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摘要:中国迈入新发展时期后,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有助于助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本文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分析高校现存晕人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创新育人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思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一、“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应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形势
思想工作,始终是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任务。学校作为推动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工程的示范性阵地,肩负着在广泛开展中国党史教学与理论研讨、宣讲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培养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任务。而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重点。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市场经济也为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创造了自由生长的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群体之间在收益分配上也存在着不平等,他们将由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逐渐转化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倡,对于改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条件以及提升普通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来说,都起到了很大影响。各类课程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学生,对大学生来说更具有亲和力、感染性和渗透性。因此促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能够在不引起学生反感的前提下实现全课程育人的目标,从而达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
(二)有助于利用各自的独特优势弥补教育
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中不能够自觉地产生共产主义思想,必须通过学校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逐步理解并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从而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开设相关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用比较稳定系统和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方式直接,学生受益面大,教育成效显著,这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显性教育中的优势。但“思政课程”在教育领域的边界,需要“课程思政”有效补充。“课程思政”主要是依托“四门主干课十形势政策课十公共选修课”,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属于一种系统化、概括性的价值引领,很难做到具体区分和满足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此存在价值涵纳度较高、课程接受度偏低的困境。而“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解决在国家建设发展和自我成长规划方面的困惑和疑虑,为“课程思政”所促进的价值引导和思想引导提供较为充足的知识和实践证明,使知识学习与道德提升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所以,“课程思政”在贴近学生专业领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教育实践,并发挥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渗透性。
(三)有助于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调教育,就需要建立思考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选修课和谐发展的立体化教育模式,突出了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在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在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中注重价值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两张皮"的问题,创造性地将人文与科技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了教学育人这一主渠道。第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深刻贯穿并实施十九大精髓和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会议精髓,认真学习习近平负责同志新时期的中国特色发展理念,坚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方向,聚焦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推进其从传统的教材制度到现代化的教学制度转变,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增强课程亲和力,提升大学生的课程获得感。其次,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综合素质课是一门人文课程,超越了功利性和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都可以涵盖进综合素养课的范畴之中。技术素质班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融合现代学校不同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不仅反映了时代特征,而且保持了特色,把现代科技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对提升育人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最后,以专业课为辐射。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专业课教学中对知识传授更为偏重,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相对较弱。要想真正达到“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教育效果,就必须全面发掘专业课的教育作用,深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功能,突出在课程教育中的主流价值导向,进一步提升专业课中所蕴涵的教育基因、功能范式和道德元素。
二、“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现存问题
(一)“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实施措施缺乏力度
目前,不少院校在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调教育的过程中,采取的相应举措不够努力,“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中的协调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将学生培育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完成立德树人要求的重要任务。但是,许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特别是实施和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中,存在着以会议贯彻会议精神、以文件贯彻文件精神的形式主义弊端。上海市是我国各省市高校“课程思政”的最先探索者之一,“课程思政”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和经验。但是,上海市在总结“课程思政”工作时,也明显地发现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力的措施包括健全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等。有力的措施保障不仅仅在于推进“课程思政”的具体行动方案,还应有与之配套的相关激励、奖惩措施。作为近年来才受到关注的“课程思政”,在不少高校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大多处于认识了解阶段,如何推进“课程思政”,以形成与思政课协调育人的体系局面,措施的制定和出台还有许多空白。
(二)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的协同既需要有政策制度的保障,更需要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来保证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评价考核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对检验教师教学成效、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对不同教师主体都已建立了明确的评价机制,有着明确的评价标准,但是,对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的评价,当前高校还没能建立起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评价机制,受到协同育人成效抽象化特征的制约,在评价中存在着评价指标不明晰,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在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建设方面也有待改善。在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驱使下,高校教师无疑要为此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固有的教育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及生活琐事的忙碌,教师势必会对协同育人工作热情不高,因此,对教师的协同育人工作给予适当的激励,会大大提高教师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成效。当前,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众多支持性政策,如对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发放专项津贴补助,对辅导员设置专门的晋升通道等,众多的激励措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推动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要调动所有课程教师都参与到其中,将其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但是,当前高校在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如经费投入不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措施有待改进,再者,协同育人成效没有与教师职称评定及绩效奖励相挂钩,在激励机制上亟待完善。
