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侨光小学 526112
摘要:道德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这个问题是德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灵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通过创新德育形式,强化德育内容,积极探索有力推进德育创新新途径,更好发挥学校的德育功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本文从德育创新方面阐述了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育创新 生活德育 关怀德育 智慧德育 生态德育 内化德育
道德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这个问题是德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灵魂。然而当前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时效性差,缺少魅力。德育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对德育表示厌倦,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德育观念陈旧,缺乏道德创新精神,对德育对象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对新形势下德育如何操作,缺少方法上的调整和适应,德育过程中情感投入不足,中小学德育实践反复证明,当把人的情感、创新精神从德育中抽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知识传授与规范约束的时候,德育就此丧失了他的活力和魅力,从而使德育应有的激励引导价值,应有的发展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德育的理论研究证明,要从根本上提高德育质量必须重新认识学校德育的功能、价值。还需要从新的视角理解把握德育新理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情境性。更新德育观念。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提高德育工作创新,这是构建有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
一、构建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观是把世界看成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识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基础的、本源的、同时也是真实的,具有无限丰富性与复杂性。从根本上讲,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产生的源头,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努力,都将抽掉人性的丰富性,同时也抽掉了德育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让学生通过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相互促进、饶有兴趣的活动,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构建生活的德育。
二、体现关怀德育
大量的实践证明,德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教师对学生关怀。教师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苏姆霍林斯基曾指出:“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怀,而且教师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富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本身就是在模仿中学会关怀,因为他在行为上体现了体贴的生活方式。关怀的方式不是外在的、被动的和不情愿的。而是内在的、主动的和愉快的,在关怀他人的生活中,学会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在道德教育中,人们通过被关怀方建立关系表明是如何关怀的。关怀的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关怀的经验不会自动出现,道德教育要给学生从事关怀实践的机会。
三、开启智慧德育
智慧德育是追求智德统一的德育,他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德育,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德育,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他既注重培养学生全新的认知能力、清醒的理解能力,对公证、正义的判断能力,也注重对内心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扩展研究人的多元智能时,将人的道德智慧视为人的第十种智慧,他认为道德智慧是有助于人类生活尊严的能力或倾向,或者个人对这些方面的立足观点。因此,智慧德育强调:一个人成为道德主体就是既能自觉的服务他人、做一个诚实公正善良的人,同时又能适应环境、不断影响和改变周围环境,影响他人、改造他人。学校德育要有思想有智慧,学生才会亲近德育。
四、创建生态德育
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主张不仅要构建生态道德规范,更要转变以往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者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的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破坏行为。生态德育的这样一种追求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这就要求学校德育的设计和运行过程处处体现生态理念,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体验活动,激励和引导学生体悟生态道德的内涵和真谛,生成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第一,教师要自觉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创建绿色校园、绿色社区,让学生每天置身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体验生态美。第二,创造机会,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认识和保护动植物,并从中提升生态觉悟。第三,从生态高度优化配置校内外的德育资源,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校园、教室、家庭和社区里的闲置德育资源,使已经不曾注意和未被调动起来的自然、人文与资源活跃起来,重新得到优化配置,使之产生互惠共生效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五、实施内化德育
内化德育是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诸环节相统一的过程。体验是德育的起点,既对某种道德情境的体验,又指对与之相关的自身生活世界的一种精神感受。移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消除道德情境与自己之间的时间、空间、社会和文化的距离。在自己与道德情境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关的同一感。理解是在体验和移情的基础上,对道德情境及自身状况之间关联方式和程度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对话一方面为了达到补充、限制和修正理解的个性化和主观化、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一种视觉融合,接纳某种道德规范。反思则是最终实现道德情境的教育性,促使人们对自我存在方式和意义的批评性检验,把存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血肉和德行,这种基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基础上的内化德育,虽然颇费时日,难以立竿见影,但是由于他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人格和道德推理能力的尊重,遵循了道德形成的规律,其成效确是持久的。
总之,德育工作是思想建设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要加强推动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就必须在德育工作方面下功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德育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也应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学校德育要不断创新,就要优化德育内容、扩展德育途径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才能使德育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枬, 王彦. 教师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 [J]. 教育研究, 2005(2):58-61
[2]段云芬. 德育教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不断创新 [J]. 赤子(上中旬), 2017(01):228
作者简介:
林碧宜(1987—),女,汉族,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人,本科学历,小学英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