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从二、民办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表现、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等几个方面,分别做了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健康
一、研究背景
现代危机干预之父Kaplan指出,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临突如其来的重大生活事件,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已有的支持系统都不足以帮助他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就会出现暂时的心理失衡,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被称为心理危机[1]。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帮助处于危机的人弄清问题的实质,应用较好的方式处理危机事件,重建信心,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恢复心理平衡并重新正常成长的过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高职大学生体量逐年增大。根据青羚公益基金与青领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里,基于近万份青年大学生成长数据,显示 95.7%的大学生存在迷茫和困惑,且学校录取批次越低的大学生迷茫和困惑程度越严重[2]。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名录中录取批次最低的一个群体,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差异较大的生源背景、入学动机,加之宿舍人际环境、顶岗实习、就业求职等情景下的挑战,民办高职大学生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心理问题日渐突出,这一现象,不仅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造成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更是直接影响民办高职大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未来发展。不过,心理危机通常只是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并不是持续终生的,因此,及时深入分析了解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深入探讨其心理危机成因及其相应的干预机制,对于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
当前,各院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调查的主要抓手为大学生心理普测,使用的心理测量工具,通常采用SCL-90,UPI,EPQ,16PF等心理自评量表。通过历年的普测数据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他们中较大比例的人有过心理危机体验。具体来看,在不同的阶段,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存在不同表现。
(一)大一新生适应期
大一新生适应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课题。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新生普测数据来看,通常分为三类学生。第一类,是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须尽快面谈和复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第二类,是存在一般心理困扰,可以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关注;第三类,无心理健康问题,不必进行干预。
以笔者所在的重庆某民办高校2021年大一新生普测数据为例, 2021级新生参与心理普测共计1667人,测评结果筛选出的284个第一类学生,占比17.03%,其中271个为中度异常,13个为重度异常。该部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引起关注,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人群,否则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二)大二、大三顶岗实习期
顶岗实习,是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顶岗实习通常是在大二,或者大三上学期这段时间,到企业相关岗位参加工作,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学习。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离开熟悉的校园环境、人际环境,进入职场状态,新的环境并伴随工作上的适应与挑战,极易产生因适应性差带来的心理危机,从而影响顶岗实习效果。
(二)大三求职就业期
当前整体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民办高职学生受到教育层次的限制,在就业过程中更是处于劣势地位,由于较高期望与就业现实的巨大落差,部分民办高职大学生求职就业时会面临如自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状态,引发较大的心理危机。
除了上述不同阶段常出现的心理危机之外,民办高职院校还存在部分特殊群体,即困难弱势群体。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少社会支持的单亲家庭学生、有明显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等。此类学生,通常都是心理危机易感人群,通常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是值得关注的心理危机高发人群。
三、民办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常见表现
了解心理危机的一些日常表现,对于保障民办高职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进行干预和积极引导,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出现心理危机的常见表现如下:
(一)生活状态的表现
正常状态下,大学生活比较规律,但当学生突然出现生活作息的明显变化,出现打破常规的异常情况,如就餐、睡眠时间出现混乱,个人卫生邋遢随意,都是心理危机的一些前兆表现。同时,还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情绪易激惹,小事引发大情绪反应;以及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自我伤害行为、伤害他人行为,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状态里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外显表现。
(二)学习状态的表现
民办高职大学生在校的主要时间,都是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各类教学与实践课程。正常状态下,在短暂的新生适应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状态,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并保持与自身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学业水平。但当心理危机出现的时候,却容易出现课堂学习状态明显反差、学习态度大幅转变,甚至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等情况,导致无法如常完成学业任务。
(三)人际关系的表现
通常,进入大学后,民办高职大学生会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子,包括室友、班级同学、各类社团组织的朋友等等。正常状态下,同学之间即使出现小摩擦也可以和解。但当心理危机出现的时候,通常对人际关系会显得特别敏感,要么封闭自己,要么过度张扬,导致人际关系冲突更多,形成恶性循环。
四、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关键性因素,很多心理危机的学生都是单亲家庭,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关系紧张、父母教育理念落后、甚至存在家庭暴力现象等。在这类家庭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学生,负面体验较多。原生家庭的伤害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会让他们在进行人际交往中更加谨慎、自私,多疑的性格和强烈的保护欲让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难以建立信任感,往往容易形成偏激、固执、易 怒、脾气暴躁的性格和抑郁、猜疑、妒忌等负面情绪,为发生心理危机埋下隐患 [3] 。
(二)学校因素
民办类高职院校,通常受经费影响,在教育教学设施、师资投入配比上可能存在差强人意的地方,同时,相比公办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费也相对较高。高职大学生在该问题上,通常也会感受更大的压力与负面情绪。加之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学习氛围参差不齐,易产生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班级同学之前的不满等情况,易使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困境中。
(三)学生个人因素
出现心理危机的民办高职大学生,通常存在心理年龄发展水平滞后于生理年龄的情况,即心智不成熟,容易出现自我为中心、自我认知不足、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情况。他们一方面对当下现状不满、对未来发展迷惘,另一方面陷入焦虑,不积极改变突破。同时,大学期间,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稳固的阶段,易出现定力不够,被周围不良环境同化,走向消极负面的情况。比如,因学业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破罐子破摔”心态、盲目攀比物质的心态等等。
五、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各民办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学生的心理动态,制定相关策略以便有效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
(一)构建学习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分为课程教育、环境教育两大类。其中,在课程教育部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直接相关的主题心理课程学习;在环境教育部分,首先是学校层面应该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对本校可能出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具体化、操作化的指导;同时,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 教育体系,定期组织校内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主题活动如“以525”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开展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二)加强学校领导重视与部门之间协调
民办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首先,在心理健康师资配比上,需严格按照国家的生师比要求来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其次,应设立“五级联动”的管理机制。第一层级,是在学校领导班子层面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协调校内各部门,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工作;第二层级,是建立校内心理健康中心,以该中心为平台,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活动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工作;第三层级,是系部的辅导员,他们是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应针对他们建立固定的心理培训机制,使这一力量掌握较好的心理相关的知识和心理干预的技巧;第四层级,是各班级的心理健康委员,这一中间力量将是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第五层级,是各宿舍的心理健康员,他们是发现问题的第一人,在整个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建立动态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
民办高职院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提供安全、舒适、私密的普查环境, 消除学生的顾虑。学生完成普查后,指派专业的心理教师对普查数据进行定级划分,并建立每一个学生的详尽心理健康普查档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发现学生中的高危群体,提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有利于在关键时间节点的控制,比如在大学生刚入校,即将毕业,期末考试,等级考试等时间节点, 关注特殊群体状况,有效防止问题发展,保障了平安 校园建设,实现了安全稳定。
(四)完善心理咨询渠道和沟通方式
心理危机通常具有隐秘性,现实中很多学生担心隐私被泄露,不愿意主动来到心理咨询室做咨询沟通。因此,可以灵活运用现代互联网沟通工具,如QQ、微信、公众号、校内论坛等结合使用,与学生建立一种能让他放松下来的沟通方式,以达到心理疏导与干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龙迪 .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青年研究,1998( 12)
[2]袁敏.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N].新民晚报, 2018-05-20(22)
[3]杨逸隆等.家庭因素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J].兰州教 育学院学报, 2020(1): 88-89, 94.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hlsk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