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刘永富  ,李龙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0八队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工业化水平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破坏程度愈发凸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还给地质灾害的发生来了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尤为重要。而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成效,为今后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鉴于此,本文就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治理;应用策略

引言: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极易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精准评估,再将评估结果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提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科学性。

一.水工环地质技术类型

水工环技术是水文、工程、环境的地质技术,可以对地质实际状况进行精准评估与预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工环技术如今的应用效果愈发显著,尤其是对由资源环境开发而引起的地质灾害尤为突出,基于此,为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水工环地质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 GPS技术

目前GPS技术是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水工环地质技术,其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精准地获得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提升监测精确度。当GPS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进行数据信息测量时,为实现精准定位,必须设置三个以上的控制点才能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将GPS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可以及时获得准确位置,进而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将GPS技术应用于环境治理工作中,可以掌握环境污染的具体地点,从而及时进行治理,因此,GPS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呈现出强大的定位作用。

2.地质雷达技术

地质雷达技术在水工环地质技术中的起到了短距离探测作用,其较高的准确率与分辨率可以保障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地质雷达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通过有效途径将电磁波传递至要观测的地下位置,电磁波在传递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则会重回地面接收器,勘测人员通过电磁波的频率和振幅对地质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地质环境以及障碍物的真实分布状况。地质雷达技术可以在地质灾害中实现高精确性的自动化勘察,对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岩石状态进行检测,具有分辨率高、操作简便等优势。

3.瞬变电磁技术

瞬变电磁技术又被称为TEM技术,其早期是被应用于航空物质勘察中,如今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愈发广泛,例如环境检测、地质灾害检测等。瞬变电磁技术的原理是由电磁设备的回线技术,使脉冲的电磁波发射至地下,随之相关研究人员会对涡流场的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和监测,进而掌握该地区内的实际地质情况。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若未发生无规则变化,即可反映出该地理位置存在带电均匀地质体。瞬变电磁技术因其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敏感度被广泛应用于现阶段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

  1. RTK技术

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当RTK技术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通过与GPS技术相结合才能呈现出更为精确的数据测量与自动化信息处理。在实际应用RTK技术时,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第一步需要将接收机设置在基准站与流动站上,确保接收机可以在接收电信号的同时接收相同的电信号。此外,RTK技术还拥有强大的数据信息修正能力,该能力实现的路径是首先要将GPS系统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与调整,在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精确度后将其传递至信息收集数据库中。RTK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地质勘察进度,还能通过共享勘察数据而实现勘察效率的提升。

  1. 数字遥感技术

数字遥感技术又被成为RS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手段。数字遥感技术借助于遥感仪器对勘察目标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这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在预防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数字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水利、环保工程等与地学相关的领域中。

二.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水工环技术在地震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地震作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严重的突发性与破坏性,一旦发生不仅会对地震灾害位置上的建筑物与地貌地形造成严重破坏,还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环境失衡,从而引发火灾、水灾、滑坡、地面塌陷等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在地质灾害治理中,通过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对地震进行及时把控,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磁场及重力的变化做分析,对地震的发生做预估,从而提前采取防控措施与应急措施,进而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2.水工环技术在地面塌陷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地面塌陷也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极高的随机性与危险性。地面塌陷中的自然塌陷一般是由于地震、降雨等自然因素而导致的地面向下陷落,假设某区域发生了地震,随之就极易产生地面塌陷现象。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获取目标地质区域的变化数据,工作人员及时对其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对地面塌陷进行预估。通过对地质结构变化的分析可以提升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塌陷治理中的应用成效,对于不同地面中的作用力进行严格测量,可以实现对地面塌陷的发生进行预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

3.水工环技术在地裂缝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区域性的地质构造发生断裂就会产生地裂缝,将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于地裂缝的治理工作中可以使勘测人员更为充分的掌握地下水的实际利用情况,从而在地下水产生异常变化情况时采取及时的预警和治理,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成效。

  1. 水工环技术在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中的应用策略

泥石流和滑坡通常会由于地震的出现而产生,具有极强的危害性,滑坡和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都需要较大的成本,因此,借助于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和高效治理,最大程度上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在水工环地质技术中分为预警监测和信息数据采集两个独立系统,其中预警监测系统可以借助于先进设备仪器对灾害易发生区域的地质结构进行针对性监测,进而可以对泥石流、滑坡灾害进行预测及预估。而信息数据采集可以实现对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具体位置、具体时间、灾害类型等信息的及时掌握,为随之的灾害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1. 提升水工环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与当下对地质勘察的最新要求相结合,才能将水工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地质勘察工作中。比如说,借助于GPS技术的精准定位功能,在使用期间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对收集到的数据内容进行转变,再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获取信号,即可对当前状况进行有效整理。在使用RTK技术时,通过其相位差分功能对数据内容进行修正,从而获得精准度更高的数据。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基准站将整理完毕的数据进行传送,再通过RTK技术进行接收与修正,可以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效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与自然灾害实际发生位置进行详细对比,将勘测到的最新信息传递至有关站点,再实时感知信号发出的具体位置。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将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治理中可以增强对地质灾害发生预估的准确性,提升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地质雷达技术、瞬变电磁技术、RTK技术以及数字遥感技术对不同地质灾害进行防控和治理可以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治理水平,在治理过程中体现出其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想.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21(06):216-217.

[2]陈小巍,杨辉鸿.分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235+237.

[3]熊伟.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