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中医医院 413500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5月1日~2022年4月30日接受治疗的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患者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3例,比对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月经异常、带下异常、盆腔炎疼痛及夜不能寐症候积分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低,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慢性盆腔炎
临床通常采取西药及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初期能改善临床症状,久之会产生耐药性,无法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需要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治疗效果。据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应用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故本文将我院纳入治疗的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作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文涉及到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5月1日~2022年4月30日接受治疗的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患者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3例。参照组患者中年龄分布于22岁~59岁,平均数值(39.83±3.8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8±0.42)年。试验组患者中年龄分布于23岁~60岁,平均数值(40.15±3.9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47±0.49)年。将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经由数据分析软件对比后,其结果均显示P>0.05,入组患者资料均符合对比参数。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健康宣导、用药指导及生活护理等措施。试验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具体措施:(1)中药保留灌肠:取败酱草、夏枯草、红藤各25g,莪术、香附、牡丹皮、三棱、桃仁、延胡索各15g。将上述中药用水煎药取100mL药汁实施保留灌肠,药液保持温度在36~40℃,中药灌肠剂量一般控制在100mL之内,叮嘱患者在灌肠前排空大小便,在睡前将药液灌入,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最短要保留1h,每日1次。(2)中药封包外敷:取大黄25g,香附、赤芍、当归、玄胡各15g,黄柏、黄连、蒲公英、败酱草各10g,大血藤20g。将上述中药研磨成粉末,用白酒拌湿炒制42℃,装入布袋放在小腹位置,可用电磁波烤灯照射30min,每日1次。(3)隔姜灸:准备厚度为0.5cm左右的姜薄片放在归来穴、气海穴等穴位,将艾叶搓成上尖下平的艾柱,放在将薄片上,点燃顶端,当皮肤有灼痛感时终止艾柱燃烧,每日1次。以上述方法均连续治疗14日,经期停用。
1.3 观察指标
根据慢性盆腔炎症状表现评定入组患者症候积分,主要以月经异常、带下异常、盆腔炎疼痛及夜不能寐4个维度进行评估,按照症状表现程度: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2分,中度症状为4为,重度症状为6分。
统计入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按以下标准评定: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症候积分至少降低70%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症候积分至少降低30%且不足70%为有效;不符合以上标准为无效。统计护理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本文研究的所有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经由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月经异常、带下异常、盆腔炎疼痛及夜不能寐的症候积分等计量资料予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达,应用t检验标准,护理效果等计数资料予以率(%)的形式表达,应用X2检验标准,仅有检测数值P<0.05时证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症候积分
试验组月经异常、带下异常、盆腔炎疼痛及夜不能寐症候积分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低,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症候积分对比
组别 | 月经异常 | 带下异常 | 盆腔炎疼痛 | 夜不能寐 |
试验组(n=33) | 1.35±0.29 | 1.89±0.52 | 1.69±0.46 | 2.05±0.74 |
参照组(n=33) | 3.54±1.06 | 3.26±0.95 | 3.31±0.84 | 3.58±1.16 |
t | 11.4477 | 7.2668 | 9.7171 | 6.3877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2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试验组(n=33) | 19 | 13 | 1 | 32(96.97%) |
参照组(n=33) | 9 | 16 | 8 | 25(75.76%) |
X2 | 4.6316 | |||
P | 0.0313 |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多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腰骶酸痛、小腹坠胀及月经失调等症状,不及时控制会影响生育功能,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中医方面认为,慢性盆腔炎属“带下病”范畴,要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为原则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本文涉及到的中医特色护理有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封包外敷及隔姜灸,均是利用中药特性采取不同的用药方式改善临床症状[2]。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封包外敷药剂配方均具有清热凉血、消炎止痛及活血化瘀的功效,而隔姜灸是以艾灸的方式配合干姜的回阳散寒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发挥清热解毒及消炎止痛的功效,对患者盆腔实施温热刺激能有效加快盆腔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最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月经异常、带下异常、盆腔炎疼痛及夜不能寐症候积分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低,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敏.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护理分析[J]. 家有孕宝,2020,2(2):176-177.
[2]曹烨芸. 中医综合治疗与辨证施护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9):28-31.
[3]竺悦. 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