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3

“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梁怀坤,陶敬甫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慢性伤口愈合慢、病程长,愈合中出现并发症多,部分慢性伤口患者都需要提前出院并在家中自行恢复,由于患者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造成慢性伤口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互联网的发展为延续性护理提供了有效路径,并使得慢性伤口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化的护理指导。本文对“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旨在指导、完善与推广“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护理;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Internet + nursing" in continuous nursing of chronic wound

Liang Huaikun, Tao Jingfu

(Wuh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Chronic wound healing is slow, the course of disease is long, and there are many complications in healing. Some patients with chronic wounds need to be discharged in advance and recover at home by themselves. Due to the lack of relevant health knowledg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wounds is seriously reduced.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rovides an effective path for continuous care and enables patients with chronic wounds to receive specialized nursing guidance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Internet + nursing" in chronic wound continuity care, aiming to guide, improve and popul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 nursing" in chronic wound continuity care.

Key words: Internet +;Nursing;Chronic wounds;Continuing care

慢性伤口是指一个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1]。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接受超过1个月的治疗而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2]。典型的包括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Ⅲ°烧伤和烫伤创面等[3]。从我国医院床位周转使用、患者医疗负担等方面考虑,部分慢性伤口患者都是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出院,由患者自行管理并使得伤口逐渐愈合[4]。慢性伤口的整体愈合周期长,患者承受痛苦大,且因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指导等[5],慢性伤口患者在出院后存在较高比例的延续性护理需求[6]。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5G高速网络的快速应用和发展,互联网技术正在被大规模运用于医疗领域,“互联网+护理”的新型医疗模式应运而生[7],同时也为现代延续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8]。本文对“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1、互联网+护理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1.1新型社交媒体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即时通讯软件不断增加,典型的比如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使用率较广,这些新型社交软件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方面均有应用。何其英、杨平、张冬梅等[9-11]提出通过微信行居家指导,伤口专科护士通过建立“居家伤口护理”微信群为慢性伤口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利用微信中的公众号、群聊、语言功能、视频功能,发送图片、发送视频等进行交流,根据不同慢性伤口类型,为患者在出院后推送健康知识,包括慢性伤口愈合特点、自我管理要点、饮食注意事项、体育活动注意事项等。慢性伤口患者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通过拍摄图片、拍摄视频等形式向伤口专科护士咨询有关问题,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业护理指导,促进自身健康。尤其在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更能发挥其优势,不仅能有效缓解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负担,而且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1.2“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智慧护理服务

赵红等[13]提出以互联网为平台,医院为主导,社区为枢纽,家庭为支持,伤口造口门诊联合医院、社区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该模式依靠三级医疗服务机构高年资护士“下沉”到社区,负责对社区护理人员日常带教与培训,同时负责对慢性伤口换药指导,而社区护理人员则能够更近距离的负责辖区范围内慢性伤口患者的日常护理与指导。社区临床护士每周去往部分慢性伤口患者家中,提供慢性伤口换药等居家护理服务,保证慢性伤口患者出院后能够享受到与在医院内相同的护理服务[14]。依靠医院、社区、患者之间的彼此联系,既能帮助社区护理人员提高对慢性伤口的护理能力,同时达到对慢性伤口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目的,保证患者得到专业护理指导,对促进慢性伤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15]。该模式能够满足不同慢性伤口患者多元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体现出护理的“以人为本”,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提高患者满意度[16],有利于不同护理人员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的提高,还能为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行创造有利条件,发挥社区在基层的作用[17]

1.3 互联网+网约护士一体化服务模式

李育梅[18]等研究提出实施互联网+网约护士一体化服务模式比定期去医院门 诊换药的护理方式,更有利于患者伤口创面的愈合,对提高患者健康状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为慢性伤口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指导[19],为患者出院后伤口愈合规避各种不良因素奠定基础,加快患者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对患者而言,减少了往返医院次数,节约了医疗费用。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的同时,能够给予患者及家庭重视个人及家庭卫生,以及预防感染知识的指导,也降低了患者细菌阳性率。研究同时指出慢性伤口患者去医院院门诊进行换药,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老年患者,每次去换药来回路途奔波,均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不良的影响。该服务模式也有一定的不足,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的安全和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是现阶段的核心问题[21],还需以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

