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影响患者尿常规及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分析影响患者尿常规及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因素

王大静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小高卫生院  615500

在临床实验室诊断中,血常规及尿常规作为医院最常规的检测项目,同时也是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及完成疾病的诊断、鉴别、预后判断时的重要依据。但在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验期间极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导致检验结果存在误差进而对疾病的诊断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在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的标本采集、处理、检测期间采用的仪器消毒不合格或者仪器故障、抗凝剂使用等也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检测误差情况出现,检测分析以及报告等环节均可出错,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同时,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需要对血常规、尿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文为大家科普一下尿常规和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别有哪些?希望对你在检测分析结果过程中有所帮助。

1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分析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前,医院常用末梢血稀释及静脉血进行检查,检查环节包含采血、运送、测定、报告,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均可能使最终检查结果产生偏差。经研究显示,在所有受检者中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率为1.2%,且主要以人为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实验室检测仪器因素为主。

①人为因素主要为:医护人员在样品采集过程中的采集不顺利,如反复采血极易导致空气混入从而形成气泡,采血后震荡则极易导致细胞破裂或者因消毒液混入而导致溶血情况出现。另外样本保存不当或者样本送检不及时等情况,可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偏低,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检测期间采用的仪器消毒不合格或者仪器故障、血量和抗凝剂使用不当等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血液稀释比例不适当对血常规各项指标计数会出现偏差, 进而导致检测误差情况出现。                                                                                                                         

②患者自身因素则可能是由于进食后、运动后、情绪变化等也可能对血液成分产生影响;或者患者妊娠期、生理期、高温或大汗以及情绪过度紧张等均会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性别、年龄大小、吸烟等多重生理因素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白天和黑夜、冬季和夏季不同气温条件下个体的血常规也将出现变化。

③实验室检测仪器的精确度对血液检查结果有直接影响,检验过程中的检测方法、试剂应当使用配套的试剂完成检查,以保证检查结果最佳。仪器是否干净如留有灰尘、堆积物、水迹、仪器温度过高将导致检验血液标本中血液浓度变化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①尿酸碱度:检测时尿液标本以新鲜为宜,若放置过久,可能使尿液偏碱性。如患者在服用嘧啶及奎宁类药物治疗时,会导致其尿液呈碱性。

②蛋白质:尿蛋白定性试验容易受尿液浓缩或稀释的影响,且难以明确计算出尿蛋白排出的总量,因此必要时可行尿蛋白定量试验。如患者在服用嘧啶及奎宁类药物治疗时,会导致尿蛋白为阳性的结果。

③葡萄糖:维生素C或阿司匹林等药物对尿葡萄糖的检测可能有干扰,故检查前24小

时应停服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药物,若没有停服采集标本后应将所服用的药物记于标签处,以便于医生综合分析。

④尿酮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检测尿酮体时,可能导致总酮体的量估计不足。而患者在服用双胍类的降糖药物期间,则极易导致尿酮体呈现假阳性。

⑤胆红素、尿胆原:因在阳光下胆红素容易转变为胆绿素,尿胆原容易转变为尿胆素,因此需要使用棕色容器收集尿液以避免光照,且尿液标本应以新鲜为宜;尿胆红素、尿胆原容易受到药物的干扰,因此检查前24小时若没有停服药物,采集标本后应将所服用的药物记于标签处,以便于医生综合分析。此外为提高尿胆原的检出率,应于午餐后2-4小时收集尿液标本。

⑥亚硝酸盐:容易受到药物的干扰,因此检查前24小时若没有停服药物,采集标本后应将所服用的药记于标签处,以便于医生综合分析。

⑦维生素C:主要用于判断其他项目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以及是否受维生素C浓度的影响。

⑧尿液的有形成分:临床常采用显微镜检查法对尿液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其中对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采用平均每高倍视野法与尿沉渣定量分析板法进行定量分析。尿液的有形成分进行分析时,容易受检查者主观因素及检测设备的影响。

3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测时应该知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了解了影响它们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提升血常规、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常规检查了解较少的患者应针对血常规、尿常规的检测意义、作用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对于用药的患者应给予其准确指导与帮助,从而正确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一定要做好对采血部位的消毒工作,酒精要擦拭干净,采血过程中应保持心情放松,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采血,尽量穿宽松的衣服,采血当天不要做剧烈运动,只能少量饮水,气温低时需搓热采血的部位。另外,检查期间还应详细核对其化验单,如患者性别及标本容器等,避免差错情况出现。

②强化对于血液及尿液标本的集中管理,在进行尿液采集期间应采用一次性取尿杯,女性在采集期间应防止白带渗入标本中,且对尿液量进行严格控制,大多在20 ml,且确保为晨尿。做尿常规前应按医嘱禁止进食辛辣食物,同时保持尿道清洁卫生。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对针孔处实行局部按压,并不要揉搓。大多数血常规检查无需空腹,但若检测指标涉及肝功能、血糖及血脂等则应叮嘱患者空腹。

③质量控制。例如在进行尿常规检测时,应强化对尿液中尿沉渣的镜检质量控制,尿沉渣主要是指尿液中的混合部分,因此在进行尿液检查期间应强化对尿沉渣的后续检查,并对患者尿液分析中存在的误差情况给予及时纠正,以便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此外还需强化对尿常规检测数据的相关报告管理,在实行各项检查期间应严格按照有关试剂要求进行,并详细记录其检测结果,尤其是涉及检测中的细胞成分,完成记录后应进行多次核查并形成报告,使由于其他因素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显著降低。

④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期间,检验科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执行,在进行各项指标的鉴别及诊断时应明确相关的参考指标极其重要指。例如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期间结合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计数在对贫血患者进行诊断时,依据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对于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等情况进行判定时;同时可结合血常规结果对血小板减少、增多以及白细胞减少、增多等情况进行判定。尿气味:通过嗅觉闻尿液的气味来排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机磷中毒、苯丙酮酸尿症、膀胱炎等疾病。普通人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中泡沫增多、尿液颜色异常、少尿、无尿、眼睑或下肢水肿时,应及时检查尿常规。对于已经确诊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损伤、尿路感染糖尿病、黄疸等疾病依照医嘱进行定期尿常规检验。对于妊娠期女性,整个产检过程中,在妊娠中期(孕20-28周)、晚期(33-36周)也需要做尿常规检验。

总而言之,在临床血常规及尿常规的检验中,检测之前应做好相关的询问及通知相关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及流程进行,使得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在临床检验中加强对血常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只有医患双方均有相应认识,做到检查规范化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为临床医疗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