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体位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转变体位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凌丽珍

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转变体位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新生儿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体位干预,后者接受转变体位干预,对比两组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血氧指标,观察组的各指标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呼吸功能相关指标,观察组的各指标数据均较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肺炎新生儿实施转变体位干预的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 转变体位;新生儿肺炎;血氧;呼吸功能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多见的新生儿疾病,多发生于出生后的1周内,也是目前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多与病毒、细菌以及原虫侵入机体导致,也可以是由吸入羊水、胎粪等异物导致,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据研究表明[1],呼吸衰竭是导致肺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及并发症,因此,为了提升预后,需要积极预防呼吸衰竭,确保患儿氧气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有临床学者提出,体位管理可以达到上述的干预目的,改善患儿通气/血流比,增强患儿肺氧合指数。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发生肺炎的新生儿为例,分析转变体位干预价值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2例,均为2020年3月-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新生儿,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31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31例中患儿女14名,患儿男17名,日常最短3天,最长14天,平均(10.64±1.01)天;病程范围:1-6天,平均(3.69±0.63)天。

观察组:本组31例中患儿女15名,患儿男16名,日常最短3天,最长15天,平均(10.87±1.12)天;病程范围:1-7天,平均(3.73±0.52)天。

以上资料对比无统计差异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开展对症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在此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变化,强化基础护理。

对照组:常规体位干预: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将头部抬高至30°,头部偏向一次,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根据需求叩背排痰、雾化吸入,按需喂养[2]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转变体位干预: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取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双上肢微屈,举至头顶,位于两侧,协助患者下肢微屈外展,软枕垫高臀部,维持30min后自由体位,3h后取30°头高脚低左侧卧位,四肢中线呈屈曲位,并保持背部斜度30°,取头高脚低30°,放置软垫于头部、背部、臀部,维持30min后取自由体位,3h后取30°头高脚低右侧卧位,后续方式同左侧卧位一致,3h后取自由体位。每次更换体位时均需要叩背排痰,动作轻柔,并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便于动作和力度的调整[3]

1.3观察指标

血氧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

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呼吸频率、每公斤体重潮气量、达峰时间比以及达峰容积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并分别以例数(百分比)以及(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如对比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氧指标

见表一,血氧指标,观察组的各指标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表一  血氧指标 (±s)

组别

n

PaO2

PaCO2

SpO2

观察组

31

95.03±6.54

42.24±5.01

96.79±4.10

对照组

31

85.24±5.77

48.97±4.97

92.01±5.01

t

6.250

5.310

4.111

p

0.000

0.000

0.000

2.2 呼吸功能相关指标

如下表二所示,呼吸功能相关指标,观察组的各指标数据均较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二  呼吸功能相关指标 (±s)

组别

n

呼吸频率

每公斤体重潮气量

达峰时间比

达峰容积比

观察组

31

36.24±3.88

1.11±0.09

0.50±0.10

0.70±0.14

对照组

31

45.29±4.01

0.08±0.04

0.40±0.12

0.51±0.17

t

9.030

57.663

3.564

4.804

p

0.000

0.000

0.001

0.000

3讨论

由于新生儿的肺部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导致患儿易成为病原体的侵害对象,同时因吸入异物等,会增加吸入性肺炎,加上患儿气道自身清除能力差,导致易发生新生儿肺炎,诱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对症治疗期间,维持患儿的氧合,改善肺部功能极为重要[4]。传统临床需要以头罩和鼻导管给氧的方式来干预,患儿多呈仰卧位,便于呼吸道管理,但在仰卧位的干预下,患儿易出现呛咳,影响痰液排出,不利于气体交换,易加重病情,而本文的转变体位干预可以避免痰液淤积在气道内,可通过多种体位变化的形式促进痰液排出,并改善肺部活动,促进患儿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同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确保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临床可通过转变体位干预法来提升新生儿肺炎者的舒适性,促进患儿康复,改善血氧和呼吸功能,提升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珊.程序化体位转变结合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1):143-144.

[2]陈玉仁.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20):174-175.

[3]关月桦,梁腊梅,曾秋月,莫国欢.氨溴索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16):122-125.

[4]董敏,郭佳,过毅.实施体位管理对促进小儿肺炎患者肺功能康复方面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5):2775-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