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长江中学 443007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是在于教学生会学”。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要教学生掌握方法,要学会自己去想方法学习,这样就能终生受用。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常提及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一直遵循这一原则,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收获乐趣。
在教学中授之以渔
2020年3月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着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困难”。然而,也正是这次的“变革”,让我对数学的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一堂仅仅40分钟的网络课,单向输出的“满堂灌”已经适应不了当下的上课模式,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实践,效果出乎我们的意料,更是事半功倍。
时间又回到了疫情期间的那次数学公开课,而我选的是《数花生》这节活动课,选完这个课题,我就意识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数花生-提出疑惑-总结规律”这一系列探索过程结束后,对于后面的总结及练习就完全没有时间了,所以时间的分配肯定是不合理的,不仅无法达成学习目标,重难点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突破。基于以上的考虑,距离上课还有两天时间,于是我布置了一项动手数花生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作出了明确要求,让孩子们在数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数数的规律,老师把孩子们的困惑和数数的心得进行归纳总结,再次呈现在课堂上展示,孩子们把思维的过程通过语言的再现,学习方法自然手到擒来。
这节数学课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上有了充分的体验,并且孩子们是整节课的主人,他们在实践后总结,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我这个引导者、欣赏者只是去参与这节数学课。孩子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从课堂练习反馈的角度来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实践感知,学生的收获都是质的飞跃。这次的公开课让我对数学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次体会到好的课堂不是老师教的多么精彩,而是学生的收获有多大!我们苦口婆心的去教授,去讲解,还不如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参与,去质疑,去发现,去体会,去感悟!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班级管理中授之以渔
只要我们肯放手,孩子们定能给我们更多的意外惊喜。记得那次研学旅行,是孩子们第一次走出校园去参加实践活动,兴奋、激动肯定是不言而喻的,而令我担心的是那几个兴奋更甚的“活跃份子”。 我决定将这些“活跃份子”分散到各个小组中,并由孩子们自己民主投票选出组长,一切的主动权都交给他们自己,而我和其他老师仅仅充当各小组中的后勤工作人员。
不论是从出发前的动员大会、小组分工、还是游园的参观路线及注意事项等等都是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预设的,我只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终于到了研学当天,孩子们伴着欢快的歌声,踏着轻松的步伐,开启了充满期待的研学之旅。一路上,孩子们竟比我想象中的更听话,更能约束自己,就连那几个“活跃份子”也似乎一下长大了,变得懂事了。在充分的准备之下,一切活动顺利展开,我们班也是全校第一个全员安全返校的。令我更加意外的是,孩子们回到教室后竟鸦雀无声,要么安静地趴在桌上休息,要么在“沙沙沙”地将一天的旅程记录下来,可能是真的玩累了吧,也可能是在憧憬着下一次的旅行吧!
教育不分课堂内外,教育也不分时间地点,如何管理好班级确实是身为班主任一直要探索并实践的话题,学生的收获不是得到了多少“鱼”,而是获得了“渔”之的能力。尽管我们授之以渔的这条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但我仍然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我的孩子们个个乐观,充满求知欲,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