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青光眼与视网膜缺血病间的关联性。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青光眼患者18例,对其产生视网膜缺血的发病原因给予分析和评价。结果:18位青光眼患者中,9位患者被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6位患者被确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位患者则是低灌注视网膜病变。头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双眼眼动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未出现严重的颈内动脉阻塞、颈总动脉阻塞。结论:青光眼眼压升高直接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压、眼压、睫状后动脉压发生失调,患者眼部血流灌注不足,造成缺血性的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因此,当患者发生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时,青光眼属于首要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诊疗重视。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使得临床分科不断完成细化,对于眼科疾病诊断的分组也更加明确,因此,在临床实际诊断中,误诊、漏诊的事件时有发生[1]。本文作者将对青光眼与视网膜缺血病间的关联性给予分析和探讨,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青光眼患者18例,18例女男比例8:10,年龄汇总≥45,≤78,年龄均值为(58.41±6.6)岁。
纳入标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眼底疾病就诊;基础资料完整;单眼发病;心肺功能无异常;认知无异常;家属、患者均签订知情表。
排除标准:遗传性青光眼病;全程实验未完成;精神、认知障碍;依从性差。
1.2方法
(1)检查方法
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采用血流成像技术对两眼眼动脉的血流速度、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给予评价和分析,正常频率设在10MHz,详细记录受检者的眼动脉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主要表现为阻力指数、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等,每一项指标均要重复测量三次,以平均值为最终测定结果。
(2)治疗方法
针对于本次调查的患者,采取降眼压、活血药物的治疗干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则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行眼压、颞侧皮下注射干预,并监测眼压评分。给予青光眼并低灌注视网膜病变患者行虹膜YAG激光手术的打孔治疗,同时增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行眼压、颞侧皮下注射干预。
2、结果
2.1 9位患者被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
存在4至10年的高血压疾病,采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单眼突发视物模糊持续7至10天,未出现眼胀疼痛症状,视力在0.02至0.03之间,矫正后并未有所提高。右眼眼压处于20至25mmHg,眼结膜清晰,Tyn(-),KP(-),前房轴深达到3CT,四周为1/3CT,虹膜未曾出现新生血管,瞳孔圆润并可查看到光反射,C/D=0.7,视盘界欠清,晶状体轻混,视盘四周沿血管弓视网膜浅层出现严重出血,视盘周出现轻微量的棉絮状斑。通过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左眼眼压处于21至26mmHg,眼结膜清晰,Tyn(-),KP(-),左眼鼻侧阶梯处暗点,右眼是管状视野,周边视野处于不断收缩现象,C/D=0.7,视盘界清,晶状体轻混,双眼房角均为开角状态。双眼被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右眼被确诊为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而后进行随访90天,患者的视力并没有显著改善,自觉症状得到缓解,眼压浮动在14-16mmHG之间,虹膜并未出现新生血管,目底出血情况均已被吸收,采用荧光血管造影检测,结果表明病情未出现恶化,非灌注区没有增加。
2.2 6位患者被确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的病史,左眼的下半部分视野突然看不见,且持续1至3天,血压120/70mmHg,上半部分视野的视力保持在0.09至0.1之间,经矫正后并未有所提高。眼压处于23至26mmHg,眼结膜清晰,未发生结膜充血症状,C/D=0.3,视盘界不清晰并且存在充血现象,盘沿出现状浅层出血,棕点状,KO(+),房闪(+),瞳孔较为圆润且大于相对应的另一侧,虹膜口比较通畅,RAPD(+),A-V压迹(+),A/V=1/2。右眼视力0.7,眼压19至21mmHg,C/D=0.3,视盘界清晰,中央前房轴深度为3CT,四周为1/4CT,左眼的下半部分视野出现缺损,右眼可查看中心暗点,其脑血流图警示,出现轻微的脑动脉硬化。被确诊为左眼前部伴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随诊时间为30天,左眼眼压在10至13mmHg之间,视野下方显示出弓形暗点。
2.3 3位患者是低灌注视网膜病变
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的病史,左眼突然看不见,且持续1至60天,右边眼睛的视力为0.5,眼压在10至12mmHg之间,C/D=0.3,中央前房轴深度为3CT,四周为裂隙状,AN交叉压迹(+),A/V=1/2,并未发生出血和渗血症状,视野可见弓形暗区。左眼无光感,眼压30至35mmHg,眼角膜未出现水肿且结膜无充血,中央前房轴深度为3CT,四周为裂隙状,瞳孔较为圆润,未出现光反射,虹膜处未产生新生血管,A-V压迹(+),C/D=0.9,视盘界欠清,晶状体轻混,视盘边呈清色白,视网膜中周部出现圆点片状出血。UBM检查左眼的房角多数处于关闭状态,双眼房角较窄。通过荧光血管造影检测后,左眼具有动脉前锋,且动静脉的充盈时间有所延长,脉络膜伴有斑驳状荧光,中周部发生圆点片状出血将荧光遮挡,未查看出周边非灌注区。脑血流图检查显示,具有轻度的脑动脉硬化,颈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显示,两侧颈动脉硬化形成斑块,总动脉出现轻度狭窄,血流频谱形态和流速均未发现异常。头颅血管造影检测,双侧颈内动脉、左侧椎动脉出现轻度狭窄。右眼被诊断:绝对期慢性闭角青光眼;左眼被诊断: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随诊时间为90天,左眼眼压在14至17mmHg之间,颞侧恢复眼前5厘米手动视力,目底视盘边呈清色白,中周部的点片状出血已完全吸收,瞳孔对光反射的能力较弱。
3、讨论
青光眼眼压不断上升可使得视神经出现损伤,严重者出现失明。青光眼发病较急,眼压、睫状后动脉压、视网膜中央动脉压处于失衡状态,采用荧光血管造影检测表明,视网膜的中央动脉较为充盈、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和脉络膜出现迟缓性充盈,可产生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据调查显示,青光眼所引发的神经损害是视神经、机械性压力以及视网膜缺血改变的共同作用下形成[2]。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血栓、血管炎症、眼压升高、血管硬化、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实验研究发现,青光眼与视网膜静脉阻塞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临床10%至50%的青光眼患者均伴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因此,若患者产生视网膜静脉堵塞时,需要对青光眼的出现加以重视[3]。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也属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出现的影响因素,并且临床如果未及时治疗眼压升高也会导致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出现。低灌注视网膜病变主要是颈内动脉出现狭窄、阻塞而致使眼后节缺血,眼压增加使得眼灌注降低,进而导致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的出现[4]。
综上所述,青光眼患者出现眼压升高会致使视网膜中央动脉压、眼压、睫状后动脉压出现失调,使得患者眼部的血流灌注供应不足,进而出现缺血性的视神经以及视网膜发生病变。因此,如果临床患者出现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时,青光眼属于首要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诊疗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文娟,范春玲,洪俊,等. 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机制[J]. 中国医刊,2021,56(3):245-249.
[2] 刘育榕,刘丁熙,纪莉莉,等.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J].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5-119.
[3] 蒲卫星,赵军波,尹晓玲. 银杏内酯B对高眼压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缺血损伤的研究[J]. 中医学报,2021,36(8):1739-1743.
[4] 曹玲英,游志鹏,范慧敏. 中药防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2019,20(8):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