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314
摘 要:社会不断发展过程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并且也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属于当代高素质群体,其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思维,才能够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力军。尤其是在就业竞争压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本文从就业的视角出发,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与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环境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最后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期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最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就业视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前言
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促进下,不同企业都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加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完成各项工作,在招聘毕业生时也更加看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在已有人才培养核心的基础上,提升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积极构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生态体系,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及其对工作岗位的是影响,为创新创业促就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1]。
1.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环境
大部分大学的专业教学对于理论教育比较重视,常常忽视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企业更加看重招聘人员的经验以及动手能力,尤其是现代化发展过程对人才的创新思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今,企业发展需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将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鲜血液引入到企业人才队伍当中,属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操能力,促进其就业竞争力的提升[2]。另外,很多大学生的主观就业意识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就业时依旧比较偏好公务员等铁饭碗职位,缺乏勇气承担自主创业的风险,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犹豫不决,最终错失最佳就业机会。
2.就业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为了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号召,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学生创新西黄也能力培养工作,主要为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进行激发。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依旧存在创新创业总体能力不足、市场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创新创业类教育属于创新类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但是却没有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主要是因为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精髓理解深度不够。部分高校分开介绍创新和创业教育,并且将理论学习和观点介绍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难以有效融合创新和创业教育,限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方面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创新创业教师缺乏社会阅历,因此难以在教育过程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兴趣,尚未成型的师资队伍难以有效带动和鼓励学生创业,最终导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大打折扣。顶层设计的缺乏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对各项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并且缺乏长远规划。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当对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引导引起重视。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之间的衔接也不够理想,不同课程衔接度较低,导致学生难以自我理解和整合知识,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很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感兴趣,主要因为缺乏和专业匹配的特色课程,同样会限制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提升。
3.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且还会对其创新意识培养产生重要影响,最后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的环境下,应当构建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3.1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
良好的师资属于创新创业教育顺利、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前提,相关教师对于专业发展前景应当具有全面的认识,为学生进步奠定良好基础。高校内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课程安排,因此不具备多余的时间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因此,在选择创新创业教师时应当不局限于本校教师,适当扩大选择可以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比如,高校可以返聘本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讲授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已经退休的教师依旧比较关心本专业的后续发展。部分老教授比较关注网络时代的各种新奇产物,具有卓越的才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因此可以忽视代沟的影响。老教授对于本专业发展的敏感度较高,可以更加高效地整理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另外,还可以选择刚刚担任教职的教师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这部分教师更加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对于本专业顶层项目的实际进展也有更深的认知,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刚担任教职教师的缓冲期,为后续专业课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3.2注重创新创业信息整合和传递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教师应当及时整合和传递本专业相关的科研进展和就业新闻等信息,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平时并不重视这一方面信息的获取。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课下实践活动,还应当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出发,逐渐提升教育体系的完善性。大部分高校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但是比较欠缺专业领域信息获取能力,因此学校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的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整合专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应当发挥学生干部或者研究生的重要作用,使其负责本专业信息整合和传递工作。研究生本身处于科研需要,对于本专业尖端科技和要闻了解得比较全面,在整合和传递本专业发展信息时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另外,在进行信息传递时,还应当充分发挥学校公众号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完整的信息整合传递体系。
3.3 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的加强
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加侧重于学生自身职业规划,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完成学业的大学生难以完成清晰的长远规划。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技能用途的认识,应当依据专业课程内容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应当在联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需要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合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使专业课教师可以具象化应用专业知识,为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提供促进作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联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信息整合和传递,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持续提升,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高校大学生培养工作也需要及时做出调整,结合本校实际以及不同专业就业需求,合理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使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以及要求,全面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韦联桂.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基于习近平青年教育观视角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7):1-3+9.
[2]付玉洁.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7):57-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