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的主要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农业害虫的主要防治措施

周新宇

马庙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济宁 272202

摘要:整体情况看,我国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病虫害因素是威胁最为严重的一种。农民群众在开展病虫害防控中,一直沿用传统的防治手段,药物防治不科学,使病虫害的耐药性显著,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破坏,田间害虫天敌的数量显著下降,逐渐陷入越使用化学农药防控病虫害越严重的怪圈,危及到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加快构建完善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加强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逐渐转变农民群众的传统防控方式,为农作物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业;害虫防治

1 农业病虫害防治面临的几点问题

1.1 技术渗透能力不足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例如,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选择相应农作物,确定最佳的播种日期,依据气候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但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并且很多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特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充分应用背景下,农业种植逐渐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传统的经验式的栽培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面对新型农业病虫害时,农民群众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经验开展防控,势必会造成防治质量下降。

1.2 过度依赖化学农药

现阶段化学药物防治病虫害是最常用、最主要的手段,见效效果较快。例如,在病虫害高发季节,农民群众选择相应的农药进行喷洒,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另外,在病虫害突发期间,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化学药物,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但从现阶段病虫害的应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情况,很多农民群众对化学防治手段过于依赖,一旦出现病虫害就盲目使用化学农药,大剂量使用化学农药。一方面造成了农作物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另一方面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各种病虫害的抗性显著增强,防控效果逐渐变差,逐渐陷入到越使用药物防治效果越差,病虫害越加重发生的怪圈,大大增加了后续病虫害防治的难度。

2 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紧抓防治重点

现阶段农业病虫害发生时很复杂,发生流行特点有显著变化,在开展病虫害防治期间,就需要抓住各个病虫害的防治关键点,防治重点。由于农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流行特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就需要了解不同时期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特点,然后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以及栽培管理要求不同,采取不同针对措施进行防控,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例如,针对某些细菌感染引发的病害,最适宜的发病温度通常在26℃~28℃,当外界温度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温度时都不利于病原菌的繁殖生长,所以在最佳的温度条件下就需要提高重视程度,日常密切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一旦出现类似的发病症状,应该第一时间将患病植株拔除,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防控,以达到良好的防除效果。

2.2 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该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不要等到田间病虫害加重流行之后才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控,这样的防控效果势必会大大下降,应该将预防为主的理念充分应用其中。日常应该从科学选种科学种植,妥善做好种植地的整理,妥善育苗,科学栽培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植株的抵抗能力,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

2.3 坚持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除了化学药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手段,物理防治手段也是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两种。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可以选取病虫害的害虫天敌,利用害虫和天敌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能够有效抑制田间病虫害的繁殖生长,保障田间病虫害能够维持一个动态平衡,既不会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影响,也不至于被完全消灭。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一些害虫天敌既可以消灭害虫,也可以危害农作物,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该种防治手段,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农作物的种植种类,种植情况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科学的选择害虫天敌,科学的释放害虫天敌,营造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另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微生态农药,植物性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利用生物农药防治专业性较高的特点,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物理防治技术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常见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它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物理防控技术就是通过利用各种器械设备或者人工的手段,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病虫害,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

3 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措施

3.1 强化监测预警

各级农牧部门要切实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工作,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的要求,全面开展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一是确定专人负责。要划定调查监测重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及早开展调查监测,确保人员不缺位,监测不断档。要及时维护监测设施,保证旗县、乡镇监测站点正常运行。二是全面开展调查监测。粮食作物主产区、重大病虫常发区、病虫害发生源头区、迁飞流行通道和边境等重点地区,要增加监测网点、增配监测设备、增派监测人员,加大监测调查密度和频次,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田”,全面摸清病虫发生情况和消长动态,确保不因监测不到位错失最佳防控时机。

3.2 强化科学防控

要创新防控思路,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要坚持常规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相结合。要加快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融合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对危害严重、杂草多的地块或周边草滩等公共区域,组织专业化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降低虫源基数,提高防控效率、效果和效益。

3.3 强化技术指导

各级农牧部门在病虫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派出工作组和技术指导组及时进村驻点、深入防控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开展现场培训指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防控技术落实到田。广泛应用微信、抖音、微视频等网络新媒体传送病虫信息及植保技术,扩大信息覆盖范围,确保第一时间将虫情信息和相关技术推送到千家万户。要加强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及自我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指导施药人员做好施药安全防护。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我国农业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外来新型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几率大大增强,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切实提升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现代化技术支持之下,就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要进一步提升防治工作质量,保证各个部门能够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职责,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快构建完善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农作物整体产量,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向微渊.农业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4):82.

[2] 陈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改善措施[J].农技服务,2016,33(4):134.

[3] 马俊华.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建议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4):91.

[4] 刘童祎,张世莹.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6(6):95-96.

[5] 刘照娟,侯明苓.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