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重症医学科,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为探究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277例足月产妇。其中215例产后出血产妇为出血组,62例无产后出血产妇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总产程、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年龄、总产程、DDI、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而出血组Fib、PLT、LY均小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偏大、总产程长、DDi高、LY降低均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偏大、产程偏长、DDi升高、LY降低可能增加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产后出血,经阴道分娩,年龄,产程,D-二聚体,淋巴细胞计数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among Transvaginal Deliveries
WU Meiying ,LIN Lanzhi,Lin Bijuan ,Dai Wei
Keyword: Postpartum Hemorrhage;Transvaginal delivery;Total time of labor;D-dimer;Lymphocyte count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产后出血孕产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约20%的死亡孕产妇病因为产后出血[1]。经阴道分娩为大多数孕产妇的首要选择,而产后出血为阴道分娩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自2016年至2019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逐年增高[2]。有研究报道[3],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高达6.2%。了解经阴道分娩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测指标,提早防治,减少产后出血,保障母婴安全。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77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观察对象。其中215例产后出血产妇为出血组,62例无产后出血产妇为对照组。产后出血定义: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4]。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岁,足月妊娠,活产,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精神障碍患者,入院资料不完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产妇临床资料:年龄、体质量(BMI)、分娩孕周、产后24小时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重量,分娩前实验室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26 . 0软件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变量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入和剔除变量标准均取0.05,P<0 .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BMI、分娩孕周、WBC、HB、PT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总产程、PLT、LY、Fib、DDi、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出血组平均年龄、总产程、DDi及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组的PLT、Fib、LY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产后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总产程、PLT、Fib、DDi、新生儿体重作为自变量,以发生产后出血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总产程长、DDi高、LY降低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产后出血的单因素分析
出血组(n=215例) | 对照组(n=62例) | t/χ² | |
年龄(岁)# | 30±3.69 | 28.05±3.84 | -3.626 |
BMI(kg/m2) | 26.77±3.07 | 26.17±2.63 | -1.399 |
分娩孕周(周) | 39.87±0.95 | 39.65±1.18 | -1.539 |
WBC(*109/L) | 6.62±2.07 | 7.01±2.05 | 1.332 |
LY(*109/L) | 1.60±0.47 | 1.78±0.53 | 2.505 |
PLT(*109/L) | 194.86±49.17 | 213.52±49.17 | 2.632 |
HB(g/L) | 123.98±11.89 | 124.77±9.70 | 0.481 |
PT(秒) | 10.50±0.58 | 10.39±0.50 | -1.426 |
Fib(g/L)# | 4.31±0.77 | 4.61±0.67 | 2.725 |
DDi(mg/l)# | 3.42±2.30 | 2.16±0.91 | -4.219 |
总产程(小时)# | 9.96±5.60 | 8.15±5.03 | -2.295 |
新生儿体重(g)# | 3388.85±388.20 | 3257.66±285.82 | -2.473 |
注:#:出血组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P<0.05。
表2产后出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自变量 | β | 标准误差 | 瓦尔德 | OR值 | 95%CI |
年龄# | 0.13 | 0.047 | 7.754 | 1.138 | 1.039-1.247 |
LY# | -0.789 | 0.329 | 5.744 | 0.454 | 0.238-0.866 |
PLT | -0.005 | 0.003 | 2.097 | 0.995 | 0.989-1.002 |
Fib | -0.403 | 0.224 | 3.249 | 0.668 | 0.431-1.036 |
DDi# | 0.486 | 0.139 | 12.154 | 1.626 | 1.237-2.137 |
总产程# | 0.081 | 0.031 | 6.862 | 1.084 | 1.02-1.151 |
新生儿体重 | 0.001 | 0 | 1.819 | 1.001 | 1-1.001 |
注:#:P值<0.05。
3讨论
经阴道产后出血增加孕产妇贫血、输血、感染、子宫切除、休克等并发症。了解经阴道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可更好保障母婴安全。本文发现年龄大、总产程长、LY低、DDi高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数研究[5][6-7]表明产妇的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特别是高龄产妇。本研究也发现产后出血组的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研究认为产妇年龄大,子宫容易发生收缩乏力,子宫平滑肌纤维收缩力下降,导致产后出血发生。在三胎政策下,越来越多高龄产妇需要我们的关注。
DDi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研究示产前DDi水平具有预测产后出血价值[8-9],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原因考虑妊娠妇女本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若产前出现纤溶亢进,引起凝血因子的过度消耗,导致分娩后凝血功能从高凝状态转至低凝转态,从而导致产后出血。
文燕青等研究发现产后出血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大于无产后出血组,因此产程的延长与产后出血息息相关[7]。本研究也发现出血组产程时间大于对照组。研究认为随着产程的延长,孕产妇体力消耗,同时容易引起产妇的情绪沮丧及焦虑[10],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乏力风险,诱发产后出血。另研究表明[11]分娩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正相关,产程越长,严重产后出血发生风险越大。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炎症-免疫性血栓,提示炎症-免疫反应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12]。研究表明[13]低水平LY是脑梗死后脑出血的发生相关,LY具有抗炎和内皮保护作用,脑梗死可引起免疫抑制,导致LY减少,诱发内皮损伤出血。LY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少有人研究,本研究表明LY越低,产后出血风险越高。因此产后出血可能与孕产妇机体炎症与免疫失衡相关,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小,需要扩大样本量。二是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因此需要多中心、前瞻性的RCT研究来验证。
4结论
综上,年龄大、产程长、DDi升高、LY降低可能增加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产前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也能给我们提供参考,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ALKEMA L, CHOU D, HOGAN D,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and trends in maternal mortality between 1990 and 2015, with scenario-based projections to 2030: a systematic analysis by the UN Maternal Mortality Estimation Inter-Agency Group[J]. Lancet, 2016,387(10017):462-474.
[2]石慧峰, 陈练, 尹韶华,等. 2016~2020年中国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现状调查[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01):13-17.
[3]邓艳君, 江倩雯, 秦江霞,等. 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血清CD40L、 NT-proBNP表达水平对产后出血的预测[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5):816-818.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09):641-646.
[5]王南, 刘雅静, 窦本芝. 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04):36-40.
[6]李志敏. 阴道分娩经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2):5-6.
[7]文燕青, 向川蓉.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8):2824-2826.
[8]马海燕. 孕晚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检测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J]. 中外医疗,2018,37(35):173-175.
[9]钱天烨, 郑皓文, 曹佳晨,等. D-二聚体联合凝血四项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测作用[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41(01):33-36+43.
[10]梅志雄, 黄敏. 孕妇焦虑抑郁相关因素与分娩的关系:附180例临床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08):1203-1204.
[11]符初料. 分娩时间和严重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8):37-39.
[12]EKDAHL K N, TERAMURA Y, HAMAD O A, et al. Dangerous liaisons: complement, coagulation, and kallikrein/kinin cross-talk act as a linchpin in the events leading to thromboinflammation[J]. Immunol Rev, 2016,274(1):245-269.
[13]HUANG Q S, ZHU X L, QU Q Y, et al. Predic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pregnant women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ONITOR model in a nationwide multicenter study[J]. Am J Hematol, 2021,96(5):561-570.
作者姓名:吴梅英 性别:女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8年6月籍贯:福建长汀
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院校:福建医科大学现有职称:住院医师 邮编: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