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高校大学生口腔白色念珠菌与龋齿的相关性研究

/ 2

杭州某高校大学生口腔白色念珠菌与龋齿的相关性研究

朱婕,袁宇慧,,郭艺凯,胡锦波,应武兵,连嘉宜,张鑫灵通讯作者

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摘  要:目的 观察杭州市拱墅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采取该地区大学生群体的口腔样本,分析杭州大学生的日常习惯、白色念珠菌与龋齿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2021年3月-2021年4月杭州市拱墅区大学生249名为研究对象,全部大学生均接受健康检查,并采用杭州市拱墅区口腔健康行为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分析口腔健康行为和白色念珠菌对龋齿发生的影响。结果 249名大学生中有122名患有龋齿,各种口腔健康行为对龋齿存在的影响。细菌培养也显示龋齿与白色念珠菌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 杭州市拱墅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存在差异,不良的口腔健康行为可能是诱发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有相关性,并且龋齿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白色念珠菌的作用,临床上可尽早评估大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情况采取针对性合理干预,并且以此为基础为预防和治疗龋齿提供新的思路,以减少大学生龋齿的发生。

关键词:龋齿;白色念珠菌;大学生群体;口腔健康行为

1.前言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抽查口腔健康行为、龋齿情况等,对部分杭州大学生进行抽样检测,旨在揭示大学生群体中口腔白色念珠菌与龋齿发生的相关性,探讨大学生群体龋齿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及可行的预防措施。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主题,我们选择了18~23岁的杭州市在读大学生,其中包括来自多个省份(浙江省、安徽省、广西省、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福建省、江苏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辽宁省、广东省、湖南省)的学生。此次调查得到了参与调研大学生的知情同意。

3.结果

3.1 抽样调查

3.1.1调查对象的饮食习惯

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饮食习惯大致偏向食用新鲜果蔬(80.72%)、高热量甜品(53.82%)、油炸食品(61.45%)这三类(详见表1)。

表1杭州大学生喜欢吃的食物的情况 [n=249,n(%)]                              表2杭州大学生每日蔬菜摄入量情况 [n=249,n(%)]

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2.png表2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1.png表1
大部分学生饮食习惯三餐或两餐均有蔬菜,分别占比38.15%和46.18%(见表2)。此外总体饮用饮料频率较高,以奶茶为代表的的高糖类奶制品更是居高不下。

3.1.2调查对象的防护措施

在有效刷牙上,有83.13%的同学每天刷牙次数为2次,11.24%的人每天刷牙1次,3.61%的人每天刷牙3次,还有2.01%的人饭后就会刷牙。(见表3)

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3.png表3表3杭州大学生每日次数情况 [n=249,n(%)]                            表4杭州大学生每日刷牙持续时间情况 [n=249,n(%)]

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4.png表4 

每次刷牙持续时间较多集中在2分钟(36.95%)和3分钟(38.15%)上,还有13.25%的人刷牙时间持续1分钟,11.65%的同学持续3分钟以上。有36.55%的人刷牙的同时也会刷舌头,其余63.45%的人没有刷舌头的习惯(见表4)。绝大部分同学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持续时间在2~3分钟不等,只有少部分人会在刷牙的同时进行舌面清洁。

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5.png表5表5杭州大学生定期检查牙齿的周期情况[n=249,n(%)]                          表6杭州大学生遇到牙疼采取的措施情况[n=249,n(%)]

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6.png表6 

定期检查牙齿的周期上,大多数人(59.84%)几乎从不进行检查,21.69%的人每年进行一次检查,10.84%的人以季度为周期进行检查,5.22%的人每月进行检查,还有2.41%的人每周都进行牙齿检查(见表5杭州大学生定期检查牙齿的周期情况)。当遇到牙疼时,有46.99%的人会选择马上看牙医做治疗,但也有25.4%的人疼到不行才选择看牙医,有15.66%的人选择多刷牙,有3.21%的人选择吃止疼片,但还有6.02%的人对牙疼抱有不在乎的态度(见表6)。

