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与定居生活的辩证关系——以半坡史前遗址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4

生产方式与定居生活的辩证关系——以半坡史前遗址为例

张迪

(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部族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他们所从事的原始农业生产形成了日后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生活方式的源头。原始农业生产的相对稳定性,促成了原始定居生活方式的日渐成熟。半坡遗址就是这样一座在原始农业文明状态下,定居生活方式集中展现的村落遗址。

六千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的生存状态,生产能力,精神诉求,或多或少通过这处史前遗址让我们有所了解。笔者所要探讨的陶器的社会性是指: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哪些社会性因素促成陶器的繁荣与大量使用,探求陶器背后的社会性因素; 陶器作为远古先民熟悉自然、利用自然的成果,其中所折射出的原始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陶器的社会性    定居生活方式    原始农业       人与自然的关系

笔者在这里先来谈谈原始农业生产与陶器之间的关系。半坡遗址中所发现的能够反映六千多年前半坡氏族原始农业状况的,是在一处袋状窖穴里发现的18厘米厚的粟朽壳。同时,在一个带盖的小陶罐里也发现了粟朽壳。如右图1[1]所示:

一、六千多年前半坡先民所从事的原始农业生产与定居生活方式

黄河流域属于传统的粟作农业带,原始农业在半坡时期以种植粟为主。粟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在黄河流域至少六千年前已大面积种植。半坡遗址中的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原始农业生产工具

在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原始农业工具有限,主要为石器、骨器类。如右复原图2[2]所示:

不过我们不应忽视木器工具的存在,由于木器比石器、骨器等更容易加工,在当时应是主要的农具来源。只是由于6000多年过去了,木器农具已经朽掉了。对原始农业的了解,必须借助史前时期的农业工具,这在考古与研究中,学术界向来比较重视。新石器时代留给我们的石器以磨制和钻孔石器为主。6000多年前的半坡氏族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或许以木石结合为主。在石器上钻孔的目的应该是用于安装木柄。

(二)、原始农业生产的相对稳定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始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与渔猎文明相比,以种植粟为主的黄河流域的早期先民,迁徙的频率非常低。这主要是因为种植粟所得的食物能让他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不为食物发愁。粟的成熟期短、耐旱、早熟,容易种植,它给先民们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以及粟本身容易栽培,粟便较早地成为史前先民的种植对象。原始农业的发展,与先民对当地自然气候的掌握分不开。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对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对季节的变化周期都非常熟悉,这才有了早期的作物种植。如果要追溯原始农业的产生,采集活动是必须考虑的。因此,有学者认为,原始农业生产是先民们在长期从事采集活动中发明的,是采集生产中孕育了原始农业。在原始社会,采集活动或许大多由女性从事,因此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女性在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了粟的生长规律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就把野生的粟培育成了能够种植的粮食作物,从而开启了人类农业社会的大门。也许这是历史上女性做出的最伟大的发明,它养活了全人类。根据考古史料,原始农业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是肯定的。

(三)、陶制储藏器所反映的原始生产量

6000多年前的半坡氏族不仅种植粟,还种植白菜或芥菜一类的蔬菜。半坡先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所得,基本可以支持他们的日常生活,到了下一年人们还会继续种植粟,有了剩余人们就储存起来。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在半坡遗址发现的一处窖穴里有18厘米厚的粟朽壳。在半坡遗址中还发掘出了大型的储藏器,如图3[3]。它们向我们带来了有关半坡先民原始农业生产量的信息。生产量决定了史前储藏器的大小与数量。虽然储藏器不是唯一的原始经济信息载体,但它们却是最直观的量化物,这一点原始农业生产工具是无法达到的。如果对陶制储藏器的容积、数量进行研究,得到与当时社会生产情况相近的数据也是有可能的。这容许日后加以讨论。

(四)、陶器与定居生活

原始农业生产的优点——稳定性强,即可以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推动了早期先民定居生活方式的形成。有了粟,人们如何食用,这时就有了对陶器的客观需求。在原始状态下,人们除了制陶,几乎不可能创造出其它的任何生活、炊煮用具。我们不能说陶器的用途是单一的,因为在半坡遗址中发现的陶器的种类、大小差异很大,但是,先民们制作陶器是为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之需,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从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来看,人们制作出了各种用途的陶器,例如,盛食物、盛水用的陶碗,炊煮用的陶罐、陶甑,打水用的尖底瓶,储存用的陶瓮等。形形色色的陶器被催生了出来。陶器不是某一个人突发奇想造出来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原始农业生产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条件下,人们要加工、做熟这些从植物身上获得的食物,从而养成的生活方式的体现。原始农业的稳定性决定了在此基础上人们所要进行的生活方式——定居的生活方式,而陶器就成为定居生活的经典作品。生活方式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存在于先民日常生活之中。以陶器为代表的定居生活方式同时也造就了陶器的繁荣。在这里笔者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说明陶器与定居生活方式的关系。 那就是陶器的致命弱点