2、互联网+护理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的局限性

“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1)资源分布不均匀,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与人才,基层医院相对比较欠缺,一些临床护士专业知识不强,对伤口愈合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处理方式不当,敷料使用不科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22]。医院-社区医联体服务的构建,通过协作、联系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慢性伤口患者信息、管理的连续性护理服务。(2)平台建设的阻力,慢性伤口延续护理打破了时空限制,有利于患者康复,实际上却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伤口换药的护理费用较低且后续的延续护理多未收取相关费用,这种情况下要求伤口专科护士在完成原本繁重的工作基础上承担额外延续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难[23]。国家应制定相关收费标准,医院应调整薪酬制度 ,鼓励多劳多得、提高伤口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医院-社区信息共享手段单一化,目前医院与社区之间患者信息的共享更多依靠于常见的通讯软件,如微信,QQ等。而基于网络的远程综合护理系统在国内尚未普及,导致患者由医院进社区后部分信息失真度较大[24]。由三级医院带动周边社区医院,成立一体化管理模式,医院与社区之间应建立统一标准和信息共享平台。(4)存在患者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患者信息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递与共享体现了延续平台的优势,但也可能出现未经授权的访问使信息泄露、窃取甚至修改。互联网医疗信息管理技术中心与管理委员会应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建立起严格规范的监管体系,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25]。 

3、小结

“互联网+护理”背景下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能够发挥延续护理作用,消除时间、空间等对延续护理的限制,但是当前的“互联网+护理”延续护理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国家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制度体系的完善,对延续护理服务人员的资质、对象、方案以及收费标准等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加大研究与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玮, 王晓春, 黄求进, 等. 慢性伤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26(24):3321-3325.

[2]林钦梅,卢爱珍,蔡慧慧.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3):81-83.

[3]陈淼.慢性伤口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5:1-101.

[4]苏锦绣,李丽红.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管理实践[J].护理研究,2021,35(04):728-730.

[5]王玮,王晓春,黄求进,等.慢性伤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21-3325.

[6]张秀妮,蒋凤婷,黎燕丽,等.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现状及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8):12-16.

[7]王芬,钟文娟,刘丽明,等.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互联网+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循证护理,2021,7(3):349-355.

[8]卢璇,张建薇,邓小岚,等.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09):86-89.

[9]何其英,汤亚箐,刘晓艳.改良负压治疗技术及微信随访在居家慢性伤口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8,33(12):79-80.

[10]杨平,俸雁,侯晔慧.微信随访联合改良负压治疗技术在居家慢性伤口延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73-75.

[11]张冬梅.改良创伤负压治疗技术联合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0):71-72.

[12]朱小妹,谌永毅,韦迪,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慢性伤口居家照护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2):799-802.

[13]赵红,童天娇,胡少华,等."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601-1603.

[14]仲艳,陈苏红,吕小英,等.社区护士参与“互联网+伤口护理服务”意愿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03):193-196.

[15]李育梅,郑文娴,徐苗桑,等.互联网+网约服务模式在居家慢性伤口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20,37(5):109-112,56.

[16]封红伟,毛雪瑛,陈丽琴,等.医院-社区联合护理门诊在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实践与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7):644-645.

[17]王文,欧玉兰,吴小钦,等.造口伤口病人区域协同照护模式的构建与运作[J].全科护理,2020,18(27):3740-3742.

[18]李育梅,郑文娴,徐苗桑,等.互联网+网约服务模式在居家慢性伤口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20,37(5):109-112,56.

[19]李彦伶,孙鸿燕,唐文豪,等."互联网+护理服务"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1,36(1):98-100,108.

[20]谢萍,张灿,张在萍,等.基于“互联网+”全程信息化慢性伤口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1):125-128.

[21]黄跃师,袁长蓉,宋晓萍,等."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20,34(8):1388-1393.

[22]穆耶塞尔·阿卜力米提,张荣荣,努日莎·吐尔洪.探讨出院延续护理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9):16-17.

[23]张扬,谌永毅,许湘华,等."互联网+护理"背景下慢性伤口延续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2):185-189.

[24]吴茜,毛雅芬,施雁.对构建医院-社区-家庭慢性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3,(8):96-98,99.

[25]黄棋,余思萍,黄麒榕,等.“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护士多点执业的可行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1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