3.1.3调查对象的防护意识

在获取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的渠道方面,89.16%的同学通过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获得。除此以外,还有牙医告知(55.42%)、医院海报或宣传册(46.99%)、家人朋友告知(56.63%)、广告(34.54%)、报纸(18.88%)以及其他(4.42%)等多种途径(见表7)

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7.png表7F:\2021生命科学大赛\7.7结题论文\表格\表8.png表8表7杭州大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情况[n=249,n(%)]                 表8 杭州大学生认为预防龋齿的方法的情况[n=249,n(%)]

预防龋齿发生的措施中,几乎所有的参与调研的大学生(96.39%)都认为有效刷牙可预防龋齿发生,定期检查(85.94%)、限制糖摄入(77.91%)也是大多同学的选择。除此之外,使用含氟牙膏(55.02%)、使用牙线(45.38%)也有较多同学认为有助于预防龋齿的发生。但绝大部分(82.73%)的同学在餐后不使用牙线、89.16%的人在餐后不使用漱口水(见表8)。

3.2白色念珠菌与龋齿的相关性研究

3.2.1白色念珠菌临床菌珠的培养

白色念珠菌在口腔内定植可与链球菌属互相作用,并改变口腔生物膜中的菌群组成,增加口腔生物膜的产酸能力及致龋性,从而增加龋齿病变严重程度及牙失矿质。本实验将白色念珠菌作为实验方向,因此采用白色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主要原理为蛋白胨和糖类提供碳氮源,氯化钠可维持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抑制剂抑制杂菌的生长,混合色素对应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

使用方法:1.购买培养白念显色培养基,名称:念珠菌显色平板;规格70mm 5块/包 A型;生产批号20200714A;2.待检样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取样及前增菌,挑取一环增菌液划线接种于制备好的该培养基上,于26~30℃培养48~72 h;3.观察结果,挑取典型可疑菌落进行鉴定试验。质量控制:本品倾注平板后呈淡黄色,下列菌株接种后于26~30℃培养48~72 h生长情况如下表。菌属白色念珠菌菌落特征绿色-蓝绿色菌落。最终结果共55例阳性,部分阳性结果如下图所示(+为阳性对照、-为阴性对照,数字编号为样品编号)

3.2.2口腔内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阳性结果

 

图1 调研采样阳性实验结果

图1:样本经过显色培养基培育48~72 h后,在培养基上长出了呈现绿色或蓝绿色扁圆形菌落,直径2-4mm,边缘光滑略显灰白色。培养基“+”区域为阳性对照,即标准白色念珠菌菌落,均长出了绿色或蓝绿色扁圆形菌落;培养基“—”区域为阴性对照,即标准大豆胨液培养基,均无菌落。实验结果表明,部分调研的采样大学生口腔内存在白色念珠菌,不同人口腔内的白色念珠菌含量不同。

4.讨论

龋齿主要致病机制为口腔内常驻菌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牙菌斑生物膜,破坏口腔微生态平衡,同时使得硬组织脱矿、无机质溶解等导致牙齿缺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最终导致牙齿丧失。此外,龋齿在各个高校内有着居高不下的发病率,成为大学生人群中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疾病。有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对龋齿发生发展过程存在影响。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与其他常驻菌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口腔微生态。当白色念珠菌细胞形态学改变,毒性也发生变化,从而微生态平衡被打破。目前针对龋齿预防主要依靠有效的口腔健康行为与意识来改善人群的口腔环境。

本项目研究通过问卷了解杭州大学生日常食物、习惯及预防意识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得出结果如下:多摄入粗粮和蔬菜,减少摄入蔗糖和碳水化合物,可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生;从龋齿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白色念珠菌和龋齿的相关性,以期在大学生龋齿预防方面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田艳影,刘宏升,杨琼,等. 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3):3799-3800,3798.

[2]刘诗雨,何金枝,李明云. 白假丝酵母菌与龋病的相关性及其致龋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44(1):103-107.

[3]曹宏飞. 新疆博州地区三民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分布及其与患龋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 新疆医科大学,2019.

[4]适当吃粗粮可预防龋齿[J].药物与人,2010,23(09):4.

[5]杨文华,成思源,黄晶.儿童龋齿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04):890-892.

[6]邓向群,黄姿,陈华祥.氟化泡沫预防4~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