——易碎性。易碎的陶器是不利于携带并迁徙的,陶器只能在定居的生活方式下使用。这样,笔者就可以引出陶器社会性这一概念,它不是存在于陶器本身,而是存在于陶器所处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以及决定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生产之中。如下所示:

原始农业生产(决定)——> 定居生活方式 (决定) ——> 陶器(使用)——>(促进)定居生活方式——>(促进)原始农业生产——……

(五)关于定居生活方式的深入分析

有关半坡先民定居生活的程度,在半坡遗址中有一处三层叠压房屋遗迹,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有关6000多年前先民的定居程度。我们从该房屋遗迹的左下脚可以看到三次建造房屋时所留下的墙基、柱洞。这可以认为是文化堆积层形成的绝好例证,第一次建造至第二次建造再到第三次建造之间的时间差肯定是存在的,不过很难判断确切的时间差。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哪怕房子倒了一次,半坡先民也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建造。这是长期定居生活才能留下的痕迹。笔者个人认为陶片的数量也能反映出先民定居生活的程度。拿半坡遗址所出土的陶片数量来说,50多万件陶片足以告诉我们当时半坡先民的定居生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陶器以它特有的方式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史前社会的文明程度,而这一文明是和原始农业所造就的定居生活方式分不开的。在这里,笔者不惜笔墨来阐述陶器与定居生活的关系,似乎忘却了原始农业的重要性。其实不然,当建立在定居生活基础的陶器被大量制造出来时,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当时原始农业的发达程度。此刻,笔者为那些消失在历史中的木、竹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而遗憾。其实它们的大量存在决定了陶器的存在状况,因为只有这样,先民们所从事的原始农业生产才能支持起他们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

二、解析陶器的组成以及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原始文明方程式

水 + 土 + 火 + 人 ——> 陶器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关系式,但笔者却为它起了一个不俗的名字——原始文明方程式,或者称其为原始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式。水、土、火、人、陶器,这五种要素组成了这个关系式。如果从制陶角度分析,该关系式表明陶器生成的各种要素。如果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它表明人与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关系。

1、史前聚落分布特点

下面我们来解读该关系式。先从水说起,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在水中孕育的。这决定了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个时期,对水都是极其依赖的。通过右图4[4]笔者想说明6000多年前的半坡氏族以及同时期的其它氏族村落分布特点:

1 / 8


聚落遗址的现存位置是,大河两岸较少而支流两岸较多;上下游较少而中游较多;第一阶地和第四、五阶地较少而第二、三阶地较多;两河交汇处则很少例外地存在着遗址;而且大都是背风向阳、依山傍水,土质肥美的所在。[5]

1 / 8


2、尖底瓶与凿井技术 

这时期从河里打水所用的尖底瓶成为非常实用的一种陶器。如右图5[6]所示:

通过考古发现,似乎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是尖底瓶的鼎盛时期,被大量使用。龙山时代发现的就少得多。或许尖底瓶的消亡,与先民们的取水技术有关。在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学会了凿井技术,这样很多村落就不再沿河流分布,而是向平原纵深发展。这时,先民们不再以地表河流为主要取水对象,而以地下径流为主。凿井技术为之提供了技术保障。尖底瓶是用来打水的陶瓶,可是它不敌凿井技术所带来的取水方便。看来在史前时期,技术的进步也在淘汰某些落后的生活方式。

(二)、先民对泥土的认识

土,在被先民们用于制陶以前,主要用于种植原始农作物。先民们学会制陶以后,泥土的可塑性就成为他们发挥想象力的媒介。各式各样的陶器,如左图6[7]所示,凝结了先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熟知。从陶器种类的增多上看到对于居住生活稳定程度的不断提高的满足。

(三)、从刀耕火种到控制火候烧陶

1、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火,笔者先从刀耕火种说起。原始农业生产是粗放的生产方式,用火烧掉树木、杂草,或人为或自然为之。草木灰是天然的肥料,可为土壤提供一定的肥力。6000多年前的先民对于施肥,或许无从谈起。因此,若干年之后,先民们耕种的土地就会贫瘠,这时的出路或许就是迁徙,寻找未开发的土地,进行下一轮的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生产就这样在运动中进行。它也不是绝对定居、稳定的,它的迁徙频率相对游牧生产是低许多。

2、史前生活起居中火的使用

在半坡遗址发现的众多房屋遗址中,用于取暖照明、烧烤食物的灶坑清晰可见。火进入房屋中的灶坑、火塘,成为先民生活起居的重要能源。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大型储存火种的连通灶,对史前社会这一重要能源——火的供应提供了保障。

