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急腹症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急腹症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

陈代梅

西安大兴医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急腹症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9年8月开始实施临床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方案,实施前(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88例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92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质量、并发症、陪诊人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疼痛、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分诊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诊、接诊-确诊、接诊-手术、急诊科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陪诊人员在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抢救效果、沟通协调、服务意识5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稳定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指导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高急救效率、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急腹症;急救质量

急腹症常见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等类型,是指腔内、盆腔以及腹膜后组织发生剧烈病理变化,诱发以腹部为主的症状和体征,且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急腹症存在发病急骤、进展快、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患病率较高,病情较为严重,实施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常规院前急救能够控制患者病情,但急救流程缺乏系统化,仍存在各环节衔接延迟等不足,降低了抢救成功率[4]。而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病人群体制定的一种清晰明确的常规护理模式,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包括了循证医学、质量保证、整体护理及持续改进的护理标准方法[5],能够优化院前急救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目前已在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护理中获得了良好应用],而应用于急腹症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用于救治急腹症急诊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救治的180例急腹症患者,纳入标准:有以腹痛为主要伴全身反应急腹症典型症状;年龄18~75岁;有至少1名陪护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疾;合并颅脑损伤、胸腰椎骨折等严重创伤;有药物过敏史、重大外科手术史;有精神疾病史;存在全身免疫性疾病急性发作。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救治的88例患者为对照组,男48例,女40例,年龄24~69岁[(42.48±10.32)岁];体质量指数18.8~27.4kg/m2[(22.61±2.68)kg/m2];急性阑尾炎23例、肠梗阻17例、急性胃炎14例,胆结石12例、急性胆囊炎10例、消化道穿孔5例、其他7例。

  1. 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常规轮班,院外接诊时值班人员简单评估患者病情,随车接诊,到达现场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常规给予急救前处理,转运途中给予常规护理,患者送至急诊后均常规预检分诊,建立绿色通道,安排急诊检查和诊治。

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①制定临床路径:以既往急腹症院前急救经验、最新急救指南及其他文献为最佳证据,制定急腹症急诊救治临床医师表单和临床路径急诊护理表单,优化院前急救救治流程;120预报的急腹症患者进入临床路径,排除存在严重损伤等非急腹症方面致命危险的急腹症患者;患者死亡、急诊抢救成功后48h或途中转院均终止临床路径;②临床护理途径的改进: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及国外内急腹症院前急救最新进展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1.3观察指标

①抢救质量:统计两组分诊失误率、分诊时间、接诊-确诊时间、接诊-手术时间、急诊科观察时间和抢救成功率;②记录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③陪诊人员满意度:患者送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前,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主要陪诊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含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抢救效果、沟通协调、服务意识5个方面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越满意;④疼痛和负性情绪:患者抢救成功病情稳定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评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采用焦虑(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包括20个条目,4级评分,总分乘以1.25转换为标准分,分数越高焦虑/抑郁倾向越明显。

  1. 4统计学方法
  2.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形式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1两组患者急救质量比较

研究组分诊失误率低于对照组,分诊时间、接诊-确诊时间、接诊-手术时间、急诊科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1. 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入院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1. 3两组患者陪诊人员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陪诊人员在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抢救效果、沟通协调、服务意识5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4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陪诊人员对院前急救护理的各方面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的良好护理效果得到了陪诊人员的认可。此外,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负性情绪,这可能与该护理模式更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且患者抢救质量更高,更有利于疾病治疗,使患者对病情担忧较少有关。综上所述,针对急腹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抢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子浩,张晨美.儿童急腹症[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6):418-421.

[2]谢光荣,王全根,罗冬冬,等.急腹症患者感染性休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13(6):6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