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化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的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9
/ 2

基于强化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的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朱丽

四川省德阳科贸职业学院   618300

摘要:学生的“职业情感”包括了对该专业的热爱和理解,并希望将来继续这个行业。“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病人情况转变大、临床工作大等方面的特殊性,也因此对就业“急危重症”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情感也要求得很严格,并能无私奉献,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本文章从“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入手,着重从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教学改革实践,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们能够正确的树立起职业信念,热衷于护理的工作。

关键词:“职业情感”;“急危重症”;教学改革

引言

“职业情感”是指在工作中,人们对于所处行业所具有的一种稳定的心态和经验。拥有高度“职业情感”的人,能够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并不断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减弱以及职业意识的不足,是造成离职的最主要因素。而护理专业学习者也将成为未来医生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对于学习者的“职业情感”提升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本章以临床医学专业的“急危重症”护理为主要个案,研究了怎样在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情感”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大改革。

一、现阶段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存在的不足

(一)团队意识不够牢固

学生从读书至今,多是经过个人的自学过程。同时,由于既往临床见习、实践经验限制,学生无法完全认识团体协作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还有部分学生家里经济基础较好,易于养成以自己为中心、忽略别人感受的风气。

(二)职业习惯不够规范

尽管他们在中职期间掌握了部分护理专业知识,但在实际练习、教学反映等侧面分析时发现,他们对诸如七步冲洗手法、无菌观念、人文关爱等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常发生操作前后忘记洗手、越过无菌区等不规范的行为。

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制定教学计划

第二课堂有教师互动性好、学生积极性高优点。根据“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的特点制定了第二节课程计划,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班为单元进入学校中的各学科院系,传播应急护理技能(心脏康复抢救动作、包扎技能等),并通过晚自学等课外学习时间进入各班级,让他们在给他人提供生动而具体的应急小窍门的同时,养成团体协作能力。学生可以利用传播的应急知识扮演"小老师"形象,进而掌握职业认同度,增强“职业情感”。

(二)实践教学

第二节课程的开展应兼顾到学生各种不同的兴趣和特点,发掘自身潜能。例如,采用家庭作业的方式让他们进行自由选择练习,然后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开展分工合作,组成中毒病人抢救小队、胸部胸痛病人抢救小队、心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小队等。选取具有特色的“急危重症”,将急救流程采用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针对现场情景进行展示,评选出佳作给予相应表彰,达到理实合一,达到学教结合。针对训练环节中表现出的问题,老师进行及时引导。特别当一些问题涉及护理专业要求时,必须特别突出,并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三)提问教学形式

依据提问的教学形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就是提问为中心、以提问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在教学改革的期间当中,把第二节课活动的主要话题结合PBL教学方式重新设置到了第一节课堂中,比如当班主任在讲解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一般急救内容前,由班主任提前让学习者利用报刊、期刊、有关的图书和互联网等渠道查找有关资源,以掌握最常见的心搏呼吸因素以及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以小组或寝室为单元开展研讨,在课堂中再由学习者各组派代表报告研讨的结果,最后再由班主任考评、学生进行互评。在基本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团体协作的气氛中各抒己见;教师对完成任务优秀的小组进行表彰,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竞赛教学形式

现阶段,某某地区的学校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主要涵盖了包扎技术、心肺复苏技术、静脉输液工作技能、气管内切开与抽痰等技术,但这些技能都与学校“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在老师讲解教学知识之余,还通过奖励优异的学生进行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大赛的逐级考核,并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竞赛训练。学生们在备赛锻炼过程中,逐渐提高了操作技能的熟练,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三、展望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个实用性突出的专业,随着“急危重症”医疗的发展、各种前沿的医学科技发展,需要借鉴外国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培训“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需要融合各自的资源优点,实现共享、优点相互促进,有效地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和医护资源。因此我们将随着“急危重症”医疗的发展,适时调整和完善具体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训方法和教学内容,并建立了具体的训练计划,这样能够更好地划分训练课程,并从教师培养上优选学历较高、带教经验的危重症医学临床应用医生;制定并适时更新了对适应人才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规范,并制订了确实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使人才能养得到、留得住,并以满足我国社会对“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总结

综上所述,因为急危重护理专业是护理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它所涵盖的急症科、重症监护和住院护理岗位都是他们实习、轮转的必经科目,所以,提升本专业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章主要探究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以学校第二课堂开展为重点,并巧妙地融入了PBL教学方法、护理技术操作比赛、学校社团活动等。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学习者的活动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并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对护理学科的兴趣与对“职业情感”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章华双. 巴林特小组对急危重症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及职业倦怠的效果研究[D]. 广东:汕头大学,2018.

[2] 赵远莲,江智霞,肖烨,等. 综合性实验对护理专业学生急救综合能力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58-1360.

[3] 马玉萍,张莉莉. 沉浸理论与急诊科护理工作沉浸体验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