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鄱小学环境教育模式对小学环境教育的启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东鄱小学环境教育模式对小学环境教育的启发

李玟玉 ,陈艳允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佛山 )

2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广东佛山)

[摘要]环境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鄱小学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之一,通过打造校园低碳文化以及特色教育,着力让低碳环保践行到学校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从当前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出发,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为例,分析、总结该学校的环境教学特色,希望能为当前的小学环境教育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教育;可持续;实践;东鄱小学

1


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素养,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目标为指导的教育[1]。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形成雏形的关键阶段,此时形成的习惯一生很难改变。因此,抓住这一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意义重大[2]。生态文明素养是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东鄱小学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坚持“特色带动、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背景,促进学校达成“生态、优质、可持续发展”境界,着重培养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4],受到各界认可。

1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以及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和观念,受到小学阶段萌发的情感以及培养习惯的深远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正处于发展萌芽的初期,这个时候加以环境教育的滋润,更有利于其接受和理解,更早形成全面的、正确的价值观。当前,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重说教,轻感情

部分小学方面的环境教育很多仍停留在浅层的理论知识输出,缺乏对环境教育的情感取向的深刻理解[5]。著名动物行为学家、人类学家珍妮·古道尔提出:“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部分小学生来说,缺乏感情的环境教育是无法达到关心层面,因此环境教育的效果比较有限。

1.2对课外实践不够重视

“实践出真知”,然而目前很多小学迫于教学压力,压缩环境教育时间,使得环境教育仅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主要依赖感性认识,仅靠课堂教学所得的环境教育知识,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情感、价值观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学生只知道理论上需要保护环境,缺乏进入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无法真正建立对环境的正确认知。

1.3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流于形式

虽然环境教育逐渐走入校园,然而由于现阶段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部分小学的环境教育未能发挥其有效性[6]。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表面的成绩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方面的锻炼。过于注重说教的教育方式,使得部分学生空有学问却不懂得学以致用。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知识,教师也仅是简单带过,没有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使得环境教育流于形式。

2东鄱小学环境教育特色

东鄱小学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相关环境教育知识,促进对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的理解。校园“一区一屋是书本,一草一木皆文章”,充分体现“开放式的生态环保科普园”的创新园区建设特点。

2.1配套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环境教育氛围

自2013年始,东鄱小学为了营造学校更好的环境教育氛围,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建设了以“十园十区”为代表的绿色基础设施。可持续学习实践园区包含百草园、节气屋、废弃物资降解实验区、废水循环处理利用体验区等区域,共同连成了一条鲜活的教育生态链。校园内的餐厨垃圾降解区、垃圾分类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共同组成了可持续学习绿色长廊。

同时,学校也在文化生态园里摆放了风能、电能模型,学生能通过学习这些机器的运作原理了解新能源对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东鄱小学以前的煤渣跑道替换为足球场,草坪也全换成了真草地。废旧轮胎和瓶子改造成了花盆,种着翠色欲滴的植物。

2.2重视劳动教育,强调学生动手能力

注重实践,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是东鄱小学低碳环保教育的一大特色。只有在学生亲近自然、养成了生态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去落实具体的环保行动,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活动中深化环保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7]

东鄱小学将生活息息相关的废品加以改造,来加深学生对于资源回收利用的认识,从而塑造起学生的低碳生活观。如将校园内产生的果皮和树叶转化为植物肥料;办工产生的废纸再生处理为绘画纸、书法纸;将楼顶的雨水以及空调水,用雨水收集装置收集起来,灌溉校园百草园内的植物;将废旧的瓶子做成展品,或者用于花圃的装饰等。

“可持续学习实践园”中每一个园区的构造,都是师生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园区的建设历程,也是老师们构思和酝酿校本课程和教材的过程[4]。在可持续长廊中,各试验区也是由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如厨余垃圾会被值班的学生送到“绿色长廊”的降解试验区等。

2.3将低碳理念融入课堂,深化绿色教育内涵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上,东鄱小学的老师都有意识地渗透低碳环保理念,促进学生们对环保知识的兴趣。如在语文课文《鸟的天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向学生渗透鸟是人类的朋友,能为大自然增添生机的同时去除虫害,大家要跟鸟类和谐相处。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开设的低碳环保教育课程也不一样。自2014年开设低碳教育实践课以来,在东鄱小学的可持续发展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止于理论的表面了解,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亲身体验来领悟环境教育知识。

2.4设计专门的校本课程,形成有机整体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知识去留意和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同时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8]。学校根据绿色长廊及学校在低碳绿色发展方面的措施,编写《可持续学习绿色长廊》校本课程(共5本),面向3-5年级发放,同时在每周开设一节社团课程,讲解环保方面的知识,实现低碳环保教育常态化。东鄱小学的课程设计思路是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正是当前区域深化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整体要求[4]

3东鄱小学环境教育经验总结

自2014年起,东鄱小学在改善自身校园基础设施环境的同时,也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环境教育以及自身教学的发展。东鄱小学在环境教育的探索路上,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学环境教育模式。这离不开校领导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也离不开学校科任老师对环境教育的认同和理解,更离不开广大学生对环境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东鄱小学在发展环境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广东省首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级实验学校等称号。小学环境教育要想真正取得成效,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真正地从观念上、行动上重视和支持,并且配以相应的环境教育设施,共同营造学校的环境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涛. 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素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2]李芳珍.对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58+159.

[3]周明红.“专课专用”,环境教育新常态—以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为例[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