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及基本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浅析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及基本原则

陈立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体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展受训者的体能潜能,并使受训者获得良好的体能状态,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实时适用运动训练的需求。而体能训练原则,是体能训练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能训练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成果的高度概括,是进行体能训练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体能训练;身体训练;训练原则

运动素质是机能能力在基本运动能力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例如力量、速度能力等,既是体能的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水平的常用指标。换句话说,运动素质是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能是运动素质的内在决定因素。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因此,体能与运动素质有密切的联系,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有密切的联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传统的身体训练主要偏重于对某一运动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的追求,忽略整体机能潜力和机能能力的提高以及拼搏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身体训练以往注重某项运动素质的提高,对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对抗能力、适应大负荷与高强度的抗疲劳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这导致我国球类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体能训练要求把运动素质训练纳入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高度去综合考虑和认识。它把运动素质训练作为人体生物学机能适应训练和机能发展的一部分。通常,身体训练是以单一的运动素质提高为目标任务,而体能训练则从人体整体工作能力、人体机能潜力提升的角度研究和提高运动能力。因此,体能训练是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在结构和机能能力上的适应性再塑造工作,是运动员心理意志品质的再塑造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对身体素质有要求院校中,体能训练尤为重要。作为组训者在组织体能训练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原则

体能训练的任务、内容、运动负荷和组织形式,要符合受训者的年龄、性别、体能基础和身体发展水平的要求。组织实施时也应充分考虑训练环境、场地器材和地区季节气候条件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体能训练强调从实际出发,是因为在体能训练中,受训者要进行各种身体活动,身体要承受一定负荷量,但这种负荷量不能超过受训者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超过这个极限,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有损健康。因此,必须从受训者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及其规律出发,合理安排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体能训练要选择全面多样的内容,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训练方法,使身体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在发展体能的同时,还应注重改善受训者的身体形态和心理素质。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结构和机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何局部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必然影响身体其他部位功能的发展变化。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制约和促进的关系。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体能训练中,要根据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受训者的实际情况等,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的运动负荷,使受训者的身体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便更好地改善受训者身体形态、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体质和发展运动素质。安排训练负荷要根据训练任务和受训者的训练水平来考虑。不同训练时期任务不同,不同受训者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也有个体差异。增加训练负荷要逐步进行,要有节奏。加大运动负荷后,受训者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然后再加大,再适应。节奏是指安排训练负荷要大中小相结合,负荷与休息配合好。经过适应期后,训练负荷要增加至最大限度,即极限负荷,但要注意极限是因人而异的。相同的训练量,对不同受训者,负荷量则不同。也就是说训练负荷是按照提高到适应、再提高到再适应的节奏逐步加大训练负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受训者的运动水平。

四、循序渐进原则

体能训练有其特定的顺序和规律。体能训练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顺序,都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小到大逐步深化,不断提高的顺序。体能训练的规律主要有认识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它们规定了体能训练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要求。

五、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是指特定人群的体能训练,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持续不断地进行。为了取得训练效果,一个人必须进行经常性的体能训练。“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是指在训练的过程中,方法、手段、内容和要求等,均应根据其内在的联系,有顺序地安排,循序渐进地提高。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要有相对固定的规律,每周3~4次,不间断地进行训练。体能训练必须保持经常,持之以恒,使所学的体能训练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提高,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六、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受训者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目标,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训练负荷。其中“个人特点”,是指受训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负荷承受能力、心理品质和文化水平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受训者各方面的条件千差万别,不仅各人的起点各不相同,而且随着训练过程的进展而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有人开始时进步快,但到某一阶段可能就停滞不前。有人某种体能的组成部分好,另一些人则是其它方面较好。有的人负荷后恢复好,有人恢复则非常慢。因此,这些差异情况在训练过程中只有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安排不同的训练负荷,才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根据不同人的任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重点发展其所需的体能。

七、超负荷原则

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超负荷训练才能换来超量恢复。因为训练的强度和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体内生理负荷产生积累,对机体形成有效地刺激,从而产生训练的生物学适应性变化。例如:力量素质训练时,要突出大负荷强度,缩短时间,提高肌肉的爆发力;进行耐力素质训练时,则要采取中负荷强度,突出负荷量(持续训练时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