显优于对照度的82.5%和10%,P值小于0.05。由此可以充分明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有效通过急诊预检分诊救护模式,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P<0.05)。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急诊医学实现了迅猛的发展,急诊就诊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治疗,这样可以呈现出更加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具体的分诊过程中,可以针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更及时有效的识别和判断,提升识别的精准度,这样可以为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通过该模式的有序推进,为急诊运行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急诊预检分诊的过程中,需要构建更为系统完善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和相关系统,使各项内容更精准有效,同时在简洁高效的操作过程中可以体现出良好的分诊效果,这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服务,为治疗成功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急诊预检分诊的过程中要着重针对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估和判断,然后结合危重程度,按照优先顺序进行分级分流。在分诊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对应的标准,进行精准的分级,同时要匹配相对应的具有能力的分诊人员,进一步通过敏感度更高的分诊工具,进行更加快速精准的分诊,同时要针对该类患者的就诊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落实分区救治模式,进而使急诊患者救治更加安全高效。同时,也要着重做好动态的评估和预警工作,要结合患者的潜在危险和病情进行精准有效的预判,并采取更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动态评估。急诊预检分诊要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在优质服务理念方面要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预检分诊的过程中,要着重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充分的分析,有效遵循“看、问、查、分”四步原则,以此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救治效果。

4结论

通过上文的剖析可充分明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有效做好急诊预检分诊救护,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使其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得到有效防范,避免误诊率。因此,这种救护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季秀玲,庞秀英,王丽群,等.老年急腹症49例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11(25):6174.

[2] 李忠连.外科急腹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9,9(36):89—90.

[3] 应飞.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14(20):73—75.

[4] 史冬雷, 刘晓颖, 周瑛. 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6): 5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