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2
/ 3

无创机械通气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评价

李岚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7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从中选择了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6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接受接受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状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ICU接受治疗的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

说无创呼吸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获得了更为理想的呼吸状况。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ICU、急性心衰;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其属于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所导致的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左心室和右心室障碍以及神经体液调节情况的改变,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将延缓心衰病情发展,改善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改善预后,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大限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尽可能的改善与提高其生存的水平与质量[1]。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其发病后会出现心排血量无法满足人体代谢需求的情况,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体力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随时可能会因为缺氧的情况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呼吸衰竭,其属于肺通气、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是一种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很好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种疾病,其出现不仅仅加重了心衰患者的病情,同时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2]。一般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均相对较为

危重,随时可能会出现病情的恶化,因此其大多在ICU接受治疗,而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治疗以及吸氧、抗生素、强心、利尿、激素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法的应用虽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

是并无法获得显著的效果,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患者的更好治疗就需要对更好的通气方式进行分析,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奠定基础[3]。本次研究对象为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选取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了对于在ICU接受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来说无创呼吸机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现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3和27,年龄在,57~83岁之间,年龄均值为(71.21±8.38)岁;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4和26,年龄在,55~8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71.30±8.17)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衰的相关判定标准,并出现了肺部湿啰音、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相关呼吸衰竭的症状;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医院自制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2、不能进行自主呼吸的患者;3、存在机械通气禁忌症的患者。4、心律失常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5、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及中途转院的患者。

1.2方法

将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表现来进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治疗,常规进行吸氧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并给予患者强心、利尿、激素类药物以及支气管扩张等相关治疗,如果患者伴有感染的情况出现,则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将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作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常规治疗的具体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方法如下:选择呼吸机(普博 Padus 8),工作模式选择SIMV(P)+PS。初始的吸气压设定为8cmH2O,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地进行提高,直到15cmH2O为止,初始的呼气压设定为2cmH2O,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地进行提高,直到5cmH2O为止,初始的氧气浓度为80%,并逐渐的降低到35%,吸气与呼吸的比例为1:2.5或者是1:1.5,具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时间要在6h以上,并注意要随时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压力与通气时间的具体调整,在其病情基本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是改变吸氧方式为导管吸氧。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比较(n=60x±s)

组别

HR(次/min)

RR(次/min)

SaO2(%)

PaO2(mmHg)

PaCO2(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07.36

±2.54

72.31

±1.66

31.54

±1.26

18.34

±0.87

76.63

±4.52

95.61

±3.43

47.65

±3.36

90.26

±4.57

57.63

±3.54

33.26

±2.06

对照组

105.24

±2.89

81.36

±1.74

30.98

±1.74

25.44

±1.05

76.69

±4.87

82.65

±3.95

75.36

±3.69

71.36

±3.17

56.36

±3.19

48.69

±3.06

t

1.721

2.069

1.703

2.052

1.697

2.037

1.729

2.120

1.895

2.365

P

0.086

0.042

0.069

0.034

0.085

0.040

0.079

0.037

0.098

0.044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观察与评价指标分别为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以及治疗后呼吸状况。呼吸状况借助《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4]进行评价,共包括的评价指标为疾病影响、临床症状与活动影响以及总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呼吸状况的恢复越为理想。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19.0并实现导入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数据的表示方法为x±s,检验方法为t,如果P<0.05则表示数据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状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呼吸状况分析比较(n=60,x±s)

组别

疾病影响

临床症状

活动影响

总分

观察组

75.63±10.54

51.42±10.54

65.23±9.46

64.36±11.23

对照组

80.36±11.23

66.36±10.25

73.84±11.08

78.56±12.54

t

2.052

2.037

2.069

2.101

P

0.041

0.035

0.043

0.039

3讨论

心衰这一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就是人体组织的氧含量下降所导致的心脏功能失代偿反应,心脏的负荷会有所加重,而呼吸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就是肺泡内气体交换出现障碍,二氧化碳于肺泡中滞留,进而导致组织器官缺氧与缺血。可以说心衰与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均与缺氧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二者合并发生则会明显加重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心脏负荷会明显的加重,进一步加速了心衰的发展,大多数患者的预后均相对较差,为了更好地为患者实施治疗,有效地改善预后做好辅助呼吸干预是至关重要的[5]

在以往 为ICU接受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实施辅助呼吸干预治疗的过程中以有创通气为主,这一方式虽然可以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肌供氧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这一通气方式不仅仅给患者身体造成了较大的应激反应与伤害,同时,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也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就要对更为理想的通气方法进行分析。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有可以成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其属于一种人工机械通气装置,主要用于辅助或者是控制人的

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促进肺内气体交换与呼吸功能恢复的治疗目的,其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导致人体血氧饱和度下降、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以及复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血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pH降低的疾病治疗中,具体来说其临床应用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就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的运用目的就是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提高血氧浓度,促进二氧化碳的排除;其次是外科手术,其主要的目的是维持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呼吸肌的运动,减少氧气的消耗;最后是睡眠呼吸暂停,应用目的为改善上气道堵塞的情况[6]

在ICU接受治疗的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可以通过较高的压力将空气压进人的肺部,并通过呼吸时机器的较低压力将二氧化碳由口或者是鼻子经过面罩上面的排气孔排出其外,进而实现一次呼吸,这样的治疗方式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上恢复和提高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让患者的呼吸与吸气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一方面无创呼吸机在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增加患者的气泡内压,在改善患者肺部功能的基础上减轻了其心脏后负荷,降低了患者的回心血量,促进了冠状动脉血供恢复,提高了患者的心肌供氧情况;另一方面,无创呼吸机可以增加患者的气道正压,促进了肺泡和间质液进入到血管腔内,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气体交换,改善了患者的缺氧情况。在此基础上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吞咽、说话以及咳嗽,没有增加给患者身体造成更多的影响和伤害,操作比较简单,不会造成较为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通气方式。李宁等

[7]的相关实验研究将80例急性心衰联合呼吸衰竭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了人数相同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以及常规药物联合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GRQ评分、治疗后RR、HR、PaO2 、PaCO2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前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这与本次实验研究所获得的“治疗前两组患者HR、RR、SaO2 、PaO2 、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状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的结果有着较强的一致性,进一步表明了在实施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无创呼吸机应用的显著效果,说明了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无创呼吸机是一种效果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将其作为首选的通气方式在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进行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在为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了患者的有效病情控制以及更好恢复,在获得更为理想治疗效果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参考文献:[Tracy1]

[1] 朱瑞娥.分析无创呼吸机对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3):326-327.

[2] 魏东,郑增权,邓小银.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J].贵州医药,2020,44(11):1713-1714.

[3] 胡姗.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与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J].医药前沿,2020,10(24):70-71.

[4] 秦亚伟.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20,7(4):41-42.

[5] 胡圣.无创呼吸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6):95-96,131.

[6] 王百连,顾纪新,蔡玉琰,等.无创呼吸机用于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28):76-77.

[7] 李宁,王芳.探究ICU病房中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30,35.


[Tracy1]需更新引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