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沙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四川省成都市611332
胃痛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常见病症,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身边的亲人、朋友诉说“胃疼”,当胃痛袭来,我们一味的寻求解决办法,却从未追根溯源,殊不知正是自己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饮食习惯和喜怒无常的心情导致胃痛时常发作,而中医认为,胃痛属于“胃脘痛”的范畴,病因病机包括饮食失节、情志不佳等,中医对胃脘痛的认识和治疗有独特的见解与优势,接下来我们就对此进行深入讲解,重点说一说中医药方柴胡疏肝散对胃脘痛的治疗。
中医学对胃脘痛的认识起源于《黄帝内经》,随后,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均在不同的书籍中对胃痛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辨证论治、精辟分类等,胃脘痛主要指上腹胃脘近心窝部位经常发生的以疼痛为主的病症,在《素问·六元正经大论篇》中对胃脘痛的部位进行明确指出。
中医认为,胃脘痛发作部位在胃,与肝脏和脾脏具有密切关系,从生理上分析,胃主通降,降为顺,肝主疏泻,脾主升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则影响气机通畅,三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生理上相互作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胃脘痛的病因较多,但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为情志,原因有二,其一“木不疏土”,即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泻不及,升降不利,致胃脘胀痛;其二为“土旺克木”,即精神刺激、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至胸胁胃脘痛。另一方面为饮食,即过食肥甘厚腻辛酸、饮食不节,致湿热内郁、脾胃气滞,不通则痛。另外,进食寒凉食物、饥饱无常,伤脾胃,致寒湿内生,不利则痛。原因有二,其一为“土壅木郁”,即脾胃气机壅滞、妨碍肝气升散,而肝气郁结则加重胃脘痛。其二为“土虚木贼”,即损伤脾胃之阳,致肝木乘克脾胃,加重胃脘痛。胃脘痛的病因虽然有情志和饮食之分,但病机亦有相同,均与肝胃气机失调、涉及肝脏有关,病变部位为胃,肝脾具有重要作用,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亦奠定了胃脘痛需要疏肝和胃治疗的病理根本。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有三,其一为辨气血,即明确胃脘痛性质,辨病位为气分或血分。一般情况下,胃脘痛初发时病位为气,久病后入血。病位在气分时,症状为胀痛、窜痛,受情绪变化影响明显,病位在血分时,症状为痛处固定、持续性刺痛,于夜间和纳后加重;其二为辨虚实,一般来讲,初发病者多为实,症状为疼痛拒按,于食后加重,伴腹胀、便秘,属实证,而久病者则喜温喜按,多在饥饿时加重,属虚证;其三为辨寒热,满痛拒按、喜温为寒,喜温喜按、遇冷痛感加重为虚寒,喜冷恶热、大便郁结、小便赤黄,伴烦渴,为热证;论证要点有七,其一为肝气犯胃,主症为窜痛、嗳气、苔白、脉弦,受情绪影响而加重;其二为胃络瘀阻,主症为痛见定处,于进食后、夜间、日久加重;其三为寒邪伤胃,主症为胃痛暴作、喜暖恶寒,得温痛减、遇冷痛甚,苔薄白、,脉弦紧;其四为饮食失节,主症为纳呆、呕吐、口腻、大便不畅、苔厚、脉滑;其五为湿热阻胃,主症为胃脘痞满、苔黄厚腻、大便塘沽、脉弦滑;其六为脾胃虚寒,主症为隐痛,喜暖喜按、纳差、疲乏、舌淡苔白、脉弱;其七为胃阴亏虚,主症为隐痛、口渴、咽干、呃逆、津少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对胃脘痛的治疗原则以和胃止痛为主,常用药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具有显著疗效。柴胡疏肝散出自于《医学统旨》,方剂主要由芍药、陈皮、香附、川芎、柴胡、甘草、枳壳组成,其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为君药;香附具有疏肝、理气、止痛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为臣药,二者可助柴胡解肝经郁滞,且可增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陈皮和枳壳具有理气、行滞之功效,芍药和甘草具有养血、柔肝、止痛之功效,为佐药;甘草具有调和作用,可调和上述药物,为使药,诸药共奏活血止痛、疏肝行气之功效,即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功效。
现举一例:王女士今年35岁,胃脘痛时间一年有余,于近日内加重,初诊症见胃脘胀痛,伴两胁隐痛、背部疼痛、心烦易怒、食欲不振、舌胖暗苔腻、脉沉细,用药处方为柴胡、郁金、香附、枳壳、半夏、川芎、沉香、川楝子、延胡索、鸡内金各10g,白术、白哦少、山药各15g,共7剂,上述药物以水煎服,一日一剂;二诊时,初诊症状明显减轻,又进7剂,诸症皆愈。因患者存在胃脘胀痛、两胁隐痛等症状故诊断为肝胃不和,应以疏肝和胃为原则施治,在柴胡疏肝散基础方剂上进行加减治疗,用方中芍药、柴胡、川芎、郁金等具有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效,陈皮、半夏、枳壳具有和中、降逆之功效,川楝子、延胡索具有理气、止痛之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养胃之功效,鸡内金具有助健补脾胃之功效,诸药配伍,共奏和胃降逆、疏肝解郁之功效,因辨证准确、用药合理而症减,又进7剂后痊愈。
中医为祖国医学,柴胡疏肝散为经数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中医方剂,在治疗胃脘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值得注意,方剂中的剂量需根据患者实际症状加以调整,不可随意配药,应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下用药调理,切记不能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