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需做哪些? 5种常用的血检种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1

血液检查需做哪些? 5种常用的血检种类

李祖平

大邑县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611300

血液检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即使是一个身体常年都非常健康的人,在体检时也避免不了血液检查。血液检查的应用范围也很广,体检要抽血,做手术要抽血,甚至拔牙也要抽血,那为什么要做血液检查呢?血液检查常见的类型又有哪些呢?很多人不禁抱有这样的疑惑。血液检查究竟为什么应用如此广泛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检查的相关知识吧!

血液检查是什么?

血液检查是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具体是指通过对血液进行分析检查,从而确定人体各种异常现象的检查,例如糖尿病、胆固醇、感染、贫血、血液疾病等。由于血液检查的检查范围很大,应用的范围也很广,小到感冒发烧,体检,大到各种癌症疾病及手术,其中都需要血液检查来帮助诊断治疗。

5种常见的血液检查种类

  1. 血常规

血常规是血液检查中最常见的一种,血常规检查可以对人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测量,其中主要的成分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通过检验患者血液内的血细胞比容能了解到红细胞在血液内占据的空间,血小板的平均红细胞体积能够了解到红细胞的平均大小。血常规检查能够大概了解到患者患有哪些疾病,例如感染和炎症、免疫系统疾病等。

  1. 凝血检查

凝血检查可以了解到患者血液内的凝血因子功能情况。当患者患有血栓类疾病时,通过凝血检查可以找到能够利于患者血液凝固的蛋白质所在,如果怀疑患者患有凝血障碍或是血栓时需要通过凝血检查来判断。对于房颤或是瓣膜病的患者来说,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来抑制血液凝固,而对于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来说,医生通常会在常规检测中做特定的凝血试验。

  1. 血液酶学检查

血液酶检查能够测量患者体内特定的酶水平,人身体内的酶可以控制体内的化学反应,而血液酶检查能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肝脏类疾病和心脏病。如果怀疑患者患有心脏病,且已经发作的时候,通常会对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因为当人的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会往血液中释放这类酶。

  1. 血脂检查

如果患者想对自身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进行评估时,血脂检查时最常见的方法。血液检查主要是对患者血液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的指数进行检测。由于进食会影响到检查的结果,患者在血脂检查前必须保持空腹状态,因此最好保持禁食状态在8~12个小时左右。如果监测结果显示甘油三酯水平或是胆固醇异常,说明检测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比较高。

  1. 肝肾功能、血糖以及电解质

通过对肝肾功能、血糖以及电解质的血液检查能够反映出检查者体内的基本代谢状态。如果血糖检查结果要高于正常水平,则要警惕是否患了糖尿病。血清钙水平如果异常的话,要警惕可能是骨骼疾病或是肾脏类疾病导致的,不过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因此要根据检查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检查发现血液中有多余的废物存在,例如肌酐和尿素氮,就说明检查者的肾脏存在异常现象。如果检查发现电解质水平异常,说明患者处于脱水状态,或是患有肾脏类疾病。

血液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血液检查都需要检查者保持空腹状态,因此检查者在检查前一天晚上八点左右就要开始禁食。在抽血的前一天要保持平常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不要喝酒,在晚饭后不要喝咖啡或浓茶。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不能吃早餐,如果口渴可以喝少量的水,然后保持平静的状态前往医院。在抽血时,要放平心态,不要过于紧张,避免因紧张、恐惧造成血管收缩,给采血增加困难。在抽血后,要用棉签对采血的针孔处进行3-5分钟的按压,不要揉搓,待完全止血后才可以停止按压。如果抽血后出现晕针的症状,例如头晕、乏力等情况,则要立即平卧,可以喝少量的糖水补充糖分,休息一段时间症状自然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