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桂元梅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穴位按摩配以康复锻炼。对比两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评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于脑梗死患者中穴位按摩协同康复锻炼的运用,可改善其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生存质量;肢体功能;脑梗死;康复锻炼;穴位按摩

脑梗死在神经内科、急诊科较为常见,主要致病因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血液供应缺乏,造成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等病变而坏死,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从而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偏瘫、吞咽障碍等,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1]。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及干预,能最大程度降低其残疾程度,促进其预后的改善[2-3]。本文就穴位按摩配以康复锻炼于脑梗死患者中的实践价值进行研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录的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21例女,26例男;年龄均值(59.72±6.87)(41~78)岁;病程均值(2.86±0.59)(2h~6d)d。观察组:20例女,27例男;年龄均值(59.69±6.93)(41~79)岁;病程均值(2.91±0.63)(2h~7d)d。上述基础数据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即依据医嘱、患者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包括病情分析、体征监测、用药干预、健康宣教、注意事项告知、生活干预等。

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对照组相同)+穴位按摩协同康复锻炼:1)穴位按摩:由本院专业按摩师对患者百会、胆俞及太冲等穴位实施按法和揉法按摩,4~6min/次,早晚各1次。向家属讲述按摩流程、作用和注意事项,解释各穴位要点及作用,规范其按摩手法,鼓励其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2)康复锻炼:定时转换患者健侧卧位与患侧卧位,辅助患者选择35°~45°斜度式卧位,卧度随着训练天数逐渐延长,以每隔3d坡度上升10°为最佳,直到患者可直立坐起,之后,家属可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及坐位平衡训练,同时鼓励患者尝试使健侧肢体在前,躯体朝前倾斜,并保持双手平衡。在患者能独立站立后,指导其开展行走锻炼,以加快其肢体功能康复。 锻炼期间,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运动量及时间,严格遵守循环渐进原则,若患者出现不适,需及时停止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借助Fugl-Meyer运动评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分析两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FMA、ADL、SF-36得分愈高,说明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愈佳。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4.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s/n、%)用t、X2检验,组间差异显著为P<0.05。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FMA、ADL和SF-36评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分,±s)

组名(n=47)

FMA

ADL

SF-36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27.54±6.98

48.13±11.75

30.78±8.16

45.96±10.32

52.41±9.67

64.82±10.35

观察组

27.32±7.02

63.28±10.49

30.81±8.23

67.84±11.50

54.38±9.74

78.94±11.26

t

0.152

6.594

0.018

9.708

0.984

6.329

P

0.440

0.000

0.493

0.000

0.164

0.000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3个月后为脑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故而,于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后,应尽早制定康复方案。常规护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作用不大。因此,笔者在脑梗死治疗期间,开展穴位按摩与康复锻炼,以期通过此来改善患者预后。穴位按摩能刺激神经功能,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及恢复,从而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肢体功能障碍。穴位按摩还可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其身心应激反应,避免其神经过度兴奋,有助于其机体的恢复。按摩百会穴,可起到升阳、补中益气作用,并能改善脑供血不足及头晕、头痛症状;按摩胆俞穴,可起到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作用;按摩太冲穴,则可起到通经活络、梳理肝气、醒神开窍作用,通过对以上穴位进行按摩,能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功能,减轻其脑梗死症状,促进其机体功能早期康复。康复锻炼则能使患者肢体处于良好状体,增加其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其独立活动能力,促进其大脑神经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便于其肢体功能的重建。康复锻炼还能预防肌肉萎缩,增强其肢体功能。而穴位按摩和康复锻炼的同时开展,能明显减轻其肢体功能障碍,改善其身心状况,有助于其机体的早期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FMA、ADL及SF-36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说明穴位按摩协同康复锻炼能增强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期间,还应加强对其心理的干预,当其完成锻炼活动后,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以调动其锻炼积极性,便于后期干预活动的良好开展。

综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穴位按摩与康复锻炼干预,可提高其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李文姬, 程风华, 陈志伟.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下肢肌力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22, 31(4):657-660.

[2]裴飞, 王雪冬, 王艳,等. 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0, 35(8):989-991.

[3]汪学玲, 徐慧. 康复护理联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21, 34(1):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