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大庆航空救援支队 163000
摘要:航空医疗救援能够为病人提供快速的转运服务,是关键的空中救命通道,与其他救援通道相比,具有快速且安全的优势,但当前航空救援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调度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管理制度等仍有待完善。本文根据国内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现状展开研究,探究未来航空医疗救援的发展方向,通过构建专业的医疗空运体系、研发先进空运医疗救援设备,完善航空救援培训机制等,促进现代航空医疗救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航空医疗救援;应急救援;发展启示
Abstract: aviation medical rescue can provide rapid transfer services for patients. It is a key air rescue channel. Compared with other rescue channel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and safe. However, at present, aviation rescue is in the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stage in China, and the dispatching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aviation medical rescu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viation medical rescue in the future, and promote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odern aviation medical rescu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medical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aviation medical rescue equi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viation rescue training mechanism.
Key words: aviation medical rescue; Emergency rescue;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航空医疗救援是指利用航空飞行器,为现场提供紧急救援计划,制定精准的紧急救护方案,使得抢救转运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并在较短的空间距离中,尽快将伤员脱离危险地带,使得死亡率得到控制【1】。空运医疗救护队需拥有专业的综合素质,反应迅速,在紧急医疗救护中能够精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在地震、海啸等突发公共事件中,航空医疗救援在危重病人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地面医疗救援相比,航空医疗救援服务范围更大,但相应的成本也更高。
一、国内航空医疗救援现状
航空医疗救援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趋势,随着各项灾害的频发对紧急医疗救援的需求不断上涨,航空医疗救援得到了充分准备。国内直升机的体量大多较小,用于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的数量较少,航空医疗救援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医疗救援体系仍然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基本上以国家力量为主,民间力量补充的模式,部分航空公司会通过与政府的合作,构建空中救援队,用于商业运作模式,比如金汇通航,应急管理部下辖的航空救援队伍,通过直升机改装搭载了医疗方舱,用于执行航空医疗救援任务。
另外,当前航空医疗所应用的医疗设备不够完善,专业救援人员数量较少,救援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使得国内航空医疗救援水平受到制约。而对于内部航空医疗救援工作人员而言,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培训,导致部分医疗人员对医疗救护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又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救援经验,使其航空救援能力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在开展航空医疗救援工作时,一般会协调医护人员同步开展救援工作,但一旦救援协调工作不到位,则会导致救援风险增加,无法保障就业效率。通过对民众的调查研究发现,超过8成以上的受访者对航空医疗应急救援了解并不全面,并且大部分民众认为航空医疗救援价格昂贵,无法承担。又由于救援系统的功能不够成熟,能够覆盖的救援面积十分有限,导致航空应急救援应用率较低,面临着较高的救援成本,无法实现普及。
二、航空医疗救援发展分析
(一)构建专业医疗空运体系
航空医疗救援随着国家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重症医疗救援而言,航空救援是未来抢救的必然程序,而航空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救援人员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在专业的医疗供应体系下,不仅能够及时将患者转运到安全地带,也能够在转运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使得伤员在转运过程中也能够接受连续救治【2】。对于危急重症病员而言,为了实现快速高效的治疗,就应对医疗救援团队的救援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在构建基地化医院的过程中,并对空运后送力量不断加强,使得航空转运体系能够得以完善,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控制经济成本与病死率。为了保障空运医疗团队的综合水平,就应当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其在转运过程中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应急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为实际转运工作提供高效指导,展现医疗救援优势。
(二)研发国内空运救援设备
通过近几年来国内空运救援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医疗救援设备影响着最终的救援质量,但许多医疗设备存在缺陷,比如供电不足、设备接口不合、无法正常使用等等【3】。因此应加大国内空运救援设备的研发力度,为航空救援训练提供可靠支撑,并在训练与实践经验积累中,对现有国内空运设备进行研发与改善,尽可能的控制空运救援中各项问题,并不断提高救援人员对设备应用的熟悉度。比如在设计航空医疗救援担架时,应当综合考虑应用的便捷性,并将常规医疗担架作为基本原型,确保应用的合理性【4】。又由于应急救援直升机的舱门较小,活动区范围有限,因此要合理控制担架尺寸,为病员转运提供更为优质的救援服务。而在直升机上可安装固定的连接结构,为快速拆卸担架提供准备。
(三)完善航空救援培训机制
就发达国家航空医疗救援的现状来看,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获得相关资格后才可参与到医疗救援工作中,此种模式不仅对救援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救援人员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符合救援标准【5】。因此,我国可结合国外人员培训机制,构建完善的人才选拔培训体系,规范行业培训标准,并积极完善医疗航空救援中的救援人员准入制度,比如,在国家应急救援队伍中设立专门的航空医疗救援队伍,救援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救援能力,同时也可从三甲医院中选聘专业的医护人员,并开展航空知识培训,通过国家相关资格证考核后持证上岗,并每年定期开展急救培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航空应急救援的各项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内直升机数量还有待增加,医疗救护人员的专业实力还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国内航空应急救援应当结合各项问题,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并通过救援设备的研发,推动应急救援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航.我国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新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7).135-136.
[2]田剑清.危重患者的航空救援医疗护理[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3).175-180.
[3]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专家共识组.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的专家共识[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4).181-185.
[4]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专家共识组.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4).186-189.
[5]田剑清,刘兆祺,张凤岭.49家机场2017年度医疗应急救护工作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