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调整综合性治疗对牙周炎正畸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咬合调整综合性治疗对牙周炎正畸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

李闻文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浙江杭州  311201

【摘 要】目的:探讨牙周炎正畸治疗选择咬合调整综合性治疗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9月-2022年5月的时间内收集病例,88例均为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通过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4)和试验组(n=44)两组,对照组仅仅进行单纯的正畸治疗,而试验组则需要与咬合调整治疗联合,两组的比较项为牙周组织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出血指数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周炎正畸联合咬合调整治疗方式有利于对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水平进行改善,提高临床效果及预后,适合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性推广。

【关键词】牙周炎;正畸;牙周状况;咬合调整综合性治疗

    牙周炎主要是不同因素导致的牙齿支持组织出现炎性破坏性疾病的情况,其是加重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咬合创伤会导致牙齿出现伸长、移位的后果,而一旦继发畸形,则会导致牙周病程度更重,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牙齿松动或脱落的后果。细菌感染、斑块是导致牙周炎的原因所在,其会直接对患者口腔咬合功能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首选牙周炎正畸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处理发生倾斜、移位、伸长的患牙,并对菌斑堆积进行改善,促使牙周组织尽快恢复健康。但由于长期反复发作的牙周炎会损害牙槽骨,增加牙周膜内应力,致使牙齿错位更加严重,所以有必要和相应措施进行配合,将过大的咬合力干扰情况妥善解决,及时进行咬颌调整,维持牙合颌颌位间的和谐关系,为正畸治疗提供保证。本文收集88例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具体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8例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2020.9-2022.5作为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分成44例/组的两组以数字表法为依据。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4-58岁为年龄分布,均值得到(38.5±4.6)岁;病程在1-8年间,均值得到(4.2±0.6)年;试验组24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59岁为年龄分布,均值得到(38.6±4.7)岁;病程在1-7年间,均值得到(4.1±0.5)年。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的差异性,数据方面公平可比,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操作如下:通过超声洁牙机进行全口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将患牙拔除,对咬合进行调节,让牙齿根面维持平整状态,以过氧化氢对牙周袋进行冲洗,牙线正确使用,同时正确进行刷牙。对照组牙周炎正畸治疗操作如下:向牙周袋中注入牙周炎正畸药物,1h内禁止漱口、进食,1周进行1次,连续进行4次。完全控制炎症同时确定骨吸收停止后,牙齿松动处于好转状态,则在4-6个月开展正畸治疗。试验组在按照对照组方式进行牙周炎正畸治疗,同时予以咬合调整。若患者存在牙周错牙合的情况,则正畸治疗前需要对其口颌进行全面检查,将颞下颌关节、肌肉等相关因素排除,通过T-ScanIII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咬合纸印记检查咬合情况,并调整咬合情况;指导患者保持身体放松状态,调整至坐位,保持双眼平视。以咬合力测定结果位依据,要求患者通过最大咬合力将薄膜咬住,以便对其全口牙齿咬合力的具体分布图、不良接触点进行获取,以棉球擦干咬合面,于口内上牙、下牙间放置咬合纸,自然闭合下颌,直到牙尖处于交错位,通过最大咬合力度进行咬合后,对印记进行记录,对牙颌进行调解,同时对牙窝、斜面进行调整改造,对比最初咬合印记,对咬合力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判断两组牙周组织指标变化情况,主要涉及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版本为SPSS25.0的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性数据,()主要用来对计量资料进行表达,行对比时则作t检验,P<0.05的结果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相比,试验组均更低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下表。

表 1 治疗前后两组进行牙周组织指标变化情况的对比()

组别

牙龈指数(分)

牙齿松动度(度)

出血指数(mL)

牙周探诊深度(m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n=44)

5.37±0.73

2.67±0.40

2.17±0.41

0.85±0.21

2.47±0.49

1.22±0.23

4.27±0.60

2.21±0.21

对照组(n=44)

5.39±0.69

3.61±0.55

2.19±0.43

1.51±0.26

2.50±0.50

1.87±0.22

4.25±0.62

2.98±0.33

t

0.1321

9.1685

0.2233

13.0992

0.2843

13.5467

0.1538

13.0578

P

0.8952

0.0000

0.8238

0.0000

0.7769

0.0000

0.8782

0.0000

3讨论

    牙周炎在临床口腔科十分常见,由于牙周组织有刺激或炎症存在,所以极易发生咬合创伤,导致病情进展加重,炎症发生扩散,使牙周支持组织被破坏。正畸治疗可对炎症进行控制的前提下,将牙列排齐,促使邻接关系恢复正常,保持牙周组织健康,口腔功能得到改。但由于部分患者比较严重的牙槽骨破坏情况,会相应的减少牙周支持组织,单一正畸治疗无法对正常咀嚼外力进行承受,所以会有继发性咬合创伤的情况出现[2]。咬合调整可对牙齿形态进行有效改善,将咬合时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减少,确保咀嚼过程中可以均匀受力,合理重建牙周组织,科学调整咬合情况,促进咬合平衡性的提升,对牙周健康水平进行有效改善[3]

    在本次研究中进行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出血指数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可见牙周炎正畸联合咬合调整治疗方式有利于对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水平进行改善,提高临床效果及预后,适合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性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苏平.咬合调整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分析[J].科学养生,2021,24(17):181.

[2] 罗心逸.咬合调整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20(15):57.

[3] 冯辉.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观察[J].健康必读,2019(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