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金华,321099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能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分别接受急诊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护理后,向两组患者发放本院自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从生理机能、躯体不适、精力、社会功能、健康变化、情感职能共计6个维度进行全面比较。向两组患者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基于得分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6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脑出血;昏迷;急诊护理干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
脑出血是一类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的临床综合征,是脑卒中的类型之一。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可伴有多种症状,以头痛、呕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昏睡、昏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为主[1-2]。近年来,急诊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多种危重症疾病均取得了积极效果。为进一步探究此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能否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现以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现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8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54~73岁,平均(63.59±6.75)岁;基底节出血21例、脑叶出血6例、脑干出血5例、脑室出血5例、其他3例。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55~74岁,平均(64.18±6.83)岁;基底节出血20例、脑叶出血5例、脑干出血5例、脑室出血5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等症状,送抵本院时处于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经磁共振血管造影、CT等检测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②自发病开始计时,送抵急诊内科接受治疗时的时间不超过24 h的患者;③原发性脑出血患者;④经急救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且思维意识能够恢复至清醒状态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含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按照急诊内科医生的指导给予患者应用止血药,在最短时间内使患者止血。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急诊住院部接诊患者:急诊门诊电话通知病区,病区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患者入科后,切忌过多搬动患者,使其保持安静,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②脑出血昏迷患者病情观察及早期康复: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在发生脑出血24h内,动态观察患者头颅CT,以便观察脑出血的情况。需要随时检测血液生化、酸碱平衡、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继发性感染、癫痫、脑疝、下肢深静脉血栓、再次出血。②在护理后,向两组患者发放本院自拟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参考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截取其中的部分问题制作而成)。本量表共涉及生理机能、躯体不适、精力、社会功能、健康变化、情感职能共计6个维度,各维度满分均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③向两组患者(含家属)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基于得分情况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量表共涉及19个问题,比如“当您需要护士帮助时,护士是否能够尽快赶到您的身边”“护士是否能够为您提供足够的疾病相关信息”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 n | 继发性感染 | 癫痫 | 脑疝 | 下肢深静脉血栓 | 再次出血 | 总发生 |
观察组 | 40 | 1(2.50) | 0 | 0 | 0 | 1(2.50) | 2(5.00) |
对照组 | 40 | 2(5.00) | 1(2.50) | 1(2.50) | 2(5.00) | 2(5.00) | 8(20.00) |
χ2值 | 4.114 | ||||||
P值 | 0.043 |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6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 n | 生理机能 | 躯体不适 | 精力 | 社会功能 | 健康变化 | 情感职能 |
观察组 | 40 | 6.59±1.29 | 6.16±1.32 | 6.34±1.43 | 5.97±1.38 | 6.34±2.52 | 6.97±1.76 |
对照组 | 40 | 5.13±1.34 | 4.39±1.16 | 5.34±0.86 | 5.09±1.46 | 5.01±1.21 | 4.36±0.86 |
t值 | 4.331 | 6.824 | 3.635 | 3.413 | 5.856 | 7.964 | |
P值 | 0.021 | 0.011 | 0.028 | 0.031 | 0.017 | 0.008 |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n | 很满意 | 满意 | 一般及以下 | 总满意 |
观察组 | 40 | 13(32.50) | 25(62.50) | 2(5.00) | 38(95.00) |
对照组 | 40 | 9(22.50) | 20(50.00) | 11(27.50) | 29(72.50) |
χ2值 | 7.440 | ||||
P值 | 0.006 |
3讨论
在急诊内科的护理中,除了做好常规的护理工作外,还需注重并发症的预防[3]。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均显示,当患者抵达医院后,迅速进入急救室抢救。当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根据医师开具的药方,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务必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患者能够离床活动之后,应适当参与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在避免血液流动速度、心动过速的同时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久坐不动,并尽量将身体质量指数降低至24以下,避免因肥胖而诱发多种并发症[4]。对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急诊救治,有效缩短常规急诊救治期间各项准备工作的时长。总体而言,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5]。
参考文献
[1]李小芸.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体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168+170.
[2]郭兰兰.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急诊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