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容
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家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重大发展战略切实解决了农村农业发展问题。文章将分析广西沿边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果的巩固和转化契机,以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推进脱贫成果转化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广西沿边
一、广西沿边地区脱贫攻坚成果
经过几年的奋战,广西沿边地区脱贫攻坚有了重大的成果,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役。主要取得以下成果:第一,资金的投入有所保障,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民生支出占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80%以上,充分保障了扶贫工作资金总量;第二,“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重点抓好大石山区饮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和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第三,开展特色产业富民行动,着力打造多产业覆盖、多环节受益、中长短期受益的产业扶贫模式,达到产业支撑全覆盖;第四,突出抓好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协作、就近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着力打造全方位服务就业扶贫模式,达到就业服务全覆盖。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将此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脱贫攻坚中着力统筹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脱贫成果转化的契机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建设有很多政策上的倾斜,对于脱贫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第一是产业兴旺,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壮大特色产业,做大和做强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策略和基本出路;第二是生态宜居,是此战略的关键,打造生态乡村,推进绿化造林和确保生态安全。第三是乡风文明,是战略之重点,推进民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文化素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建设等。第四是治理有效,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强化基层建设,稳抓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探索法治建设、强化道德建设、维护农民权益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和工程建设。第五是生活富裕,是战略的目标,提高生活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卫生服务能力、重点落实水利工程。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转化提供了契机,脱贫攻坚前期成果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苗头,产业的壮大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资金的投入,而乡村振兴的目标恰巧解决了这个问题。乡村振兴受益群体的覆盖面更大,能够积极调动群众的力量,发挥当地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三、广西沿边地区脱贫攻坚成果转化的困境
(一)脱贫攻坚形成的产业链基础较弱
精准扶贫的过程,农村农业有初步成效,但是总体来看,产业基础较弱,产业链上的主体抗风险能力弱。农村的产业扶贫方式主要通过“企业+农户”或农业产业合作社的方式,处于产业链顶端的是广大农户个体,分散性比较强,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效益,也缺乏一定的农业技术和市场判断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缺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能形成比较完善的供应链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整个精准扶贫过程中,外界注入了很多人才加入到扶贫队伍中,达到扶贫成绩后,就会面临着人才的缺失和技术的缺失。因此,如何通过乡村振兴推动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转化,关键是创新技术、人才投入的具体举措。
(二)精准扶贫群体主动长久脱贫的意识不强
精准扶贫受众群体是农村的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甚至是文盲程度,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不了解,主动脱贫的意愿不强,没有主动参与脱贫的意愿,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的扶贫对象大多为年龄较大人员,没有一技之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精神面貌较差,沟通协调相关事宜较为困难,思想比较落后,难以跟上农村农业的发展。
(三)金融扶贫资源和机制欠缺
脱贫攻坚阶段,金融扶贫制度的安排和政策设计及基层实践瞄准的是绝对贫困,以给予扶贫对象饱和式金融资源倾斜支持,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消灭绝对贫困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迈入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后,金融服务的重心即将转移,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成为过渡期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还是缺乏衔接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的机制,没能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推动产业发展。
四、有效推进脱贫成果转化的建议
(一)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差、底子薄,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仍然存在。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不能将城乡割裂,需要强化城乡融合的理念,充分挖掘城乡两种优势和资源融合发展的潜力,带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推进能够助推乡村振兴,要让农村人口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增加就业机会,实现自我发展价值。通过城乡融合,还会拓宽乡村产业发展渠道,实现城乡产业互补,要素对流,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二)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内生力量
农村生产经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从事生产经营工作人员有限,并且有向老龄化的趋势发展。为了摆脱贫困帽子,达到持续脱贫,大力发展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优化乡村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振兴乡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面向农民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扩大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供给,培养一批爱农业、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农用机械使用技术、生物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从而形成一批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促进产业的发展。
(三)健全有机衔接的金融支持长效机制
在总结金融精准扶贫经验和普惠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超常规、临时性政策进行调整,推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考核、扶贫小额信贷、专项金融债、财政补贴奖励等政策实现常态化。将扶贫再贷款政策吸收融入支农再贷款政策中,进一步优化期限、利率及投向,满足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试点范围和数量,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全覆盖,推动金融扶持政策由“特惠”为主向“普惠”为主过渡,助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支持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结语
广西沿边地区脱贫攻坚取得很好的成效,如何将成果巩固并成功衔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为重要的话题,文章分析了目前成果巩固转化存在的困境及如何突破困境的方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一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脱贫路径研究[J].兰州学刊.2019.11.
[2]梁非哲 杨军 张明春.金融精准扶贫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研究[J].浙江金融.2021.5.
[3]林忠伟.加快推进广西极度贫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对策研究[A].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6.
作者简介:陈超容(1987-),女,汉族,广西北流人,讲师,百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财政学、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沿边地区脱贫攻坚效果调查研究》(2020KY19026)阶段性成果之一;2018百色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建设效果研究-以广西百色为例》(2018KS08)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