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的疗效,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口服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Hp根除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患者采用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效果好,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关键词:呋喃唑酮;四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疗效;不良反应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慢性胃溃疡以及其它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根除Hp,以尽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病情[1]。但是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Hp耐药率明显提高,根治难度越拉越大,初次根除失败患者越来越多,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如何补救,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本文选取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的临床价值,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选取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72岁,平均(49.42±8.45)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3-71岁,平均(49.45±8.22)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餐前半小时口服雷贝拉唑片和枸橼酸铋钾颗粒,剂量分别为20mg和220mg,2次/d;餐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和呋喃唑酮片,剂量分别为1.0g和0.1g,2次/d;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片、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和进行治疗,与观察组相同药物使用方法剂量也一致,左氧氟沙星片餐后口服,剂量0.5g,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Hp根除率。清除标准: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实施快速尿素酶试验,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则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复查幽门螺杆菌为阴性则表示幽门螺杆菌根除[3]。(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录入分析工作借助SPSS20.0软件开展,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表示为%,2组计数数据比较其间的差异性行卡方验证。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p根除率比较
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Hp根除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Hp根除例数 | Hp根除率 |
对照组 | 40 | 32 | 80.00% |
观察组 | 40 | 38 | 95.00% |
X2 | 4.114 | ||
P | <0.05 |
2.2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中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胃肠道不适 | 头痛 | 便秘 | 口苦 | 发生率 |
对照组 | 40 | 1 | 1 | 1 | 0 | 3(7.50%) |
观察组 | 40 | 1 | 1 | 1 | 1 | 4(10.00%) |
X2 | 0.157 | |||||
P | >0.05 |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Hp感染不仅是各种消化性溃疡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还是胃癌的主要发病因素,因此要提高对该病菌治疗的重视程度,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于该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方案进行治疗,但是临床研究发现,随着抗生素滥用,Hp耐心性不断提高,从而导致初次治疗失败率增多。研究发现,Hp原发耐药率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比较高,而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耐药率较低,因此在初次根治失败之后仍然可以选用[4]。为提高清除率,需要分析初次治疗失败的原因,避免再次治疗失败。在补救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重复使用,其中左氧氟沙星更推荐用于补救治疗当中。呋喃唑酮为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Hp对该药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用于补救治疗当中。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严重副作用,以便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5]。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80.00%),说明对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患者采用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7.50%相比无差异(P>0.05)。这说明将呋喃唑酮用于四联治疗也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患者采用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效果好,可以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惠敏. HP初次根除失败的应对策略的研究新进展[J]. 医药前沿,2017,7(14):8-10.
[2]周雪强. 新四联方案补救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3):141-144.
[3]沈丽霞. 两种二线补救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初次根除失败的临床比较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5):115-116.
[4]刘浏,黄鹤,贾柳萍,等. 含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四联补救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的临床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8,34(10):1655-1658.
[5]李述蓬. 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初次根除失败的疗效观察[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21,33(4):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