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梳联设备管理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清梳联设备管理应用探讨

李伏明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摘要:设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也影响纺纱效率高低和企业的效益,纺纱企业应重视设备的选用和管理,应该选用质量上乘、服务良好、性价比高的产品,绕器材的特性用好纺纱设备管理关键点。

关键词:清梳联  抓棉机 落棉 纤维

依据1-4月配棉和半制品的测试数据,对两个厂清梳联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同时综合1-4月清梳联流程各道增长率试验数据,对流程中存在问题点进行分析,并围绕下列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1.在前及后续原料状态下,如何进一步降低生条短绒,从而减轻精梳负担,控制好精梳的落棉率,改善制成率2.如何进一步降低立达清梳联的落棉率,提高除杂效率。使立达清梳联的落棉率和除杂效率达到或接近特吕水3.针原料含杂特点,对立达清梳联设备流程改进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确定相应的措施

1.两种清梳设备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厂清梳联设备对纤维长度损失较大

1.清梳联流程后,就生条的上四分位长度 (UQL) 与配棉的上半部平均长度的变化分析,两个厂1-4月均呈增长趋势但二厂的增长幅度明显好于一厂。即,在同样配棉长度的条件下,一厂生条的UQL要小于二厂,一厂纤维长度损失大。

  1. 对清梳落棉的测试分析 , 一厂的落棉纤维长度均大于二厂,说明一厂有较多的可用纤维散。同时,两个厂均需进一步降低落棉纤维长度

3.就1-4月清梳联增长率测试数据取平均后进行分析,并就生条与原棉间纤维平均长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一厂经清梳联后生条纤维长度下降了3.6%,而二厂则上升了2.2%厂分流程测试 表明,A11抓棉机和B60清棉机是主要的损耗点

A11主要要考虑减少对纤维的损伤;而B60主要要考虑减少可用纤维的散失

1.2 一厂清梳联的落棉率较高,除杂效率却不理想

1. 1-4月份清梳联落棉测试数据表明,一厂的清梳联落棉率明显高于二厂

2. 1-4月份清梳联落棉含杂率数据表明,二厂落棉含杂率普遍好于一厂 ,同时在同样的测试中,生条的含杂率一厂要明显高于二厂


1.3清梳联各单机分析

将1-4月清梳联增长率测试数据,按同等流程进行归纳平均,分析各流程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需进行改进化的点

1.短绒(图8): 一厂抓棉机短绒增加较多;二厂筵棉-清棉机 (CL-C3) 间短绒呈增长状态;

2.结 (图9): 一二厂抓棉机棉结均呈增长状态,但一厂幅度要大于二厂;二厂要关注筵棉-清棉间的棉结增长

3.杂质 (图10): 在多仓与抓棉机间,一厂较二厂多B11打手,除杂效率好于二厂;而清棉CL-C3要好于B60二个厂均在筵棉与清棉机间出现杂质增加状态,要关注上棉箱的状

2.设备改进措施

针对当前原料在棉结方面所呈现的增长趋势,在考虑具体措施时要兼顾对棉结增长率的控制

2.1 一厂清梳联设备流程的工艺优化1.B11和B60的清洁强度和相对落棉率的工艺改进和优化:

利用空调新设计的排杂收集装置对落棉量、落棉含杂和落棉纤维长度进行测试分析,提高B11和B60的排杂效果,减少可用纤维的散失,尤其是B60。

2.针对A11抓棉机的工艺改进试验

降低抓深度和增加打手速度,在保证供棉量的前提下,减少抓取棉块的的体积,为后道的开松除杂提供基础

2.2 一厂清梳联设备流程改造

1.在3号线上利用现已就位的MCK清棉机,在B11后增加打手除杂要控制好棉结和短绒的增长率

2.用双轴流开棉机取代B11

B11为单轴流开棉机,除杂效果不如双轴流开棉机,尤其是在抓棉机抓取的棉块偏大时。可利用现有废棉处流程中的双轴流开棉机进行。

3.改进A11抓棉机打手刀片状

一二抓棉机在短绒、棉结和杂质清除率方面均存在差异。

除一厂因梳联供应问题,在抓取棉结大小方面不如二厂外,二个厂在抓棉打手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二厂一直使用原装打手,没有更换过,而一厂已更换为国产代用打手。 由于国产打手刀片易变形,影响抓取效果,且易损坏寿命短,反复更换易导致胎体螺纹失效。

  1. 清梳联抓棉机进行抓取深度和打手速度试验,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抓取棉块大

2.3 梳棉工艺优

上述数据分析中,梳棉机的相关数据基本正常,但考虑到后续原料棉结的增加,以及尽可能降低生条短绒,从而减轻精梳负担,进一步改善制成率。为此,在剌辊-锡林隔距、剌辊-给棉板隔距、剌辊锡林速比、锡林盖板等方面进行优化工艺

2.4 管理方面

重点做厢包的时间控制,使棉包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醒包 (松包), 避免刚厢好包、棉包还处于硬包状就投入生产抓取。要求醒包时间大于或等于2/3棉厢的抓取时间。

2.6 温湿度控制

当前清联相对温度控制在50-54%,  不能低于50%;

  1. 结语

纺纱企业设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也影响纺纱效率高低和企业的效益 。纺纱企业应重视设备的选用和管理,应该选用质量上乘、服务良好、性价比高的产品。设备的优选和使用也是纺纱企业提高质量、开发产品、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倪俊龙 . 棉纺织行业新常态下纺纱专件器材开发与应用的思考 [J]. 纺织器材,2014

[2] 江 坚 . 纺织机械产品的可用性设计研究与应用 [J]. 科技资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