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张会军,张新征

容城县晾马台镇辛庄小学  河北保定  071700

摘要: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就需要从学校层面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奠基学生幸福人生的育人目标,整体建构劳动育人体系,不断丰富劳动育人途径,积极倡导劳动育人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切实落实国家政策。

关键词:双减;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家庭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家长想着给学生花钱补课、给学生布置越来越多的作业,他们将学生们不停“连轴转”地学习看作成功的唯一途径,殊不知,在小学阶段,远比书面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实践观念的培养。大家都明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知道一个习惯能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样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实践观念的培养也在学生人生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方面的教育同样不可或缺,需要更多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如今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减轻了,但是很多家庭对学生越来越娇生惯养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改变,造成有的学生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观念。因此,国家在大力推进“双减”政策、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求必须要大力推进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而一切的教育都是始于兴趣,只有学生们产生劳动兴趣,才能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采取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劳动观念。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方式单一

在对我国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调研报告中显示,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具体的劳动参与上停留在日常劳动的情况较多,并且在劳动任务上更多偏向于简单的、一维化的劳动上,对偏复杂和技术含量高的劳动活动则参与度较低,而在劳动类型上也趋向于片面化,缺乏开设职业体验类和问题探索类的劳动方式,这就使我国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逐渐走向单一化。

(二)劳动教育理论空缺

通过文件检索就可以明显看出,全国大部分地区对于有关学生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指导书籍都缺乏引领,以至于很多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条件达不到标准,得不到保障。现如今,“双减”政策的实施,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国家多方面的重视,也具有了针对性和指导性意见的文件引领和书本刊物方案。虽然部分发达地区已经率先进入了探索,但是还是缺乏实践和可行性指导。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小学劳动教育的体系仍处于空白状态,劳动教育的实践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而是不断被懈怠和搁置。

二、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具体开展策略

(一)制定教育计划,确立教育主题教育

研究始于问题,只有确定好教育活动的计划和主题,才能有好的教育成果。计划的安排和主题的选取最好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迫切性:即日常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②可行性:即选取的主题必须与实际相符,具有可以实行的可能,具备充足的活动条件;③价值性:即主题的研究价值,不仅要考虑问题着不着急解决,还要考虑问题值不值得上升到主题并以此开展教研活动。好的主题等于给教研活动开了个好头,根据以上特点选出好的主题再进行劳动教育,才能把教育活动做好。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开展以游戏为主题活动的劳动教育,能让学生们真正用双手做一些事情,体验动手劳动的快乐,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们多多劳动。类似的小活动小游戏有很多,比如“出发!玉米地!”带领学生们观察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玉米、摘玉米、剥玉米的,从而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还有“制作泥娃娃”教学生们用泥土、橡皮泥等,用双手捏一个可爱的泥娃娃;还有“小小厨房我做主”教学生们怎样收拾碗筷,帮家长分担家务事……当每个小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表扬每一个学生,一人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感受到集体劳动的乐趣。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们要多多劳动。劳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长久以来都要坚持的事情,所以,以后在家也要帮助家里人收拾屋子,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好事,体验更多劳动的快乐。

(二)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或权威人士的模仿心理较重,因此树立榜样不仅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劳动教育中也同样如此。要想确保劳动教育能够取得预想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前文对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只要得到激发,劳动教育成果势必事半功倍,因此在劳动实践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设立榜样人物,这个人物可以是历史人物,也可以是同班同学甚至教师自己。例如同样在农作物的种植劳动中,教师可以把袁隆平院士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的研发和种植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号召学生以袁隆平院士的个人经历和工作习惯为目标,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向袁隆平院士看齐,以此在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劳动素养

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不仅要“博学”,而且要“躬行”,即所谓的“知行合一”。例如,和学校开设的《热热闹闹包饺子》课程相结合,在课堂中学习了包饺子后,及时把学校习得的包饺子技能“变现”,让学生自身在家庭中展示自己的才艺,让家长感受学校教育的成功。再如,学生学习了《我们的小菜园》课程,就可以利用校园空地开发“校园小农场”,在教师的带领下翻地、除草、培土、浇水、施肥,通过种植蔬菜瓜果,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劳动实践中去,感受劳动的喜悦,收获劳动的成果;在家中,孩子也可以通过栽种,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共同探讨不同蔬菜的习性、种植、养护等等;还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种植园、植物园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还如,学习了《定格精彩瞬间》课程后,每和家长到一处景区,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家人拍照,既开阔视野,又提高素养。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劳动素养,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兴趣,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结束语

通过对“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深度探析,笔者深切感受到,给学生上劳动教育课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们劳动观念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多劳动,还一定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享受劳动的过程。而一切的教育都是始于兴趣,只有学生们产生劳动兴趣,学生们才能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采取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劳动观念。

参考文献

[1]阮玉兰,吴芳.“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0(16):111-113.

[2]张志.“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策略探究[C]//.“行知纵横”教育与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2019:59-64.

[3]李静蓉.“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4(03):27-30.

[4]陈姗,谭中玲,隋红军,毕研环.“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220-223.

[5]夏明霞,李丹,何雪琦.“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