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精神医学科 443000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护理效果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诊治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神康复护理,分析两组精神状态及心理指标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精神状态指标(28.21±5.36)分均低于对照组(36.36±6.18)分,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29.36±3.19)分、SDS(28.19±3.09)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及心理指标情况,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康复护理;精神状态;心理指标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精神科疾病,其通常发病于成年早期阶段,有遗传性[1]。精神分裂症疾病患者临床通常表现是幻觉、妄想、行动异常、思维紊乱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采用药物、心理支持等干预,同时,还需要重视患者康复护理质量。为进一步探究精神康复护理效果,本研究对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诊治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诊治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资料完整者,临床资料等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者,近期服用其他相关药物者,肝肾功能障碍者;按随机数表分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为(38.38±5.17)岁,平均病程为(2.93±0.79)年;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为(38.13±5.23)岁,平均病程为(2.83±0.86)年;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和药物、心理治疗等对症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住院环境、健康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状态,严格进行遵医嘱用药等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神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基本资料等制定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方案高效执行,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详细对患者进行病因、影响因素等健康指导,通过微信、视频及宣传册等形式,提高患者与家属相关认知度及治疗自信心;结合患者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及时解除患者及家属疑惑,通过单独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等,平稳患者负面情绪,播放生命相关视频,鼓励家属积极沟通及陪伴,结合患者需求给予指导,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进行生活能力等康复训练,包括穿衣、洗漱等,提高生活技能,并通过娱乐活动等形式,提高患者面对生活积极性与合作能力。
1.3观察指标及评价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状态指标:依据BPRS(简易精神量表),分值大于35分表示有精神症状,分值低症状轻微;以及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指标:依据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低则心理状态好[3]。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包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用t检验比较,计数数据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
2.1两组精神状态指标
干预后,研究组精神状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精神状态指标(±s,n=45,分)
组别 | 干预前 | 干预后 |
研究组 | 78.36±8.36 | 28.21±5.36 |
对照组 | 78.19±8.27 | 36.36±6.18 |
t | 0.097 | 6.683 |
P | 0.923 | 0.000 |
2.2两组心理状态指标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指标(±s,n=45,分)
组别 | SAS | SD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7.06±5.18 | 36.24±3.62 | 59.58±5.32 | 35.34±3.25 |
研究组 | 57.13±5.23 | 29.36±3.19 | 58.93±5.46 | 28.19±3.09 |
t | 0.064 | 9.565 | 0.572 | 10.696 |
P | 0.949 | 0.000 | 0.569 | 0.000 |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分裂等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长。精神分裂症为严重精神疾病,其症状多样、病因复杂精神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是情感淡漠、联想障碍、幻觉、思维松弛、痴笑等,多发病在青壮年群体[]4。对精神分裂患者通常采用药物、心理治疗等多学科干预,还需要重视其护理水平,为提升其疗效,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45例患者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情况分析。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精神状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和SD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分析考虑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发病隐秘且时间比较早,患者病情进展比较慢,甚至存在攻击、幻觉等危险表现,预后效果不理想
[5]。因此,临床需要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诊治,本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通过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生活能力等康复训练、定开展期娱乐活动等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合作能力,促使其逐步接纳他人,积极面对生活,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心理状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受到样本、时间等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对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待临床再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及心理指标情况,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蝶,沈翠珍. 基于CiteSpace的精神分裂症护理与康复的可视化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22,37(2):124-129.
[2] 刘敏.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4):755-758.
[3] 李玉梅,钟国锋,陆文英. 多学科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9):73-76.
[4] 文宇,席明霞. 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的影响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5):131-133,137.
[5] 方艳芳,李凤珍,廖君兰. 观察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