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PICC置管临床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隧道式PICC置管临床应用观察

宁君婷

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隧道式PICC置管临床应用观察。方法:于2021年的1月至12月期间选择82例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研,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1例。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命名,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置管方案为超声引导下常规PICC置管,研究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总结置管效果。结果:常规组导管移位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常规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隧道式PICC置管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显著,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隧道式PICC置管;静脉炎;渗血;

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方式,是指通过建立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和导管出口保持一定距离,使导管出口一直处于适宜的位置处,为病人提供更为安全、更为方便的静脉通路[1]。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适用于静脉管径小、皮肤松弛以及皮肤位置处有瘢痕、病变的病人[2]。我科室为了总结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实施效果与常规PICC置管方式进行对照。为了总结与探究2种方案实施效果,于2021年的1月至12月期间选择82例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研,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1年的1月至12月期间选择82例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研,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1例。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命名,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n=41例病人,年龄在31岁至6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5.41岁,其中男/20例、女/21例。研究组:n=41例病人,年龄在32岁至61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5.52岁,其中男/21例、女/20例。本次实验均在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常规组所采用的置管方案为超声引导下常规PICC置管,具体如下:依照PICC置管流程,在病人肘上上臂中段位置进行置管。协助病人选择平卧位,协助病人外展置管侧上肢使其呈90°,在超声引导下,测量置入导管长度、臂围,对整臂消毒以后常规铺巾,扎止血带,同时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送入导丝,将穿刺针拔除后按压穿刺点,再使用浓度为0.2%的盐酸利多卡因(0.1-0.2ml)对穿刺点进行局麻,扩皮刀刀尖朝上紧贴导丝纵向扩皮,深度为1毫米,沿导丝送入可撕裂血管鞘,血管鞘全部送入后撤出导丝,导管送入到预测量长度前的5厘米后抽回血,再撤出血管鞘后接心电导联线,继续送入导管,送管过程中要缓慢,送管同时用20ml的注射器注水观察病人P波变化,P波升至最高后再回撤2-3厘米,将导丝撤出以后对导管进行修剪,安装减压套筒后抽回血无异常,连接正压接头,使用脉冲封管,擦拭并按压穿刺点,再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并加压包扎。

研究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具体如下:依照PICC置管流程,在病人肘上上臂上段、腋窝或下肢股静脉进行置管。协助病人选择平卧位,协助病人外展置管侧上肢使其呈90°,在超声引导下,测量置入导管长度、臂围,对整臂消毒以后常规铺巾,扎止血带,在超声引导下观察病人血管是否存在静脉瓣,明确血管走向并标记,纵切面选择穿刺点及导管出口位置(穿刺点及导管出口的距离称为皮下隧道,长度3-5cm),穿刺同常规PICC置管,撤出穿刺针后,使用1ml的注射器分别在穿刺点及导管出口位置进行局麻,并分别扩皮,10毫升生理盐水注射器从皮肤出口刺入(角度呈5-10°),抽无回血后边推边进针,直至穿出点后撤针,外观导管出口与穿刺点连线呈隆起样改变,使用穿刺针经导管出口刺入经穿刺口出建立皮下隧道后退隧道针于皮下。沿导丝送入血管鞘,撤出导丝,送入导管,连接心电导联,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此部位与常规PICC相同),将导管往体内多送2-3cm后撤出导丝(防止导管经皮下拉出时导管尖端不能到达最佳位置),隧道针经穿刺点出(此流程要防止损伤导管),将导管末端连接隧道针经皮下拉出,注意要理顺皮下导管,导管留置的长度为心电定位确定的留置长度加隧道长度,穿刺点用免缝胶布粘贴(无免缝胶布用普通胶布),穿刺点与导管出口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并加压包扎。24小时内常规更换敷料时观察穿刺点愈合情况,消毒后用伤口敷料覆盖即可,导管出口消毒护理同常规PICC置管维护。

1.3 评价标准

结果评估:(1)穿刺点渗血发生率:采用发生、未发生表述,统计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2)导管移位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数据处理。正态度量数据用“均值±SD”表示,计数数据用例或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对照

常规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由表1所述。

表1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对照

组别

例数

穿刺点渗血发生例数

发生率

常规组

41

18

43.9

研究组

41

6

14.63

X2

//

//

8.4828

P

//

//

0.0035

2.2导管移位发生率对照

常规组导管移位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由表2所述。

表2导管移位发生率对照

组别

例数

导管移位发生率例数

发生率

常规组

41

9

21.95

研究组

41

1

2.44

X2

//

//

7.2889

P

//

//

0.0069

3 讨论

PICC是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英文缩写PICC。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远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3]。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其末端位于上腔/下腔静脉,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亦可根据产品说明书建议的留置时间留置。其优点是它能保护患者外周血管,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药,降低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实现静脉输液全疗程“一针治疗”,确保整个治疗过程顺利完成[4-5]。通常情况下,常规PICC置管为临床常用方式,此方案虽然可以实现“一针治疗”,但导管移位发生率较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较高。基于上述情况,我科室选用了隧道式PICC置管方式[6]。隧道式PICC置管方式与传统常规PICC置管方式相比,操作更为简单,而且安全系数高,可靠性强,为病人提供了更为安全、更为方便的治疗途径。隧道式PICC置管主要应用于以下类型的病人,(1)预置管静脉管径比较小的病人,隧道式PICC置管可选择适合穿刺位置对病人实施血管穿刺,建立皮下隧道将导管出口转移到适宜位置,以此改善病人不适感。(2)适用于皮肤有瘢痕的病人,隧道式PICC置管可有效的避开病变位置,保证血管穿刺点的妥当。(3)隧道式PICC置管适用于皮肤极度松弛、不够紧致的病人,以上类型病人在使用常规PICC置管以后,导管脱出率较高,而使用隧道式PICC置管后可利用皮下组织固定好导管,进而达到避免导管脱出的目的。

本次调研结果证实:常规组导管移位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常规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此结果说明研究组所采用的隧道式PICC置管方案更为优异,可改善导管移位发生率、穿刺点渗血发生率。

综上所述,隧道式PICC置管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显著,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袁德超,钟锋,王婷婷. 隧道式PICC置管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4):89-91.

[2]范彬,黄芬梅,孟雪. 隧道式PICC置管与传统PICC置管的对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66-169.

[3]吴廷兰,张丽花,施莉,等. 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5):1976-1982.

[4]田素红. 经颈内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20,5(15):159-161.

[5]张刚,周春献,韩旭,等. 经颈内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J]. 临床外科杂志,2018,26(4):310-312.

[6]陈连带,李燕娥,黄红友. 隧道式PICC在肿瘤晚期患者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0):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