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017000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电子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为社会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在改善居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眼部疾病,导致医院眼科患者人数急剧上升。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眼科患者正朝着低龄化方向发展,且家属的护理要求日益提高,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基于儿童眼科的护理内容,浅谈一下该科室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隐患及有效处理对策。
关键词:儿童眼科;临床护理;风险隐患;
引言:眼科患儿因自身心智尚不成熟,且沟通交流能力较弱,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将真实感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显著提升。而且,眼科患儿的年龄普遍较小,通常会存在自制力弱和依从性差的情况,令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工作备受阻碍,让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大大增加。除此之外,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达标、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技能实践经验不够、临床操作不规范和应变能力较弱等问题,也会使眼科患儿的护理安全性明显下降,令眼科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只有根据眼科患儿的病症特点和护理内容,参考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隐患,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才能够彻底改善眼科患儿的护理安全性,让眼科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得以提高,促进该类患儿及早痊愈。
一、儿童眼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隐患
1.专业知识不足。专业知识是护理人员实施临床操作的重要基础,其储备程度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对眼科患儿的护理安全性也产生着较为直接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对儿童眼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依赖于自身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内容。这不仅使健康宣教任务难以付诸于实践,令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均显著下降。也极容易导致各种护理差错事件,为眼科患儿的康复治疗工作埋下巨大的阻碍。而且,护理人员每日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工作内容,经常会出现工作倦怠的现象,对于进修学习方面的事情漠不关心,未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方法,使自身的护理水平难以得到再度提升[1]。
2.心理护理不到位。眼科患儿由于对自身病症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接受护理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哭闹的现象,致使某些护理措施难以顺利开展。若护理人员面对该种情况仍未采取及时有效的安抚措施,则会明显减缓整体护理效率,令眼科患儿的护理质量及安全性均显著下降,甚至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和投诉。而且,眼科患儿的沟通表达能力较差,如果护理人员未能对其采取针对性的交流方法,便无法及时了解患儿的不适症状,对患儿接下来的临床工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家属对眼科疾病的认知水平不足,通常会在患儿护理治疗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和恐慌等负面情绪,若护理人员未实施及时恰当的心理安抚和知识宣教,则容易诱发护患纠纷事件,同时令各项医嘱的落实效果也大打折扣[2]。
3.应变能力较差。儿童眼科的临床工作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使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护理人员自身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或处理突发事件的临床经验较少,则会出现手忙脚乱和头脑空白的情况,进而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最终导致问题隐患的进一步加重,对眼科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3]。应变能力差这一问题主要集中于年轻护理人员身上,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应着重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培训与管理,以此保障眼科患儿的平安顺利出院。
4.技能实践不规范。护理人员临床操作不规范的根源,主要由技能水平不足、对自身能力过于自信和工作态度不端正三方面构成。护理人员因技能水平不足而造成的操作不规范现象,会导致眼科患儿的护理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诱发各种并发症问题,令其整体康复周期明显延长,这类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通常较短。而部分工作年限较长的护理人员认为自身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日常工作中擅自更改临床操作流程,致使眼科患儿的护理安全性显著下降,让该类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大打折扣[4]。而且,这类对自身能力过于自信的护理人员往往会忽略工作过程中的自我提升,令其护理水平难以得到明显改变。除此之外,工作态度不端正也是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的一大诱因。少数护理人员尚未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表现出思想松懈、态度懈怠和操作不规范等现象,不仅会显著降低眼科患儿的临床护理质量,更会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情绪,对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二、儿童眼科护理风险的有效处理对策
1.开展定期培训。为了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应根据眼科患儿的病症特点和护理内容,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公开讲座的形式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对儿童眼科的相关专业知识了如指掌,为其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采取班前宣导的方式对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进行着重强调,也可以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较好的巩固,从而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概率,让眼科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随之提升,促进该类患儿及早出院
[5]。除此之外,医院护理管理部门还应通过举办知识竞赛的方式协助护理人员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实现自我提升,为儿童眼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良好的帮助。
2.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密切关注眼科患儿的病症情况,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同时根据患儿的家庭背景、病症问题、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情绪表现,从患儿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以此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有效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的不适症状,为眼科患儿的及早痊愈发挥出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护理人员基于眼科患儿的病症情况,参考患儿家属的情绪状态和认知水平,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不仅能够改善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和认知观念,还有助于提升患儿家属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护理依从性,从而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令眼科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6]。
3.实施情景模拟。面对护理人员应变能力弱的问题,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应通过案例讲解的形式,让每个护理人员都详细了解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突发状况。同时结合情景模拟的方法,指导护理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完成规范的处理流程,及时纠正护理人员的错误操作行为,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协助护理人员建立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职业素养,让其能够沉着冷静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为眼科患儿的早日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4.完善考核制度。为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医院护理管理部门除了要加强技能操作、专业知识和岗位职责的培训力度,还应基于科室内部的工作情况,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整改优化。同时增加日常监督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使儿童眼科的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让其护理安全性和临床质量均明显提升,令眼科患儿的整体康复周期得以缩短。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对不规范操作行为施加惩戒的同时,还应对表现优异的个人予以表彰,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从而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儿童眼科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儿童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专业知识不足、心理护理不到位、应变能力较差、技能实践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开展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护患沟通、实施情景模拟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各种护理风险,使眼科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为该类患儿的及早康复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晨晨,李颖,王玉,曹婧,牛亚楠,李頔.骨科临床护理中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干预策略[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218-218.
[2]黄利群,姚绍玲,袁美美,杨宜芳.预见式风险管控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02-204.
[3]彭苗苗.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81-82.
[4]丁惠,李毅.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20:101-101.
[5]蒋海燕.处理门诊伤口患者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及对策[J].微创医学,2020:109-110.
[6]汪洋洋,罗紫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35-37.