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万寿桥小学 443000
摘要:学科之间的融合与重构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新课题,而博物馆不仅记录历史,更可以遇见未来。因而本文为了让语文课需要达到“一课一得”,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更真实的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融合;博物馆课程;兴趣激发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学科之间的融合与重构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新课题,而博物馆不仅记录历史,更可以遇见未来。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正确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在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上,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博物馆是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的服务。在博物馆里,你可以自由的观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思考,它将教育的可能性扩展至每一个角落,使得教育无处不在。而语文课需要达到“一课一得”,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更真实的感受。
宜昌市博物馆有丰富的资源,有古城记忆、风情三峡、书香墨韵、近代宜昌、千载峡州、巴楚夷陵、远古西陵、开辟鸿蒙、物竞天择。纵观我执教的三年级下册, 第10课《纸的发明》第11课《赵州桥》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涉及到文化遗产,第4课《昆虫备忘录》第7课《鹿角和鹿腿》第14课《蜜蜂》习作《国宝大熊猫》涉及到动物,都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近距离体会文化知识、自然科学。“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博物馆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感知博物馆参观是了解知识、文化、历史的一种好途径;激发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丰富和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实践、探究、创新、表达等方面能力,从而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之前,我们可以采取图片、视频等方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能对即将参观的博物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现场参观,可以集体听讲解和分小组探究两种形式相结合,孩子们以感兴趣的点出发,以语文思维探究语文问题,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和感悟;最后是展示课,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制作手工、写观后感、朗诵、演讲等等,整个课堂要收放自如,孩子们要乐于其中。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多思考博物馆与语文课的衔接,实现博物资源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比如在《司马光》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教学内容 | 《司马光》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 2、能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
教学重难点 | 1、能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
学习过程 | 板块一 故事导入 1、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1)提问: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猜猜这是什么故事呀? 请同学来讲这个故事 (2)那史书中对这个故事的记载是什么样的呢?大家请看——(出示课文) (3)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马光,出示司马光的简介。《司马光》这篇课文就是写他7岁时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播放博物馆的参观视频,了解司马光的时代。 板块二 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出示自读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出示本课要求会认读的生字。 司、跌、皆、弃、持、迸、瓮 重点强调“瓮” “迸”的读音。出示图片,了解“瓮”和“缸”的不同。 2、读准句子、读出节奏 (1)足跌没水中 强调没在文中读mò 教师范读,有什么不一样?(有停顿) 小结:这个符号表示停顿。读好停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意。从这,我们知道学习文言文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读,要多朗读。 (2)出示:众/皆弃去 (3)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3、师生合作读 (1)群儿——,一儿——,足跌——。众——,光——,水迸——。 (2)群儿戏于庭—— 4、读整篇文章。 大家句子都读的非常好了,现在一整篇文章,敢不敢来挑战? 5、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读无标点的版本。 板块三 理解大意 1、思考大意。 师:其实呀,我们要读的更好的话,还得真正理解了文意才能做到。接下来,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句?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2、全班交流。 (1)教学“群儿戏于庭”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善组词、借注释 小结:戏就是游戏,庭就是庭院,小古文中的一个字就是现代汉中的一个词,看来文言文的有个特点,它比较短,短的只有一个字。(文言文的特点:短) (2)教学“一儿登瓮”,登换爬(巧换词) (3)教学 “足跌没水中” 小结:我们学习了多朗读、善组词、借注释、巧换词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运用这些方法来理解下面的句子,谁来给我们说说? (4)教学 “众皆弃去”。提问:大家能想象一下“众皆弃去”的场景?大家会有什么表情,会有什么动作,会说些什么呢? 我们请先先说的同学上台来演一演 师点拨:一个“弃”字就让我们看到了如此混乱的场面,看来文言文还有一个特点,它的语言精,用词精炼 (5)对比司马光,教学“光/持石/击瓮/破之”,加上动作读。 (6)关注结局,教学“水迸,儿得活。” 借助插图理解“水迸,儿得活。” 小结:迸(出示图片“迸”),一个字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里涌出来的状态。文言文语言精。 3、巩固 放视频,说出对应的文言 板块四 感受品质 1、提问:学习了这个小故事,司马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古文夸他? 众皆赞之:光,也。 2、从《司马光》的故事里,明白的道理。 小结:看来这篇文言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0个字,但是含义却很深刻呢。 3、背诵 (1)打乱顺序,说出盲盒里视频内容。 (2)背诵。温馨提示:边演动作边背,会记得更牢哦! 板块五 扩展应用 1、总结文言文的特点 2、播放微课,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拓展文本:文潞公①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②中,不能取,公以水灌③之,球浮出。 |
教学反思 及改进 | 上课的时候,我对于形近字的渗透不够,导致30%的学生在“瓮”“翁”两字上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随堂将混淆的字拿出来点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