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析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李玉敏

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分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  015400

摘要:自古以来,水利就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加速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将为农村基层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加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 引言

本文从我国小型水利项目管理的现状入手,对当前我国小型水利项目管理中的产权不清、管理缺位、经费落实困难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责任,落实管护资金,创新工程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对策。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小水电项目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长效的运作机制,以期使得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在于对农田灌溉作业进行支持,使农田灌溉用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也只有对农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严格的管理,才能使其整体效用得到优化提升。进而使其效益得以最大化的凸显。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需要对渠道工程进行全面的维护。通过对渠道工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渠道工程的正常运转,从而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较好的综合效益。

小型农田水利的功能是保证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使农田灌溉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在农业生产中,小型农田水利是保证农业机械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设施,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可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同时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科学的养护和管理,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型农田水利的整体性、可靠性和灌溉效率。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农田还处于缺水状态,干旱、荒漠化现象较多,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地方,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不完善,水资源的管理混乱,由此将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出现浪费现象,由此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将能够为农田蓄积水资源,以便于缓解农田灌溉不足的问题,进而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

3.1 偏于投入,疏于管理

长期以来,水利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投资巨资购置设备、疏于设备管理、设备维护等问题,导致许多设备本身存在问题,但仍“带病上阵”,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问题出现。另外,工程管理经费不足也是制约工程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此外,小型农业水利服务对象是基层,基层干部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导致水利工程的有效利用受到很大的制约,进而将不利于水利工程的优化建设发展。

3.2 归属不清,责任不明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是面向基层的,由于基层干部缺乏实际的工程管理经验,加上项目的所有权不清楚,理应属于水利部门的直属,但因其特殊性,受多种因素制约,没有一个进行统一、清晰地划分,将造成管理上的障碍。而且,因为没有清晰的归属感,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往往会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这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推进产生不利影响。

3.3 重视度低,较为守旧

政府相关部门对小型水利项目的管理不够重视,在某些领导看来,这些项目只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政绩,而不注重项目完工后的管理。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项目建设后的管理难以有效地进行。此外,农户对小型水利设施的利用存在着随意性,缺少专业人员管理,导致农户为了图方便,在高强度、不合规范中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损坏问题。尽管近几年,各地政府都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后的管理,但传统的“重管轻管”的思想依然严重制约着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这就导致我国小型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十分缓慢。

4 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4.1 改变管理模式,确定资金流向

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实行项目资金管理,加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切实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另一方面,要明确项目的管理经费来源,既有经费,又要及时跟踪资金的流向,确定各项资金的去向,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正确的地方。针对上级财政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4.2 确定归属,明确责任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产权不清、管理职责不清,将会对管理体制改革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对其进行产权和管理,可以大大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体制改革。为此,笔者认为,需要明确项目的管理单位及其职责,以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水利部门在进行项目管理时需要对以前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全面的思考。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各方面都获得一定的收益。采取“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管理模式,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做到项目的产权明晰、职责清晰。此外,水利部门还需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改造,使得该项目能够在运转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3 加深重视,打破认知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干部和民众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消极印象,将极易使得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革优化工作难以顺利推进。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本单位员工的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其专业技能,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更加深入人心。并且还需要做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宣传工作,突破过去对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错误认识,积极参与到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筹划建设中。此外,相关部门要不断创新,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改革。

4.4 建立指标体系,实现客观评价

在分析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必须以科学原理为指导,科学理论地规范评价体系建设。要有清晰的认识,逻辑架构必须十分严谨,每一项指标都必须仔细研究,才能获得科学的依据。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选取指标,然后由专家批准。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还应遵循实用性原则。科学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结合相关评价数据进行专项研究。评价指标应按照完整性原则制定,选定的指标应与供水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相联系,并与相关指标相联系。应在同一级别的指标之间建立横向联系。从指标的角度来看,不同层次的纵向关系是必要的。指标必须有针对性,选定的指标必须反映国家政策和方向以及政策性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和难点,结合管理结构和维修公司,制定评价指标。分析公共部门管理水资源活动的财政状况和能力,以确保水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水利工程的重点有很大的不同,评价指标也有调整。因此,在进行中的工程中,有需要不断监察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内容,并结合工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5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活,只有切实落实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才能够使得实施效果得到优化提升。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从体制变革中汲取经验,切实将管理经验运用到今后工作中去,提高工作的效能。另外,在小农田水利项目的改革中,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设计布局,以此使其既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又能为农民创造切身利益,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风,2022(03):98-100.

[2]汪文萍,冯思佳.湖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9(05):115-116+121.

[3]陈献.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助力农业现代化[J].水利经济,2018,36(01):24-26+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