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650021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6月至 2021 年12 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67% 低于对照组的 11.67%,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实施系统分析,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并实施,能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有:静脉淤血、血液凝固性增高、静脉内壁受损所引起。 下肢静脉血栓(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多发于下肢。早期造成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晚期遗留下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瓣血栓后遗症。如果栓塞脱落,可造成肺栓塞,如发现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骨折术后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2~76岁,平均年龄为(47.21±1.25) 岁,疾病类型:上肢骨折患者21例、下肢骨折患者22例、四肢骨折患者17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21~77岁, 平均年龄为(47.26±1.24)岁,疾病类型:上肢骨折患者22例、下肢骨折患者23例、四肢骨折患者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 >0.05)。纳入标准:依据医院的临床诊断,确诊为骨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手术禁忌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通过对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系统分析, 发现,导致深静脉血栓出现的主要因素为静脉血管损伤、血液循环减慢、血液高凝状态;具体分析为患者自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肿瘤等,年龄较大的患者,还存在手术时间、过程、损伤程度等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液流动性异常,进而导致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行常规监护、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预防是重点,综合评估患者,预见性地从心理、功能锻炼、机械预防、饮食、宣教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1.2.1 做好相关知识宣教
各种手术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术后常规止血药预防术后出血也可促使血栓形成。提高认识和积极预防非常重要,术前向患者和家属讲解VTE的原因,让其对本病有足够的重视,灌输“预防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为后续的护理干预措施打下基础。
1.2.2做好心理护理
对于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的患者,要积极主动关心其病情的变化,消除其思想压力,促使其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对于有忧郁心理的患者,要加强其心理开导,在中医学上说明忧则气郁,思则气结,而人体以气机调畅为贵,气行则血行,气机郁结,从而容易到至瘀血阻滞,且脉络不通,对后期的相关治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心情烦躁、且较容易发怒的患者,要耐心地向其说服以及安慰,向其普及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危害,发怒则会伤肝,而肝主疏泄,肝郁气结,造成气血不通、不畅,较容易引起导瘀血阻滞,进而加重病情。同时向其普及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列举成功案例,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护理工作。
1.2.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及神志
观察患肢反应,注意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正 常情况下,皮肤颜色呈淡红色,有光泽、富有弹性。皮温与通过皮肤血流成正比,健肢与患肢皮温相比不超过 3℃,若患肢出现疼痛、 肿胀、潮红或紫绀应警惕包扎过紧或新的血栓形成的可能,对患者 的生命体征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及疼痛及时做记录。
1.2.4 肿胀的护理
患肢抬高超过心脏平面 30 度角,预防静脉淤血。也可降低静脉压而减轻水肿与疼痛。患者受伤 24 小时内局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 减轻水胀和疼痛,根据患肢肿胀程度选择,20%甘露醇 125ML 快速静脉点滴,每日两次,点滴三日。 24小时后,给与红花酒中药涂搽,每日两次,从肢体远端开始,边环形按摩边向心端推拿,手法轻重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将肿胀肢体皮肤按摩一遍,对肿胀肢体能起到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舒筋 活络,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皮尺每日测量患肢腿的周径数值观察可得,肿胀退去可停止涂搽。在此护士要注意观察患 者固定远端肢体的末梢血运,皮肤的温度,和颜色变化(于对侧肢体 比较)。如肢体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要嘱咐患者多饮水,告其重要性。出院回家也要坚持。鼓励患者穿着弹性袜可抵消腿部组织增加 的静脉压,弹性袜必须合乎患者腿部大小,长度到膝部为宜,穿袜时应抬高患足再穿,患者行走时也应穿弹力袜。
1.2.5 指导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的护理:根据病情,及时帮助病人进行肢体被动或主 动功能锻炼;为防止关节僵硬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患肢关节活动和肢体肌肉按摩,可以增加患肢的血液循环和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50%DVT 发生在术后第 1 天,30%发生在术后第 2 天,早期运动可作为<40 岁非 DVT 高危人群预防 DVT 的有效方法,并建议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 30min。
1.2.5.1下肢按摩术后返回病房立即开始,由远端向近端挤压肌肉,促进静脉血流。早期积极活动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
1.2.5.2下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
术后早期应进行健侧及上肢的全关节运动每天至少 2~3 次。术 后逐渐恢复适量的肌肉活动,将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 肿胀的消退。
1.2.6机械预防
通过循序减压弹力袜(GEC)和间断气囊压迫等机械方法可阻止深静脉扩张,保护静脉内膜不受损伤,并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淤滞。
1.2.6.1循序减压弹力袜(GEC)
术中使用 GEC 可限制静脉过度 扩张,改善血液淤滞,减少 DVT 发生的危险因素。一般认为长筒型 GEC 对预防 DVT 效果更好。 1.2.6.2 间歇性充气加压泵(IPC) IPC 包括足底静脉泵、小腿-足底 静脉泵、小腿静脉泵及小腿-大腿静脉泵。目前足底静脉泵已成为外科手术后预防 DVT 的基本方法,与抗凝药物联合应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1.2.7饮食护理
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高钙、高铁以供给患者足够的营养,尽量少吃牛奶、糖等容易产气的食物。多食纤维素、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食物。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病情加重。保证每日的饮水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依据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评价时,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表示生活质量越低。满意度评分依据满意度自评量表,评价时,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满意度越低[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中,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7%和11.67%,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
组别 | 生活质量 | 满意度 |
观察组(n=60) | 86.24±1.34 | 86.23±1.34 |
对照组(n=60) | 72.34±2.46 | 73.43±2.55 |
t | 4.2326 | 4.5336 |
P | <0.05 | <0.05 |
4讨论
近年来,骨科患者人数明显增多,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一旦出现骨折现象,多选用手术实施治疗,术后患者的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在术后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护理质量非常重要,一旦稍微护理不善,会导致患者滋生深静脉血栓,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变缓,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骨科患者术后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应用价值极高[4]。
综上所述,通过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实施系统分析,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并实施,能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针对性护理值得骨科手术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容.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6):163-164.
[2]莫小雨.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1):3956-3959.
[3]罗敬.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7):728-730.
[4]乔艳,王欣.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