(三)协同育人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便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对于高校教师队伍而言则意味着将面临更复杂、更高水平的要求。当前,为了适应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也应当不断学习进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教师应经过持续的学习,力求成为思想道德品质过硬、个人修养丰富、技术能深湛、教育能力高超的优秀老师。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育人效果千差万别。首先,当前部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有待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但是,当前我国的发展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民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群体也是如此。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繁杂的工作任务使得部分教师在忙于处理工作、生活事务的同时很少有精力用于自我学习和提升,使得教师自身素质无法得到较大的提升。再者,由于专业课教师和通识课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不足,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思想、方法领悟和运用不到位,使得教师在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中显得动力不足。多数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了解仅仅依靠于其在受教育阶段中所掌握的理论深度和范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不深、不实、不透彻,缺乏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在入职后,由于缺少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使得教师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方面投入较少,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客观实际的限制。
三、“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一)提高教师协同育人能力
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开展协同育人的基要素。正所谓“师者德之范,行微以致远”,只有教师具有高尚的品格,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老师的道德与素质是教书育人的基础,也育教学活动中引导与素质教育学生进行的关键因素。在诸多的道德中,对高校教师来说,最根本和最为重要的就是思想政治品德,无论从事哪一种专业教育工作的老师都应该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品德,才能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照亮前进的道路,以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激发奋进动力,以忠诚的为民情怀永葆育人的初心。所以,高校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提高思想理论修养,在学习和实践中实现自我的主观改造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应主动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政治思想学习领域,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掌握,密切关心国际国内的政治时事动向,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拓展知识视野。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相关的理论,以研促学、以研促教,在研究学习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要利用好工作、生活以外的时间努力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可以通过阅览《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及相关的理论书籍进行学习,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二)明确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
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价考核来体现,高校应以对协同育人成效的考核评价为重要抓手,找出存在问题,探寻发展方向。高校应确立多维度、系统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体现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元评价教师激发创新活力。对他们的考核要重视对他们的过程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的考核方法,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状态、价值观念养成及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作为评价依据,对学生进行评价检验。对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提高师德在教师评价考核中的比重,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将协同育人工作的举措、成效纳入到考核之中。另外,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到评价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尽量涵盖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注重育德和育才相结合
推动高校育人模式创新,一方面,对“思政课程”来讲,对“思政课程”来讲,提升其教学的实效性需要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书籍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结合我们党已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来鼓舞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思政课程”的教育与教学工作,不单单是对知识的传授和对理论的宣讲,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受教育者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诠释力、指导力和魅力所在。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培养“思政课程”所要求的道德品质的基础,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主动学原著、悟原理,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找到坚实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对“课程思政”来说,它是借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进而塑造其道德信仰,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步是要具备的良好品德,认识到将来要在家庭、社会中承担起责任,并积极思考自己在未来的民族振兴和国家建设所扮演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刘丹.工科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3):124-128.
[2]高学勇,陆祖惠,白雪,马金娥,张海南,高珍妮.高校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2):122-128.
[3]刘福英.“立德树人”视阈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策略[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5):59-62.
[4]李家波.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5-57.
[5]刘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1.
[6]杨秀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前提、途径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87-91.
[7]陈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6):75-76.
[8]赵浚,陈美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检视[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1):1-9.
[9]初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139-142.
[10]武亚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难点与对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4):3-9.
作者简介:张亚军,女,回,(1979.11.16),河南郑州市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基金课题】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大思政”格局下河南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2YB0332)
该成果受“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22BS02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