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仪治疗癌因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超声电导仪治疗癌因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吴丹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医院 广西南宁市  53001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治疗癌因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76例肺癌疼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癌痛规范化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仪镇痛,对比两组镇痛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84.2%,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60.5%,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P<0.05。结论超声电导仪治疗癌因性疼痛可促进可透皮吸收药物经皮肤透入人体,发挥药物的作用,改善止痛效果,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电导仪;癌因性疼痛;三阶梯止痛

因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全球癌症患者人数居高不下,每年约有600万左右的新发癌症患者[1]。癌因性疼痛指的是由肿瘤导致的或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治疗,25%的顽固性疼痛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缓解,60%-90%的晚期患者主诉有剧痛[2]。在规范化治疗癌症的基础上,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爆发痛和中重度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探讨超声电导仪治疗癌因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76例肺癌疼痛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肺癌,疼痛部位明确;②患者预计生存期超过三个月;③患者均需止痛药物治疗。④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超过4分;⑤患者认知能力正常,可描述自己疼痛情况,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与此同时,排除出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阿片类药物依赖或过敏者以及接受其他镇痛药物治疗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0.3±3.3)岁,入院VAS评分(7.3±1.3)分;观察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1.7±3.0)岁,入院VAS评分(7.1±1.1)分,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医生根据卫生部门颁发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和《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的要求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3]。对于VAS评分在4-6分的患者,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治疗为主;对于VAS评分在7分以上的患者,以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为主。责任护士严格按照医嘱,督促患者定时、定量用药。若患者出现爆发性痛,则可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或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注射液,与此同时,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冷热敷、语言安慰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电导仪治疗,选择荆门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E200A超声电导仪(鄂械注准20182232524),将贴片固定在患者疼痛部位。对于胸部疼痛者,贴在双侧肺俞穴上;对于肩部疼痛者,贴在合谷穴和曲池穴上;对于腰部疼痛者,贴在双侧肾俞穴上;对于下肢疼痛者,贴在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上;对于上腹部疼痛者,贴在中脘穴和下脘穴;对于下腹部疼痛者,贴在关元穴和气海穴上。使用弹力绷带固定后,连接仪器并开始,综合患者疼痛部位和耐受力,合理调整超声、电导脉冲以及孔脉冲三个参数。治疗结束后,取下超声电导仪探头,保持贴片敷贴穴位四个小时,充分发挥药物的自然渗透功效。一天一次治疗,一次半小时。在治疗中密切关注患者全身反应和局部治疗情况;对于皮肤破损者,禁止使用。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镇痛有效率   按照《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数字评估法进行评估,0-10分,0分无痛,10分最剧烈疼痛,分数越高,提示疼痛情况越严重[4]。疼痛缓解程度=(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疼痛缓解程度低于24%,为未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在25%-49%之间,疼痛减轻四分之一以上,为轻度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在50%-74%之间,疼痛减轻二分之一以上,为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在75%-99%之间,疼痛减轻四分之三以上,为明显缓解;疼痛消失,为完全缓解。镇痛有效率=(完全缓解+明显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总例数×100%。

1.3.2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嗜睡、红疹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镇痛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84.2%,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60.5%,

P<0.05;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明显缓解

中度缓解

轻度缓解

未缓解

镇痛有效率

观察组

38

2

10

12

8

6

84.2%

对照组

38

0

3

7

13

15

60.5%

χ2

5.330

P

<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嗜睡

红疹

其它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

38

2

1

2

1

15.8%

对照组

38

6

5

4

4

50.0%

χ2

10.074

P

<0.05


3讨论

癌因性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正常的睡眠、饮食和人际交往,限制了患者日常活动,大大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癌因性疼痛,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环节。

常规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起效慢、维持时间段,而且患者食欲减少、红疹、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较多[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电导仪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通过声波微流、辐射压等促进药物沿着患者组织间孔道或皮肤进入靶向部位。超声电导治疗仪通过电脉冲致孔和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使皮肤组织的通透性提高;通过超声辐射压和对流转运作用以及离子导入作用,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在机械的程序化控制下,药物能直接渗透到相关穴位,充分发挥止痛功效,药物浓度高且持续时间长,起效速度快、直接在患者最疼痛的部位靶向给药,还可通过参数调整控制给药的浓度和速度,在疼痛部位形成高浓度镇痛区域[6]。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84.2%,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6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提示超声电导仪治疗癌因性疼痛的重要作用。

综上,超声电导仪治疗癌因性疼痛可促进可透皮吸收药物经皮肤透入人体,发挥药物的作用,改善止痛效果,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兰义芬,方炳木,江锦红,等.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治疗联合甲钴胺片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疼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1,42(2):202-205.

[2]严敏.癌痛规范化治疗及2010年《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解读[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27-129.

[3]钟柏冰.超声药物电导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S02):129-131.

[4]荣琴,梁娇,方冰,等.超声电导局部透药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9):68-70.

[5]王维,翟栋,王春富,等.天枢超声电导胃肠宁贴片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排便困难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9):147-149.

[6]叶杨,曹谨茹,郑文浩.超声脉冲电导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影响[J].新中医,2019(8):29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