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小农户发展现状及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潘集区小农户发展现状及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策略研究

 金素林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办事处 232082

摘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潘集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衔接还存在种种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实现二者有机衔接的一系列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农户: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淮南市潘集区位于淮河北岸,西与凤台相邻,北与蒙城、怀远接壤,总面积590平方公里,是淮南市农业大区。全区耕地面积45万亩,总人口45.9万,境内沃野平畴,物产丰富。同时潘集也是一个煤电大区,境内有7大煤矿、3大电厂和1个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是安徽绿色能源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

一、当前潘集区小农户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1、农业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

由于潘集区境内有7大煤矿,受采煤沉陷影响,潘集区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已超过6万亩,造成人均土地面积不足1亩,户均耕地较少,同时受采煤沉陷影响,许多地方无法实现集中连片经营,造成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存在流转的土地少、规模小的情况,大多数的土地流转都是邻里和亲戚之间进行,他们流转过来的土地和小农户一样还是家庭承包经营。在这种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形式下,单位家庭的产出有限,从而导致了农产品商品率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整体来看,潘集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由于种粮收益偏低,造成大多数青壮年和部分中年妇女都外出打工,留守的村民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儿童。这些由老年人经营土地的小农户占比基数大,且兼业化、副业化严重,其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应用现代化生产要素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3、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潘集区小农户存在老龄化严重、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小农户迫切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农业生产服务来弥补自身不足。当前潘集区小农户享受到的服务主要为个体农机手,农资经销商与农产品收购商提供的单一服务。病虫害飞防、农产品存储与加工,水稻机插秧等方面的服务较为缺乏。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使大量小农户的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游离于农业现代化化服务体系之外。

二、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必要性

三、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连接和相互协调,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的经营形式和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就是要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走共同富裕、共同振兴之路。这也是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时,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农村,农民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只有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才能越来越稳固,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潘集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策略

      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必须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意愿、保护权益的基本原则。防止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要把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作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主要着眼点,围绕组织小农户、服务小农户、提升小农户的目标导向,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突出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1、要改进土地流转模式,提升小农户规模水平

     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归根到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潘集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专门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中心或土地托管站,专门收集、提供土地供需信息,发布土地流转市场价格等。使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得可靠信息。要搞好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保障农民权益不受侵犯。同时,要配套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强化政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职能,营造公平、合理的土地流转环境,为推动潘集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与环境支撑。 

2、要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到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中,开展生产技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强技术推广、示范引领、设施改善、装备升级,让一大批小农户的农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率先成长为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服务带动一批,引导小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有效导入现代生产要素,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快融人到现代农业大格局。通过培养转化一批,引导有素质、有条件、有意愿的小农户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投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相关服务等领城,转化为现代农业产业链和服务体系中的产业工人。    

3、加快发展生产托管服务,强化托管行业管理。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潘集区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要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小农户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上。当前,淮南市试点的生产大托管项目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生产大托管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是引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潘集区要针对小农户对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扶持面向小农户的生产托管服务。同时要规范农业生产托管行业管理,加强服务价格指导,确保服务质量,保障农户权益。

     4、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小农户之间开展合作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小农户组织化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创新组织形式,建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包括鼓励小农户利用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出资入股,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二次返利、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融合发展,从而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和服务小农户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要推进潘集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就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积极支持农民提升生产技能、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同时紧盯市场需求,深挖地方特色,打造“一村一品”的优势特色产业,更要延伸农业发展产业链,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立体式、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创新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参考文献

①《高级经济实务》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