3、烧制陶器

对火的利用达到更高程度的方式是烧制陶器时所用的陶窑,如右图7[8]所示。  陶窑是先民们控制火的装置,它能使窑内温度达到烧陶之所需温度(1000摄氏度左右)。陶窑对火的控制,类似核反应堆对核能的控制。只是时代不同。火,如果不加控制,就是烧光一切的灾难,控制好了就成为保障定居生活的重要能源、制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火在史前时期是无可替代的。陶器被誉为火的艺术,可见火与陶器的关联之深。

(四)、刻划符号与史前交往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六千多年前的半坡氏族社会,人的社会性清晰可见。笔者所探讨的陶器社会性是史前先民社会性的物质再现。半坡类型的陶器上,往往有刻划符号,如图8[9]。关中地区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刻划符合的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零口、长安五楼、铜川李家沟、宝鸡北首领等。其中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刻划符合27种、113件;姜寨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有27种,129件。关中地区共发现刻划符号52种。这些刻划符号中的某些符号,已在半坡、姜寨、李家沟等遗址中发现,间隔距离达100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使用相同的符号,说明这些符号在不同的部族中有着相同的涵义。   这说明6000多年前,这些不同部族之间在进行着交往、沟通。以部族为单位进行交流,这是氏族社会发展的必然。陶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记载了当时的交往信息。陶器随之成为记录史前社会族群交往的历史文献,它的社会性涵义更加突出。

(五)、陶器随葬背后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

在半坡遗址的墓葬区,死者大多以陶器来随葬。笔者无数次思考其中的社会根源。三、四件陶器作为随葬品,在墓葬中很普遍,各个墓葬差别都不大。除了反映那个时代没有多少贫富差距之外,还有一点笔者想加以说明。陶器很可能代表了一种财富,体现了先民的财富价值观。史前社会人们的想法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他们的随葬品却揭示了当时活着的人对逝者的态度。在那个物质财富极度贫乏的年代,先民们把当时社会能制造出的最有价值的陶器,作为随葬品给死者,是对死者的缅怀,也是对活人的慰藉。考古发掘与研究证实,墓葬里的物品最能反映死者生前社会的生产经济、生活情况。史前时代也不例外,半坡遗址中墓葬里的陶器作为随葬品,同样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财富价值观。先民们热衷于用陶器,这种更珍贵的物品来随葬给他们逝去的氏族成员。这是氏族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物质表现。有些非正常死亡的墓葬里,没有发现随葬品,而且埋葬方式也不同于大多数墓葬。这又是另外一种对待死者的表现。因此,墓葬中的陶器(右图9[10]为三组随葬陶器组合),如同指标一般,揭示了死者生前的某些社会关系。对原始社会氏族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通过墓葬中陶器的数量与精美程度,可以加以推断。原始的公有制社会,人人平等,食物平均分配等等。个人与氏族的关系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个人无法支配整个氏族的财产。当半坡氏族的成员与外氏族成员进行走婚时,属于不同氏族的两个异性,都不能支配任何财产,因此他和她就没有经济上的共同财产,他和她的财产都属于各自所属的母方氏族。共同的婚姻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建立。甚至他和她死后也由各自的母方氏族来安葬。这就可以解释在半坡遗址的墓葬区发现的同性合葬墓。或许他们或她们在时间相差不大的间隔死亡,氏族就将他们、她们按照同性别合葬。血缘关系是这样做的重要前提,他们或是兄弟,她们或是姐妹。而当年的有过婚配关系的不同氏族中的男女,是无法合葬在一起的。

(六)、陶器所承载的史前社会人与自然的朴素关系

以上对水、土、火、人、陶器,分别加以论述。其实,早期先民处在自然界当中,他们熟悉了自然中的事物,并利用它们,历史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笔者在本文中将陶器作为中心,其实质是原始先民社会性的物化。人的社会性成就了陶器的社会性。人与周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的社会性的升华,没有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无从谈起。而陶器就充当了一面镜子,它所沁出的原始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融合关系,在今天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有借鉴作用。从远古时代的陶器,再到今天的工业品,其实都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交往的结果。我们从自然得到的,还给自然的又是自然本身所需要的吗?陶器的社会性在这里表现为原始先民认知自然,利用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史。

结束语:笔者把陶器放在了人类原始社会的社会性大生产中,分析了陶器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找寻陶器背后的原始农业生产、定居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给陶器和原始农业之间建立了清晰的连带关系,通过定居生活方式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还有,把陶器放在史前先民认知自然、建立族群关系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上加以解读,得出的是陶器所呈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融合过程。

1 / 8


[1]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图版五五(LV

[2]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第68

[3]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图版一四二(CXLII

[4]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第四页

[5] 《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第139页 三秦出版社 西安 1987年 之《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的住宅形式与聚落形态》 周星

[6]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图版一二二(CXXII

[7]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第147

[8]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第160

[9]《中国考古学通论》 张之恒  第105

[10]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第208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西安半坡博物馆《半坡遗址发掘报告》[M].西安:陕西西安文物出版社出版,1963.

【2】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第一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