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 545001
摘要:目的:探究火龙罐联合中药洗浴对外感风寒咳嗽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感风寒咳嗽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洗浴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中药洗浴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火龙罐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中药洗浴对外感风寒咳嗽疗效显著且绿色、安全。
关键词:火龙罐 中药洗浴 外感风寒 咳嗽
在临床上, 外感风寒咳嗽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也是高发疾病, 该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 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此外, 外感风寒咳嗽属于外寒侵袭所致, 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在治疗的选择上中医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而在中医治疗中, 又有中药内服、针灸、火罐、推拿、药浴等。本次临床治疗中选择的是火龙罐联合中药洗浴治疗的方式, 在对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并且对该种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以中医辨证方法确诊为外感风寒咳嗽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 女性患者21例, 年龄在16岁到56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5.2岁,病程2~6天,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 女性患者22例, 年龄在19岁到6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7岁,病程1~7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风寒咳嗽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符合外感风寒咳嗽诊断标准, 病程≤1个月, 能配合治疗并能清楚表达主观感受。
1.4排除标准
(1)年龄小于15岁, 大于80岁。 (2) 施罐部位皮肤有瘢痕、创伤、溃疡及过敏体质者。(3)依从性差。(4)咳嗽持续1月以上的慢性咳嗽。 (5)合并有其它系统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精神病或不积极配合信息采集者。(6)非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者。
2方法
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中药药浴方汤剂组成成分包含:荆芥20 g、防风20 g、白芷10 g、陈皮10 g、苏叶20 g、葱白20 g、生姜20 g等,发热严重者加适量川椒,鼻塞流涕严重者加苍耳子和辛荑。药浴有两种方式:全身浴、足浴。使用方法:将药浴包放入适量水中进行熬煮,大火煮开,中小火再熬制10分钟,待温度降至39°C—45°C即可进行药浴,儿童药浴温度可控制在38°C—40°C,室内温度应保持20°C—24°C,成人药浴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小儿可控制在15分钟左右。脱衣置身于药水中浸浴,药水应没过前胸、后背、腋窝、髂窝及足心等部位,泡到全身发热、双足潮红和微微出汗为宜,完成药浴后取干毛巾擦干,并更换舒适干净的棉质内衣,药浴后擦干身体处于无风处休息,切勿吹风受凉。视风寒咳嗽变化情况每日进行1~2次药浴。连续开展6天。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火龙罐进行干预治疗,火龙罐疗法施罐及选穴情况如下:①让患者取俯卧位,暴露上背部,涂抹少量按摩精油,给予患者开背按摩,疏通督脉、膀胱经等经络,整个过程约3分钟。②待疏通筋络后即选取风池、风府、大椎、定喘、肺俞、膻中、天突等穴位,在穴位处运用火龙罐进行推拿、艾灸、刮痧等手法治疗,待施罐部位皮肤出现潮红、微微出汗、皮肤轻微出痧即可达到施罐效果,整个过程25—30分钟,治疗后4—6h方可进行药浴。火龙罐隔天治疗1次,药浴则视风寒咳嗽变化情况每日进行1~2次。
两组均治疗3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评定标准
3.1 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无咳痰、咳嗽,肺部正常,无其他临床症状。显效:咳痰、咳嗽显著改善,痰量显著减少,肺部基本无干湿啰音,其他临床症状亦显著好转。有效:咳痰、咳嗽好转,痰量减少,肺部少许干湿啰音,其他临床症状改善。无效:咳痰、咳嗽无明显变化,仍有肺部干湿啰音。判断依据为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 100%,
3.2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涉及数据信息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用t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1。
组别 | 例 | 治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30 | 17(56.66) | 2(6.00) | 2(6.00) | 9 | (70.00) |
观察组 | 30 | 21(70.00) | 3(10.00) | 4(13.33) | 2 | (93.33) |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5讨论
中医学认为,风寒感冒主要病位是肺,属于六淫风寒之邪,从皮毛口鼻进,引发肺气失宣和气道不利,常伴随鼻塞流涕咳嗽、肢体酸痛、头痛、恶寒发热和脉浮等多种表证,治疗时应坚持疏风散寒解表的原则。药浴时,药水涵盖了全身多条经络、众多腧穴,各中药成分通过皮肤毛孔吸收,渗透经络腧穴布散全身,能直接到达五脏六腑,经水的温热刺激作用充分发挥出药效,并能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和疏通经络气血的效果。
汤药中荆芥能起到解表散风,白芷能祛风止痛以及通鼻窍,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苏叶散寒解表、宣肺止咳,葱白发汗散热,生姜解表散寒、止呕;结合患者症状辨证加减,川椒,辛散走窜作用加强,能协助其他药宣肺散寒、发汗解表;鼻塞流涕严重者加苍耳子和辛荑,能祛风散热、通鼻窍。巧妙合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并具有较强的消炎、抗病毒作用。
此外,拔罐有助于开泄腠理、疏散风邪,振奋机体的调整功能,使肺宣发的功能得以改善。用特定穴进行推拿配合艾灸治疗风寒咳嗽经验效果明显,艾灸、刮痧具有温经散寒,使邪气有出路,对咳嗽,并以风邪寒邪为主的外感咳嗽有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大量文献显示推拿、拔罐、艾灸、刮痧治疗手段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确有疗效。火龙罐是刘伟承医师发明的集于推拿、拔罐、艾灸、刮痧于一体的特殊治疗器具,其中罐体用玄石和紫砂混合后烧制而成适合拔罐,罐口按1∶3不规则花瓣形结构适合推拿、刮痧,罐内用铁柱固定艾柱适合艾灸,构造尤为新颖,做的过程中需采用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等几个手法联合治疗。操作时,风池、风府穴实施艾灸、刮痧、拔罐及中药洗浴可引风外出,使邪有出路。定喘、肺俞可调节脏腑、定喘止咳,大椎泄热、天突穴化痰、宣肺。再加上配合药浴治疗,使药物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发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作用。
通过采用火龙罐联合中药洗浴的外治疗法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的患者, 效果显著, 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